新書推薦:

《
遇见 高云
》
售價:NT$
398.0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NT$
653.0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NT$
388.0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NT$
1112.0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NT$
1051.0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NT$
653.0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NT$
296.0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业内首本聚焦博物馆文创运营的专著:来自于一名具有十余年博物馆文创产品运营从业经验的研究人员的实操心得,能为初次接触文创工作的从业者快速上手,提供参考。
系统讲述博物馆文创运营全链条业务: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包括政策解读、机制选择、品牌策划、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各流程,环环相扣,而非仅局限于产品设计层面。
鞭辟入里地给出运营实践的选择建议:故宫、国博、上博、苏博等“顶流”场馆的成功文创运营经验无可复制,如何结合工作实际,探索符合本馆发展诉求的运行机制才是关键,这本书将给您答案。
专家推荐
在博物馆文创业界需要有一本面向运营实践的指导手册,这类手册不仅应聚焦于国内运营成果较为突出的“头部”博物馆的案例分析,更应着力提炼出适合基层博物馆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力求实现可复制、易落地、便推广的实践价值。《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指南》一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能为行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 吴明)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指南》是一份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指南,为博物馆文创相关管理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是聚焦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到产品设计全业务流程:包括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政策机制;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模式路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实践方法。
本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着眼博物馆文创产品内涵,探讨文创产业视角下的文创产品,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产品分类解读文创产品的基本内涵,把本书的研究客体——博物馆文创产品讲述清楚。
第二章关注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的政策解读,解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及地方文创政策,并提出应对现有机制制约的破题之道。
第三章聚焦博物馆推进文创产品项目运营组织,分别从博物馆文创产品运营的方式、形式、合作模式等进行探讨,剖析各种组织架构的优劣势并提出选择建议,也是本书的核心章节。
第四章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从确定博物馆定位、打造博物馆文创品牌、开展文创产品设计、推动产品营销推广等各工作环节入手进行细致剖析。
第五章聚焦博物馆文创产品运营展望,认为文创产品的爆发式发展是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大势所趋,总结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本书对于博物馆文创政策制定者而言,它能够对你制定出台政策细则提供借鉴参考,因此,它是一本工作参考书;对于博物馆文创运营者而言,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在经营模式上艰辛探索,分享在现有博物馆体制机制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运营可采用模式经验,因此,它是一本实践工具书;对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者而言,它能够告诉你如何更好满足博物馆的研发需求,让自己笔下的设计方案顺利成为能在博物馆公开销售的文创产品,它又是一本业务指导书;对于喜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公众而言,这是分享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是在何种平台和运营机制下生产出来的,这从这一点看又是一本知识科普书。
|
關於作者: |
王业鑫,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京津冀红色文旅融合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授课专家。
自幼学习美术,2005年考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曾获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网络歌手大赛第二名、省十佳歌手,江南大学第六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第三名、校十佳歌手等称号,参加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晚会、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晚会等校内外演出一百余场,2009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专业,担任中国传媒大学第十届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研究生会干部等称号,201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从事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流动展览策划等实践与研究十余年:开发文创产品数百件套,屡获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奖项;曾主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流动展览工作,策划举办抗战主题流动展览一百余个,遍及25个省(区、市),辐射千万人次,获评全国(第四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奖,受到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领导高度肯定;参加国家级抗战主题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十余次;2023年3月—2024年2月借调至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机关工作;多年来从事博物馆研究,在《党建》《前线》《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博物院》等国内权威文博类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出版图书2部。
|
目錄:
|
第一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内涵??001
第一节 文创产业与文创产品??003
第二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概述??015
第三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基本概念??029
第四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分类??037
第二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政策解读??043
第一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实施困境??045
第二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政策解析??048
第三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政策建议??065
第四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化运营的依据与意义??071
第三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组织??081
第一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方式??083
第二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形式??090
第三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授权??098
第四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合作模式??105
第五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保障??118
第四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131
第一节 博物馆类别与定位??133
第二节 博物馆文创品牌策划??139
第三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146
第四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难点与提升路径??181
第五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推广??186
第五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展望??211
第一节 博物馆文创产品繁荣趋势不可阻挡??213
第二节 文创产品项目运营问题与解决路径??218
附录??229
附录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231
附录2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38
附录3 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244
附录4 博物馆文创运营管理单位合作意向征集公告??270
后 记??275前言概述
|
內容試閱:
|
序言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热现象持续升温,从文化圈层话题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文化浪潮,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尚潮流。究其本质,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集体性的文化寻根。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一种延伸和传播载体,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商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当前,博物馆文创产业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态势。各地博物馆深入挖掘自身馆藏资源的独特价值,将地方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理念相融合,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创品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一馆一品”的特色文创产品不断涌现,从精美的故宫口红到趣味十足的文物盲盒,再到凤冠冰箱贴一跃成为博物馆文创领域的“顶流”,无论是实体文创还是数字虚拟文创,这些现象呈现出“小产品、大产业、大传播”的重要特征。
从产业参与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设计师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更是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推动了文创产品的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一批批精美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创新设计和巧妙构思,将博物馆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触摸、可使用、可欣赏的物品,引领着大众文化消费的潮流。正因如此,当前开发运营成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实现双效统一的关键要素。在看到很多爆款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部分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存在设计跟风、缺乏创新的问题;文创产业人才短缺,既懂文化又懂设计、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文创企业和设计师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博物馆文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鉴于此,本书的出版发行恰逢其时。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数智时代,本书深入剖析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的全流程,直击行业痛点与难点,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解决方案,是一本专业领域的“参考书”。此书的出版,凝聚了我的学生王业鑫对博物馆文创产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也是他多年来在博物馆第一线摸爬滚打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的一员,能系统地将他在实际工作中的所知所感转化为对这一领域的规律性认识,实属不易。
我相信,本书将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从业者、研究者以及爱好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我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为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运营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也期待更多的年轻人才关注并投身于这个富有创新性和文化意义的事业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