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03.0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NT$
332.0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围绕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应用,系统介绍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诱发原因和调适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从心理健康概念、心理咨询、异常心理及判别、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心理、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挫折应对与抗压能力的培养、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角度,作了系统又重点的介绍。本书的编写遵循学科内在逻辑体系与高等学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突出时代性,语言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符合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大学生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001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003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003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006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010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010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011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 013
一、心理咨询的内涵 013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 013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 014
四、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015
五、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时应注意的问题 016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019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021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021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022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特征、心理功能 024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027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027
二、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问题 029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031
一、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031
二、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 032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塑造 039
第一节 人格概述 041
一、人格的定义 041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041
三、人格的结构 043
四、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044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 048
一、大学生人格缺陷的类型 048
二、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类型 049
三、大学生人格障碍自我矫正的方法 052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053
一、健康人格的标准 053
二、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 054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059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061
一、学习的概念 061
二、学习的规律 061
三、学习的类型 063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064
一、大学生学习的外在特点 064
二、大学生学习的内在特点 065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066
一、学习动机的不当与调适 067
二、考试焦虑 069
三、学习疲劳与调适 070
四、考试作弊行为与调适 070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072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 072
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073
三、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077
第五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 082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084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084
二、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085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088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088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 089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090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困扰及其调适方法 092
一、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092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094
第六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100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02
一、情绪的概念 102
二、情绪的分类 103
三、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功能 104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调适方法 106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06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调适方法 107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的有效管理 111
一、情绪管理的含义 111
二、大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 112
第七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118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20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重要性、心理因素 120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21
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22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 124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概述 126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126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26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及调适 128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 128
二、大学生一般人际交往障碍和调适 129
三、大学生社交恐怖症及调适 131
第四节 培养成功的交往能力 132
一、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 132
二、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知觉偏差 133
三、善用交往技巧 134
第八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142
第一节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概述 144
一、爱情的概念与特征 144
二、大学生恋爱的动因和类型 147
三、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48
四、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149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及调适方法 150
一、单相思 150
二、失恋 151
三、多角恋 151
四、病态嫉妒 152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 153
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53
二、培养爱的能力 153
三、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155
第四节 大学生的性心理概述 155
一、性的含义和属性 156
二、大学生性心理活动的表现 156
三、大学生性心理困扰及其调适方法 157
第五节 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 159
一、性心理健康的定义及评定标准 159
二、大学生培养健康性心理的途径 159
第九章 大学生挫折与压力应对 164
第一节 挫折与压力概述 166
一、认识挫折 166
二、认识压力 168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压力、挫折及应对 171
一、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挫折类型 171
二、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173
三、大学生疏解压力与挫折感的策略和方法 175
第十章 大学生异常心理和心理危机应对 180
第一节 大学生异常心理 182
一、异常心理的概念 182
二、异常心理的判别 182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183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 184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184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85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反应 186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自我干预 187
参考文献 193
|
內容試閱:
|
根据《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二十二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贯彻“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的精神,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编写了这本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特色的、适合高校课堂教学和课外补充学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本书是一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性与操作性并重的著作,结构体系的设计遵循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适度、注重实践。本书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围绕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咨询、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心理、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品质的培养、异常心理判别、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角度系统介绍了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诱发原因、调适方法,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本书注重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心路历程的紧密结合,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参考书籍。
每章结构内容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心理测试等模块,并结合具体内容穿插了扩展阅读、小贴士,拓展学生知识面,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采用心理案例与心理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既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又让心理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理解人性,并科学地使用心理学方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本书由南昌交通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教授、学者和专业教师共同编写,由华东交通大学专家团队审定。全书体系结构和写作提纲由钱水芳拟定,蒋常香教授指导审核。第一章、第六章钱水芳编写;第二章黄海蓉编写;第三章俞佳编写;第四章蒋常香编写;第五章俞文娟编写;第七章范新宇编写;第八章林海都编写;第九章刘思源编写;第十章吴辉良编写。钱水芳和蒋常香对全书进行了审校。
本书的出版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仁、读者不吝赐教。另外,书中对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著述的引用未能一一注释,在书后列有参考文献,以示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朋友们!
编者
2025年4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