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消失的建筑记忆

書城自編碼: 415303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科学
作者: 白永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88232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NT$ 875.0

編輯推薦:
作为本书的编辑,在通读全稿时,我始终被字里行间流淌的建筑温度与历史厚重所打动。作者以一场跨越西柏坡、井冈山、重庆大学等地的建筑考察为引,避开了宏大叙事的空泛,转而聚焦那些易被忽略的细节:厂房废墟中漏光孔洞里封存的工业记忆,废弃战争遗迹里渐被遗忘的建筑痕迹,还有井冈山老屋在雨水里浸润的岁月故事…… 每一处描写都像一次 “建筑考古”,让冰冷的砖瓦有了记忆与情感。?在书末后记中,以个人经历串联时代变迁,将建筑与人的情感联结娓娓道来,让读者读懂建筑不仅是空间载体,更是时代精神与生活方式的 “活化石”。?全书以 “见微知著” 的视角,让我们在建筑构件的纹理里触摸历史,在历史场景的重现中感受人文光芒。无论你是深耕建筑领域的从业者,还是热爱文化与历史的普通读者,翻开这本书,都能在砖瓦草木间,找到属于时光与人文的共鸣。
內容簡介:
本书以作者的建筑考察为主线,通过细腻剖析,展现建筑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人文温度。作者走访西柏坡、井冈山、重庆大学等地,挖掘不同建筑细节:如西柏坡民居的抬梁式结构与窗棂艺术,供销社、新华书店的老式柜台、厂房废墟的漏光孔洞与工业记忆,废弃战争遗迹里逐渐被遗忘的建筑痕迹,井冈山老屋浸润在雨水里的回忆,峥嵘岁月中重庆大学建筑在战火中的无声刻画,福建土楼游人如织背后的岁月沧桑,记录时代变迁孤独耸立的高架水渠等。书中对比南北建筑差异,解读“乾坤”门簪、牛腿雕刻等传统工艺符号。后记中,作者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以故事形式讲述建筑与人的情感联结,揭示其作为时代精神与生活方式存续的意义。全书以“见微知著”的视角,让读者在建筑构件与历史场景中感受时光厚重与人文光芒,适合建筑文化爱好者阅读。
關於作者:
白永生,1978年生于内蒙,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教授高工。在古镇风物的熏陶中度过少年时光,青年致力于踏访民居古镇,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中年沉心整理即将消失的民居技法,雕刻记忆。著有人文书籍:《消失的民居记忆》、《消失的民居记忆Ⅱ》、《凡人的建筑哲学》、《人生百天-一个焦虑者的自我救赎》、《一个散户的股市沉浮》、《白字先生》、《说了也白说》等,专业书籍《建筑电气弱电系统设计与实例》、《建筑电气强电设计指导与实例》、《建筑电气常见二次原理设计与实际操作要点解析》、《建筑电气施工图审查要点101问》等 。
目錄
目录自序第一章 西柏坡的神奇——时光中的停留 /001一 建筑的留存价值 /002二 落灰的台阶 /003三 婆娑光影中的壁龛 /004四 北方民居的瞭望 /005五 窗棂的素色 /007六 不闻烟火色 /008七 刻画 /010八 抽屉的特质 /011九 来来来,我们放大看 /013十 核心特点 /014十一 斜撑梁 /017十二 真正的“抬梁式建筑” /018十三 拱形的真实寓意 /021十四 窑洞结尾 /023第二章 供销社的秘密——无限美好 /027一 当时光停顿 /028二 大门的记忆 /029三 云展云舒 /030四 如今的过去 /033五 牛仔门并不是西方的产物 /035六 柜台前的阿姨 /036七 永远擦不干净的地面 /039八 裱好的顶棚 /041九 远去的新婚 /043十 一张不该出现的毡皮 /045十一 供销社的外窗折板 /047十二 被时光磨去的朱红色 /048第三章 神奇校车——厂房的兴衰 /051一 遗漏 /052二 全局 /053三 漏光 /056四 蔓藤萝 /058五 空洞 /061六 摧毁 /064七 阳光 /066八 锻造 /068九 楼梯 /069十 照明 /071十一 光芒 /072第四章 重走井冈山——见微知著 /075一 一片多雨的地方 /076二 八角楼 /077三 落水滴檐 /079四 烟火色的斑点 /080五 灰塑勾头的特写 /083六 地面的光 /085七 镂空的记忆 /087八 天井下的阳光 /089九 岁月的刻画 /091十 南方支摘窗 /093十一 乾坤 /094十二 井冈山的民房留存 /095十三 擎枋之拱 /098十四 零落的雨滴 /100第五章 那些路上的故事——本来不多 /103一 为什么是我 /104二 灌溉渠 /105三 空腹拱 /107四 成型混凝土制品 /108五 雅典古城 /110六 天桥 /111七 时光遗迹 /113八 碉堡 /115九 烟囱 /117十 炉灶 /120十一 拆解墙壁 /122十二 旗帜 /124十三 残存的记忆 /126十四 坍塌 /128十五 脱落的骨架 /130十六 没有曾经的曾经 /132十七 柜台详解 /135十八 角度不佳 /138十九 斜的门推手 /140二十 猫之收尾 /143第六章 重庆大学——战火铸就建筑的不朽 /147一 建筑与朋友 /148二 仅有的湖北建筑 /149三 界限 /150四 再见白灰 /152五 窗的遗漏 /153六 田字密码 /155七 精致长廊 /158八 花窗与木楼梯 /161九 工学楼的标准形象 /163十 理学院侧面 /165十一 理学院正面 /167十二 理学楼回廊 /169十三 文字斋回廊 /171十四 多年前遇到的柱础石 /173第七章 龙岩之光 ——一个新的起点 /177一 停留 /178二 保护学校 /179三 一种窄门 /180四 圆窗的做法 /182五 墙体的再次总结 /184六 瓦当的轮回 /185七 终于见到壮观的牛腿 /186八 失神的门头 /189九 镂空格栅 /190十 侧墙 /192十一 挑钩 /194十二 垂花柱的不完美 /195十三 没有了美人的美人靠 /197十四 骑楼的总结 /198十五 被遗忘的土楼 /202十六 恢宏 /204十七 梁柱结构的总结 /206十八 似曾相识的外墙 /209十九 透露出来的一点信息 /210二十 土楼窗门扇 /211后记 建筑中的故事——才是有温度的部分 /215一 时间的由头 /216二 儿时的屋顶 /217三 都市的迷茫 /218四 生活啊 /221五 房地产火热的那些年 /222六 信笺 /224七 错过 /226八 心之荒芜 /227九 结婚20年 /230十 我的童年 /231
內容試閱
自序记得在《消失的民居记忆》中我曾经写过:那是拼尽全力致敬路遥先生的文字,而在《消失的民居记忆Ⅱ》中我曾写过:这是梁思成先生未尽的建筑遗志。到了这一本,终于觉得命运对我已很仁慈与宽容。我是那种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的“战士”,虽然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但这个过程确实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更何况是一个病人。所以我对自己足够满意,也不再那么谦虚。提笔完成这最后的部分,已十分无力。这本书作为我九次居家的成果,承载了太多对建筑的期望和责任,也算缘分,也算必然,欲罢不能,却终究有了个结果。到如今,甚至结果已经不重要,从建筑开始,其实最后释然的还是自己,简述几笔,完成收尾。这三年断断续续的居家写作,是命运给予的机会,我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写作的过程消耗了我的生命:满头的白发,焦虑的心智,近乎垮掉的身体,而我到底要实现什么?慢慢地,我自己都遗忘了,迷失了,接近于疯狂的写作,放弃了其余所有的事情,其实有些悲哀。但也实属无奈,因为每一段文字都是那么机缘巧合,每一个地点似乎都在引导着我,停不下来,逐步完成整个书籍的脉络。《消失的民居记忆》《消失的民居记忆Ⅱ》如此,这本书更是有过之。其实开始描述民居这类老房,只为了记录,之前甚至没有想过出版的事,最终能水到渠成,确要感谢一路帮我的各位编辑老师,他们“看走眼”,被老白“蒙蔽”,但他们的用心老白也真的懂。退回到前面说的那句话,过程对我而言,比结果重要,因为身后的这些支持者,值得我用生命殊死一搏,这种建筑使命感,是我们相互契合之处。那条通往草原的路我已走了五六次,小区隔壁的破厂房走了十几次,去湖北的路上却误入了重庆大学,单位组织的西柏坡、井冈山、龙岩学习也让我一举多得,哪里没有建筑?哪里没有故事?我一个被焦虑症束缚了行动的人,自己都没有想到,终于可以把石头写出花来。当然,不是说我有那个专业能力了,只是因为我开始接纳世界上所有平凡中的不同,欣赏所有被忽视的美丽,想要挖掘一切建筑里的哲学,这也是本书的建筑内涵。写着写着,潸然泪下。我从小到大,多数发自肺腑的哭泣,几乎都是为了这几本建筑的书,对于一个大男人而言是很丢人的。你说我喜欢建筑吗?其实未必——可能也是自己觉得太委屈,太难了,不过我也只会在写序言的时候默默流这一次泪,算是对于自己的致敬,仅此而已。因为我也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一定是别人的得到,还是要把这种无所谓的心态留给别人,不想让读者阅读有压力。我在书的最后增加了后记一章,专门用故事来表达人与建筑的关系,那是一种第三方视角的陪伴和存续,我想通过这种改变,让建筑真的“软化”下来,让人们去发现建筑中无处不在的人情味道,那才是我想要的建筑回忆。希望读者有耐心看到最后,以收获的心态去结束全书的阅读。有开始就会有结束,我希望我的建筑使命在这一刻就此停下,那份对于建筑的热忱,希望也一并安静下来。我确实奔跑得太快,像一个疯子,最初写的东西,自己看着都想撕碎,面对那些已无法再修改的文字,内心十分挫败。好在一点,这几年间,我终于可以与自己和解,认清了自己的不足。我并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建筑大家,只是一介草根,但并非没有意义,用普通人的眼光去理解普通的建筑,读者会有收获。不过还是会心疼编辑老师,面对我这样的作者,这样生涩的文字,定是眉头紧上加紧。写书是一件时间跨度很长的事,这期间你的想法会变,以至于回看的时候,自己都不懂之前为何如此幼稚,当时这个人怎么想的?写过的内容也很容易被遗忘,回看会发现,同一件事自己絮絮叨叨说了好几回,却不知道该删掉哪一部分。同时,写书还是件舍不得的事,编辑老师让删除的内容,我都不忍心删掉,这是作者最卑微的地方,所以这本书尽量短小吧,留给编辑老师删除的内容越少越好,当然了,这是玩笑。我是想让读者阅读起来简单一点,自己写得也不要太累,生活已经很辛苦,我们还是对自己宽容一些。从2010年《消失的民居记忆》开始撰写,历经《消失的民居记忆Ⅱ》,再到本书出版,耗时15年。我完成了眼中老式建筑的拆解和记录,筑成了建筑记忆三部曲,从民居走到了公建,从古代走到了近代,从建筑整体走到了建筑构件。如果这本书能够卖得好,我会完成从国内到国外的那一部分,这并非刻意卖关子,只是纸媒销售愈加艰难,实际上,每次到了这个时候,也是最没有勇气说这些话的时候。要知道生活中的计划永远没有变化来得快,顺其自然吧。我倒没有把生命看得那么重要,因为相对于那么多的建筑记忆,自己显得微不足道。只是建筑使命对于我而言,确实过于沉重,需从长计议,以后仅当兴趣,或可从头再来。再次感谢读者的长期鼓励,也感谢家人给予我的支持。白永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