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媒体伦理与法规

書城自編碼: 41530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牛静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22226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酱卤食品加工
《 酱卤食品加工 》

售價:NT$ 301.0
他惯会装乖
《 他惯会装乖 》

售價:NT$ 245.0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NT$ 500.0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NT$ 296.0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雪
《 雪 》

售價:NT$ 352.0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媒体伦理与法规》高度关注前沿问题。除了再度探讨传统的新闻真实、人文关怀、隐性采访等议题及伦理学经典理论外,本书还重点讨论了网络暴力、算法推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带来的一系列新闻伦理困境,并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探讨了可能的解决路径及规制方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除此之外,《媒体伦理与法规》也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前半部分解释相关伦理学理论或法规法条,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后半部分介绍一到三个现实案例,通过案例评析条分缕析地应用相关理论与法规。本教材兼顾教学与传播专业实训的双重需求,是对剧烈变革的媒体环境的最新回应。
內容簡介: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当代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实践广泛存在的伦理困境与规制问题。全书分为上篇“媒体伦理”和下篇“媒体法规”两部分,涵盖新闻真实、人文关怀、隐性采访、网络暴力、算法推荐、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热点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教学与传播专业实训的双重需求。本书还回应了社交媒体、算法推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现实关怀。对于希望深入了解媒体伦理边界与法律责任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本书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也可为新闻从业者、媒体平台运营者和公共传播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支持。
關於作者:
牛静,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媒介伦理、传播伦理与法。兼任《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主编。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独著或参编学术著作及教材多部
目錄
目录上篇 媒体伦理3/ 第一章 媒体伦理与伦理困境3/ 第一节 媒体伦理概述6/ 第二节 伦理学的主要理论10/ 第三节 媒体伦理困境与解决模式14/ 第四节 媒体伦理困境案例评析20/ 第二章 媒体报道与新闻真实20/ 第一节 新闻真实概述23/ 第二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违背——虚假新闻现象26/ 第三节 虚假新闻的案例介绍与评析30/ 第四节 智媒环境下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34/ 第三章 媒体报道与人文关怀34/ 第一节 人文关怀概述36/ 第二节 媒体伦理规范中涉及人文关怀的规定37/ 第三节 媒体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39/ 第四节 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案例介绍与评析45/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与隐性采访45/ 第一节 隐性采访概述48/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伦理问题50/ 第三节 隐性采访案例介绍及评析54/ 第四节 隐性采访应遵循的原则58/ 第五章 媒体信息与网络暴力58/ 第一节 网络暴力概述63/ 第二节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65/ 第三节 网络暴力案例介绍及评析68/ 第四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对策建议71/ 第六章 算法推荐与伦理反思71/ 第一节 算法推荐概述74/ 第二节 算法推荐带来的伦理问题76/ 第三节 算法推荐问题的治理对策78/ 第四节 算法推荐的案例介绍与评析下篇 媒体法规85/ 第七章 媒体法概述85/ 第一节 法学的基本知识91/ 第二节 媒体法概述93/ 第三节 媒体法的渊源98/ 第八章 媒体传播与淫秽**信息98/ 第一节 涉及淫秽色情的法律法规概述105/ 第二节 与传播淫秽**信息有关的案例介绍与评析111/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淫秽色情传播的特点及治理116/ 第九章 广告传播与法律规制116/ 第一节 广告法律法规体系121/ 第二节 《广告法》的相关规定126/ 第三节 互联网广告规范132/ 第四节 虚假广告案例介绍及评析136/ 第十章 媒体传播与名誉权136/ 第一节 名誉权概念与侵权构成要件138/ 第二节 媒体侵害名誉权的类型与抗辩事由142/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名誉权保护143/ 第四节 媒体名誉权侵权案介绍与评析150/ 第十一章 媒体传播与隐私权150/ 第一节 隐私、个人信息与隐私权152/ 第二节 媒体侵害隐私权的类型与抗辩事由154/ 第三节 数字时代下的媒体与隐私权156/ 第四节 数字媒体时代侵犯隐私权的案例分析161/ 第十二章 媒体传播与著作权161/ 第一节 著作权概述166/ 第二节 媒体传播中的著作权利用、限制与保护169/ 第三节 媒体传播与著作权法前沿问题173/ 第四节 与媒体传播相关的著作权案例介绍与评析179/ 附录 每章扩展阅读材料193/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在数字技术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中介,更是价值观建构的重要场域。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新技术不断推动媒介形态的变革,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与法律难题。在此背景下,“媒体伦理与法规”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亟须以系统化、前瞻性和实践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和从业者准确理解媒体行为中的伦理与法律边界,掌握合法、合理的媒体实践规范。我担任“媒体伦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已有近20年,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目前的教材存在知识结构不是很清晰、案例素材滞后等问题。为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编写一部体系完整、内容新颖、案例翔实、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材成为迫切需要。这正是本教材编写的初心所在。本教材的编写历时多年,在多位高校新闻传播学与法学教师的努力下完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主题清晰,结构合理,体现理论与实务并重本教材分为“上篇 媒体伦理”与“下篇 媒体法规”两大部分。上篇从伦理学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媒体伦理规范的适用场景,包括新闻真实、人文关怀、隐性采访、算法推荐等内容;下篇聚焦法律层面的规制逻辑,覆盖媒体法基础知识、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信息传播等热点问题。通过伦理与法规的并置,本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应当如何做”的价值追求,也指导其掌握“可以如何做”的合法路径,实现伦理与法律的内在融合。全书各章之间逻辑连贯、由浅入深,既能满足课堂系统教学的需要,也可作为学生课后查阅与案例研讨的重要参考。2. 突出重点,紧贴现实,关注新兴媒体现象教材在编排内容时,注重体现“重点突出、聚焦前沿”的原则。在保留传统媒体伦理与法规知识的基础上,特别强化了对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议题的覆盖。例如,关于“新闻真实”的章节,不仅回顾了传统媒体中的造假现象,也分析了智能媒体背景下虚假信息的新形式;在“算法推荐”部分,系统评析了算法歧视、隐私侵犯、信息茧房等伦理问题;而“网络暴力”一章,则以真实事件为起点,揭示平台责任缺位、群体伦理价值观失范等问题。这些内容不仅提升了教材的时代感,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分析当下媒体实践中频发的问题。3. 案例丰富,贴近实践,增强课程吸引力与实用性本教材在每章均配有详尽的案例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角度的评析,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综合判断能力。例如,在“隐性采访”章节,收录了暗访高考替考事件、老坛酸菜曝光事件等知名调查新闻,结合伦理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在“算法推荐”章节中,通过租户筛选中的算法偏见案例,直击数据歧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技术中立是否等同于道德中立,进一步触发他们对“科技向善”的伦理思考。此外,社交媒体中的名誉侵权案、微信群传播**信息案、直播视频著作权纠纷等案例,均来自近年来的热点事件,具有教学启发性。案例不只是教学辅助,也是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构建了“理论—规范—案例—评析”的闭环教学路径。4. 注重多学科交叉与素养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传统媒体伦理与法规教材多以单一学科为框架不同,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高度融合传播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例如,在分析算法伦理时,融合了计算机伦理、科技哲学等前沿观点;同时,通过设置数字公民伦理、算法推荐的多样性机制、网络治理的新路径等议题,引导学生关注平台责任、用户素养和公共治理的交叉议题。教材的这一设计理念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边界,在理解具体伦理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同时,培养更为开放、包容、系统的学术视野与职业素养。在具体编写过程中,我邀请了全国多所高校从事新闻传播与法律教学的一线教师参与各章节撰写,并基于他们的学术专长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分工,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与专业精神,使本教材得以顺利完成。以下是各章节的具体写作安排。第一章“媒体伦理与伦理困境”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赵一菲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撰写。该章阐释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框架,并探讨了新闻实践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及其解决模式。本章引入了关怀伦理、社群主义等伦理观,可以拓展学生的伦理视野。第二章“媒体报道与新闻真实”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传播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何秋红撰写。该章厘清了新闻真实的内涵与类型,并通过介绍虚假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机制,引导学生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坚持事实核查与职业信念。第三章“媒体报道与人文关怀”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助理教授刘丹撰写。该章梳理了媒体在涉及个体苦难、社会弱势群体和公共灾难事件中应当秉持的报道伦理,强调新闻不只是信息传播工具,更应成为社会温度的表达者。第四章“媒体报道与隐性采访”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撰写。本章探讨隐性采访的伦理合法性、适用边界,并通过新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升学生在新闻采访中进行伦理判断的能力。第五章“媒体信息与网络暴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郑晨撰写。该章从心理动因、平台责任、群体行为等多个角度解析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并通过典型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媒体信息在激发公众情绪、构建网络舆论方面的双刃剑效应。第六章“算法推荐与伦理反思”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孟筱筱撰写。该章分析了算法机制带来的信息茧房、用户隐私侵犯、平台责任模糊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治理路径,提升学生对技术逻辑与伦理原则的双重理解。第七章“媒体法概述”由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王淑芹撰写。该章为读者系统梳理了媒体法的基本构成、渊源体系与适用范围,奠定了法律学习的知识基础。第八章“媒体传播与淫秽**信息”由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理撰写。该章剖析**信息传播在法律边界上的复杂性,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治理困境与对策。第九章“广告传播与法律规制”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常明芝撰写。该章聚焦广告行为的规范体系,介绍了直播带货、弹窗广告、生成式AI营销等新兴广告形态的法律约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合规判断能力。第十章“媒体传播与名誉权”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悦彤撰写。该章分析传统与新媒体语境下侵犯名誉权的多种表现,结合司法判例,引导学生识别合理评论与恶意诽谤的界限。第十一章“媒体传播与隐私权”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撰写。该章介绍了媒体侵害隐私权的类型与抗辩事由,结合案例深入探讨了“公众人物隐私”“短视频曝光”“数据泄露”等新议题。第十二章“媒体传播与著作权”由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教授代江龙撰写。该章覆盖著作权基础理论与新型传播形态中的版权问题,特别是自媒体洗稿、AI生成内容、游戏直播版权等前沿焦点,回应了著作权领域的新问题。“附录 每章扩展阅读材料”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牛静整理。该部分整合了国内外经典文献与学术成果,为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参考材料。以上参编的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实践洞察力,他们从选题策划到章节撰写,从案例筛选到文字打磨,投入了大量心力。主编在此向以上的参编教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媒体伦理与法规”这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媒体责任的认知与法治观念。我们期望《媒体伦理与法规》这本教材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书,更是他们步入社会、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后,面对复杂实践与道德抉择时可以依凭的决策参考与行为指南。2025年7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