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NT$
607.0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NT$
434.0
|
編輯推薦: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成果;聚焦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以乡村旅游为切口,探索农民创业脱贫的“中国路径”,提供民族地区的鲜活样本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民族地区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创业脱贫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在党和国家政策引领下,农民依托本土资源、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尊严式脱贫”的路径与机制。系统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并结合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提炼出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创业增收的有效模式与绩效评估体系。案例聚焦左右江革命老区,兼具地域特色与典型意义,为民族地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
關於作者: |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专家,广西师范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市厅级课题28项,1项成果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奖励,3项科研成果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励,市厅级奖励成果12项。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5部,合著4部,决策咨询报告被厅级以上单位采纳18篇。主持各类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项目咨询报告等200多项。受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桂林市、桂平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柳江区、临桂区等地旅游专家;担任多家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旅游实业公司的技术专家。具有丰富的旅游业实践经验。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法
二、定量研究法
三、实证研究法
第二节 研究框架
一、乡村旅游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及风险识别调查分析
二、乡村旅游农民创业的理论模型构建
三、乡村旅游农民创业对策研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四节 关键词分析
一、精准扶贫
二、乡村旅游发展
三、农民创业
四、共同富裕
五、RPM 创业模型
第五节 研究价值与主要观点
一、研究价值
二、主要观点
第二章 乡村旅游农民创业状况调查
第一节 乡村旅游政策概况
第二节 农民创业背景分析
一、农民返乡创业的动因
二、农民创业的重要价值
第三节 农民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环境
二、内部因素
第四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
一、产融结合:广西崇左市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
二、带头示范:广西河池市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
三、模式创新:广西百色市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
四、景村共生:云南丘北县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
五、产业融合:贵州从江县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
第三章 乡村旅游农民创业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一节 农民创业意愿问卷数据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问卷调查分析
四、调查结论
第二节 游客对农民创业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二、游客问卷调查分析
第三节 农民创业的风险识别调查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二、样本统计分析
三、基本结论
第四章 理论基础: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关系
第一节 农民创业基础: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一、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旅游
二、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关系综合评价指标
一、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之间的耦合机理
三、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关系研究
一、乡村旅游与农民创业关系的定性分析
二、乡村旅游对农民创业的贡献量化分析
第五章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 PSR 理论分析工具
一、PSR 模型理论
二、PSR 模型的农民旅游创业机理分析
三、评价指标
第二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 RPM 创业理论模型分析
一、资源(Resources)是创业基础
二、农民(Peasants)是创业核心
三、市场(Market)是创业导向
第三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优选方案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TOPSIS 模型评估结论
第六章 共富实践: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市县实践
第一节 河池农民旅游创业脱贫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二、河池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经验调查分析
三、“河池经验”个案调查分析
四、河池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五、河池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对策建议
第二节 巴马农民旅游创业脱贫的 RPM 理论模型实证研究
一、人口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三、制约因素分析
四、农民创业的资源依托分析
五、基于 RPM 模型的巴马农民创业模型分析
六、巴马农民创业的 RPM 模式实践绩效评价
第七章 共富实践:农民旅游创业个案实践
第一节 东兰县板凳村农民旅游创业个案实践
一、村情分析
二、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三、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四、农民创业分析
第二节 东兰县永模村农民旅游创业脱贫个案实践
一、文献分析
二、永模村产业嵌入背景分析
三、产业嵌入农民创业的实现路径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八章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对策研究
第一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路径研究
一、社会网络嵌入产业创业
二、自主创业
三、合伙创业
第二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模式研究
一、产业主导型创业模式
二、资源主导型创业模式
三、机遇主导型创业模式
四、技能主导型创业模式
五、金融扶持主导型创业模式
六、社会帮扶型创业模式
七、社区精英榜样示范带动型创业模式
第三节 农民旅游创业脱贫共富的保障体系研究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引导
二、开展多元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破解融资难题
四、引入智力帮扶,增强创业内生力量
五、完善公共设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六、建立创业导师制,提高创业成功率
七、谋求长远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八、鼓励非政府公益组织帮扶,降低创业风险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开始进入乡村振兴建设新发展阶段。脱贫攻坚期间我国积累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以及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开展脱贫攻坚的经验、模式,形成了具有普适价值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从旅游视角探讨农民通过创业脱贫致富,立足于中国特定时间和空间,总结提炼中国脱贫攻坚“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民族案例,对于民族地区深入开展乡村全面建设,以及世界减贫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为:2018 年之前为脱贫攻坚阶段。2018—2020 年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21—2025 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2026—2035 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拓展、深度衔接期,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36—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 年 2 月,《中共中央 国务
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此后,国务院多次出台意见和规划就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的衔接问题提出要求。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设立五年过渡期,到 2025 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安排部署,其衔接过程必然需要一个复杂且长期的摸索过程,还有待根据实践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加速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优化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研究也表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具有良好的耦合衔接关系。 正是基于此,本书作为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旅游扶贫中农民创业问题研究》结题成果,出版发行,对于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以及乡村全面振兴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探索了民族地区在国家力量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从贫困到全面脱贫致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探寻了农民乡村旅游创业这一具有“尊严式、群众主体”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径,同时测算了农民乡村旅游创业绩效及模式等,这些成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民族地区实施减贫具有理论借鉴价值。这些价值也得到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认可:成果获得了 2020 年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励)并被省级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等部门采纳,相关成果也在报刊发表。
2019 年书稿成果结题后,因研究成果中数据涉及保密等,根据保密要求,结题后 3 年内不能出版。2022 年书稿数据解密后,又因申请出版经费等原因,直至 2024 年才进入出版审核阶段。
总结提炼脱贫攻坚成果经验、模式和学术价值,目的是更好地服务解决“三农”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时空语境下,需要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成果进行深化学术表达,“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是学界的新使命,希冀书稿出版为当前及未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与问题提供一个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鲜活、生动“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