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NT$
403.0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NT$
857.0

《
剑桥俄国史: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NT$
1250.0

《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售價:NT$
407.0

《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精细化工概论》(第三版)为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书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胶黏剂、涂料、染料与颜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食品添加剂、助剂及无机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学品的基础理论知识、配方、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新发展。本书注重实用性与新颖性相结合,有机融合了精细化工的新进展、新材料和新品种。配套习题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
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1
1.2 精细化工的分类 2
1.3 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 2
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
1.5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6
第2章 表面活性剂 9
2.1 表面活性剂基本概念 9
2.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特点 9
2.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1
2.2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性质 14
2.2.1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 14
2.2.2 形成胶束 15
2.2.3 润湿 16
2.2.4 分散作用 16
2.2.5 乳化作用 17
2.2.6 泡沫和消泡 18
2.2.7 增溶作用 19
2.2.8 洗涤 20
2.2.9 浮选 21
2.2.10 其他作用 21
2.3 表面活性剂物性常数 22
2.3.1 临界胶束浓度 22
2.3.2 亲水、亲油平衡值 25
2.3.3 克拉夫脱点 28
2.3.4 浊点 28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9
2.4.1 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9
2.4.2 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0
2.4.3 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3
2.4.4 磷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5
2.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5
2.5.1 脂肪胺盐 35
2.5.2 季铵盐 36
2.5.3 杂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6
2.5.4 氧化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7
2.5.5 聚合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37
2.5.6 非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7
2.6 两性表面活性剂 37
2.6.1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38
2.6.2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38
2.6.3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38
2.6.4 含磷两性表面活性剂 38
2.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9
2.7.1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9
2.7.2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1
2.7.3 烷基醇酰胺 43
2.7.4 烷基苷 44
2.8 特殊表面活性剂 44
2.8.1 含氟表面活性剂 44
2.8.2 含硅表面活性剂 46
2.8.3 氟硅表面活性剂 47
2.8.4 含其他元素的表面活性剂 47
2.8.5 冠醚型表面活性剂 47
2.8.6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47
2.8.7 生物表面活性剂 48
2.8.8 特殊结构表面活性剂 48
2.8.9 特殊功能表面活性剂 49
2.9 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9
2.10 表面活性剂的新进展 50
习题 51
第3章 日用化学品 53
3.1 洗涤剂 53
3.1.1 洗涤原理 53
3.1.2 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 55
3.1.3 洗涤剂用辅助原料 56
3.1.4 洗涤剂分类 60
3.1.5 合成洗涤剂 60
3.1.6 肥皂 64
3.1.7 干洗用洗涤剂 66
3.1.8 其他洗涤剂 67
3.1.9 洗涤剂性能测试 74
3.1.10 洗涤剂的发展 74
3.2 化妆品 75
3.2.1 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76
3.2.2 化妆品的原料 77
3.2.3 化妆品的生产 82
3.2.4 肤用化妆品 83
3.2.5 毛发用化妆品 87
3.2.6 美容化妆品 89
3.2.7 香水类化妆品 91
3.2.8 口腔卫生用品 92
3.2.9 特种化妆品 93
3.2.10 新型化妆品 94
3.2.11 化妆品的安全性 95
3.2.12 化妆品的发展 97
习题 97
第4章 胶黏剂 99
4.1 胶黏剂概述 99
4.1.1 胶黏剂的组成 99
4.1.2 胶黏剂的分类 100
4.1.3 胶黏剂的应用 101
4.2 粘接机理 102
4.3 无机胶黏剂 103
4.4 天然胶黏剂 104
4.5 合成聚合物胶黏剂 104
4.5.1 热塑性合成树脂胶黏剂 105
4.5.2 热固性合成树脂胶黏剂 109
4.5.3 热熔胶 117
4.5.4 厌氧胶 118
4.5.5 光敏胶 119
4.5.6 压敏胶 119
4.6 其他胶黏剂 122
4.7 粘接的基本工艺 124
4.8 胶黏剂的环保问题和发展趋势 126
习题 127
第5章 涂料 128
5.1 概述 128
5.1.1 涂料的作用 128
5.1.2 涂料的组成 129
5.1.3 涂料的分类与命名 131
5.2 树脂涂料 135
5.2.1 油基树脂涂料 135
5.2.2 沥青涂料 136
5.2.3 醇酸树脂涂料 137
5.2.4 丙烯酸树脂涂料 138
5.2.5 环氧树脂涂料 138
5.2.6 聚氨酯涂料 139
5.2.7 聚酯涂料 140
5.2.8 酚醛涂料 140
5.2.9 橡胶涂料 140
5.2.10 有机硅涂料 140
5.3 水性涂料 141
5.3.1 水溶性涂料 141
5.3.2 乳液涂料 142
5.4 粉末涂料 144
5.5 无机涂料 145
5.6 纳米涂料 146
5.7 辐射固化涂料 147
5.8 功能涂料 148
5.8.1 防锈涂料 148
5.8.2 防污涂料 149
5.8.3 耐热涂料 149
5.8.4 导电涂料 149
5.8.5 绝缘涂料 150
5.8.6 防火涂料 150
5.8.7 示温涂料 151
5.8.8 伪装涂料 151
5.8.9 磁性涂料 152
5.8.10 含氟涂料 153
5.8.11 防霉抗菌涂料 153
5.8.12 防水涂料 154
5.8.13 其他功能涂料 154
5.9 涂料的发展 155
习题 155
第6章 染料与颜料 157
6.1 染料概述 157
6.1.1 染料的概念 157
6.1.2 染料的分类和命名 158
6.2 颜色与染料染色 159
6.2.1 光与颜色 159
6.2.2 染料的发色基团 160
6.2.3 染料染色 160
6.3 染料的应用 161
6.3.1 蛋白质纤维用染料 161
6.3.2 纤维素纤维用染料 162
6.3.3 合成纤维用染料 164
6.3.4 常用的功能染料 165
6.3.5 染料的新进展 167
6.4 颜料概述 168
6.4.1 颜料的性能 168
6.4.2 颜料的分类 169
6.5 典型颜料 170
6.5.1 白色颜料 170
6.5.2 黑色颜料 171
6.5.3 黄色颜料 171
6.5.4 红色颜料 173
6.5.5 蓝色颜料 174
6.5.6 绿色颜料 176
6.5.7 金属颜料 177
6.5.8 珠光颜料 178
6.5.9 荧光颜料 180
习题 183
第7章 功能高分子材料 184
7.1 概述 184
7.1.1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84
7.1.2 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 185
7.2 离子交换树脂 186
7.2.1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 186
7.2.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187
7.2.3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理论 188
7.2.4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89
7.3 吸附树脂 190
7.3.1 吸附树脂的性质和分类 190
7.3.2 吸附树脂的应用 191
7.4 高吸水性树脂 192
7.4.1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和特性 192
7.4.2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193
7.5 高分子分离膜 194
7.5.1 高分子分离膜的分离过程及分类 194
7.5.2 高分子分离膜的制备 195
7.5.3 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 195
7.6 医用高分子材料 200
7.6.1 体外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201
7.6.2 体内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201
7.6.3 高分子药物 203
7.7 功能高分子的发展趋势 204
习题 206
第8章 食品添加剂 207
8.1 概述 207
8.1.1 食品添加剂定义 207
8.1.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207
8.1.3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209
8.2 食品防腐剂 210
8.2.1 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210
8.2.2 常用食品防腐剂 212
8.3 抗氧化剂 218
8.3.1 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218
8.3.2 油溶性抗氧化剂 219
8.3.3 水溶性抗氧化剂 220
8.3.4 天然抗氧化剂 221
8.4 食品香料与香精 222
8.5 食用色素 223
8.5.1 合成着色剂 223
8.5.2 天然色素 224
8.6 调味剂 225
8.6.1 鲜味剂 225
8.6.2 酸味剂 227
8.6.3 甜味剂 228
8.7 乳化剂 230
8.8 增稠剂 230
8.9 其他食品添加剂 232
8.10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232
习题 233
第9章 助剂 234
9.1 橡塑助剂 234
9.1.1 增塑剂 234
9.1.2 阻燃剂 242
9.1.3 抗氧化剂 246
9.1.4 热稳定剂 250
9.1.5 光稳定剂 252
9.1.6 交联用助剂 254
9.1.7 抗静电剂 257
9.1.8 发泡剂 260
9.1.9 合成助剂的发展趋势 265
9.2 石油化学品 266
9.2.1 原油开采和处理添加剂 267
9.2.2 燃料油添加剂 271
9.2.3 润滑油添加剂 273
9.3 造纸化学品 275
9.3.1 主要造纸工序及作用 275
9.3.2 制浆助剂 276
9.3.3 施胶剂 279
9.3.4 助留剂和助滤剂 281
9.3.5 增强剂 282
9.3.6 涂布剂 283
9.4 皮革化学品 284
9.4.1 制革主要工序 284
9.4.2 鞣前助剂 285
9.4.3 鞣剂 286
9.4.4 加脂剂 289
9.4.5 涂饰剂 292
9.4.6 其他制革助剂 294
习题 295
第10章 无机功能材料 297
10.1 超细及纳米粉体 297
10.1.1 纳米二氧化钛 299
10.1.2 超细氧化铁粉 301
10.1.3 纳米氧化铝粉 303
10.1.4 纳米二氧化硅 304
10.2 精细陶瓷 306
10.2.1 精细陶瓷的分类 306
10.2.2 功能陶瓷主要品种及应用306
10.2.3 结构陶瓷主要品种及应用310
10.2.4 精细陶瓷的研究发展动向313
10.3 无机抗菌材料 314
10.3.1 抗菌剂的定义、性能和分类 314
10.3.2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316
10.3.3 无机抗菌剂及制品的应用和制备 317
10.4 无机多孔材料 319
10.4.1 微孔材料 319
10.4.2 其他多孔材料 322
10.5 无机膜材料 324
10.6 无机功能材料展望 325
习题 326
参考文献 327
|
內容試閱:
|
前言
《精细化工概论》于2008年首次出版,并于2015年再版,本书第二版自出版以来,多次重印,承蒙相关高校的厚爱,被选作教材,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版出版后十年多的时间里,精细化工领域和精细化工产品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精细化工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更是日趋密切,越来越多的新型精细化学品被开发和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高新技术领域。为更好地反映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有必要对第二版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修订,让使用本教材的广大读者接受更新、更全面的基础精细化工知识,更好地了解精细化工的最新发展现状。为此,编者在保持第二版基本格局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多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光刻胶、光伏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涂料、非动物替代安全评价技术等内容,增加了各精细化学品的最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更新了书中引用的精细化学品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各章习题部分,加大了应用和发散型思维习题的比重。本书是一本适合化工类专业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全面学习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基础知识的应用型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第三版由华南理工大学黄肖容、四川大学彭强修订。第1章~第5章、第8章及全书习题部分由黄肖容修订;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由彭强修订。第三版多媒体教学课件,由黄肖容、彭强、谢姝杰修订完善。
值此再版之际,感谢本书第一、二版的编者四川大学徐卡秋所做出的贡献,感谢第一版课件制作者徐卡秋、何润卿、范红娟。
由于精细化工领域发展快,本书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编者
2025年3月
第一版前言
精细化工与工农业的生产、高新技术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信息、航空航天、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都与精细化工有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精细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精细化工产品的使用。精细化工概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涉及内容广泛的课程。
精细化工发展迅速,新的精细化学品不断出现,难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囊括精细化工涉及的全部内容,介绍所有的精细化学品。本书基本是按我国对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安排章节,同时针对本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材,舍弃了与专业关联不大的医药、农药、饲料添加剂等部分,对可能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部分如试剂和高纯物、催化剂、生化酶等内容也不独立成章介绍。为了使内容精炼,将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用助剂、石油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等合为一章(即第9章助剂)。本书力求反映本课程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实用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将精细化工的新进展和新材料、新品种有机地融合进来。
本书共十章。华南理工大学黄肖容博士负责第1章绪论、第2章表面活性剂、第3章日用化学品、第4章胶黏剂、第5章涂料、第8章食品添加剂、第10章无机功能材料的无机多孔材料和无机膜材料以及无机功能材料展望部分的编写。四川大学徐卡秋教授负责第6章染料与颜料、第7章功能高分子材料、第9章助剂、第10章无机功能材料的超细及纳米粉体以及精细陶瓷和无机抗菌材料部分的编写。武汉工程大学陈金芳教授参与了第3章日用化学品的合成洗涤剂部分的编写工作。本书由黄肖容博士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成书过程中,范红娟、赵俊硕士在分子式、方程式编辑、图表录入等方面,朱德其工程师在图形绘制尤其是三维图形绘制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编者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四川大学张昭教授在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本书无机膜材料电镜照片中的无机膜材料由黄肖容博士、隋贤栋博士制备。
本书配套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本适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较短学时内全面学习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基础知识的应用型本科教材。
由于本书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大,而篇幅有限,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肖容
2008年5月
第二版前言
《精细化工概论》自2008年出版以来,承蒙有关高校的厚爱,选作教材,并多次印刷。过去的这些年,是精细化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精细化学品发生了不少变化。精细化学品在生物、信息、航空航天、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不少精细化学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也已更新,第一版的有些内容有必要更新和补充、修订。为了更好地适应精细化工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及时反映精细化工领域的最新发展,编者在保持第一版基本格局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近年来已成熟发展和应用的新精细化学品和新应用领域。根据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修订了相关内容。
本书由华南理工大学黄肖容、四川大学徐卡秋编。第1章~第5章、第8章、第10章无机多孔材料、无机膜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展望部分由黄肖容修订;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超细及纳米粉体、精细陶瓷、无机抗菌材料部分由徐卡秋修订。感谢参与了第一版第3章部分编写工作的武汉工程大学陈金芳,以及在第一版成书过程中提供帮助和协助的其他人员。
本书配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本适合化工类专业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全面学习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基础知识的应用型本科教材。
由于精细化工发展快,本书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