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灵长类动物学家的冒险(入围法国自然书写大奖决选!观察猩猩、猴子的迷惑行为,更透彻地理解人类)

書城自編碼: 41533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法]塞德里克·叙厄尔[Cédric Sueur]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625695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NT$ 449.0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NT$ 857.0
我们的箱根驿传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NT$ 332.0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售價:NT$ 398.0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售價:NT$ 913.0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售價:NT$ 403.0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1.灵长类动物学家的趣味书写:用高级的幽默讲述有趣的灵长类动物的种种有趣举动!
2.让你既get知识点,也更理解人类社会:猴子们也会投票、合作、交易、画画!人类令你迷惑?去看看猕猴、狒狒和猩猩,体验大笑中的顿悟!从我们最亲近的表亲灵长类动物身上,获得对人类社会的洞见。
3.对人类与自然的珍贵反思。作为一个踏足过人迹罕至之地、以观察和研究灵长类动物为生的科学家,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格外动人,启人深思。
4. 入围法国自然书写大奖——弗朗索瓦·索默奖2025决选。知名自然科普作家花蚀诚挚推荐!法国《观点》周刊、瑞士广播电视公司 一致好评!
5. 收录黑猩猩珍贵涂鸦,以及作者绘制的幽默简笔图,多幅彩插,独家呈现作者拍摄的珍贵动物照片
內容簡介:
灵长类动物学家是一个充满冒险的职业,有机会与猴子面对面,了解它们在森林树荫下的社会生活,也有机会追寻其他动物的踪迹,比如喜马拉雅山深处的雪豹。本书作者塞德里克·叙厄尔带我们深入南非、尼泊尔和日本的荒野,遇见猕猴、狒狒和黑猩猩。
在研究这些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时,他发现,社会学和政治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从大猩猩到野牛,许多动物都会通过投票来决定它们的迁徙地,最弱势群体的需求有可能压倒多数群体的需求。灵长类动物还会展现出人们意想不到的才能,比如它们能够治愈某些疾病、协商服务与物品的交换……猩猩还擅长绘画。这趟深入动物社会世界的迷人旅程,也借由作者和黑猩猩的画笔生动呈现。
關於作者: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灵长类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他的研究重点是动物和人类的社会性。
2013年获得法国动物行为研究学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获得《灵长类动物》社会影响奖。他还是法国大学研究院成员
目錄
前言 001
“我就是共和国!” 005
狒狒里出了个特朗普 027
地下绿猴乐队 053
论猴的货币 077
“你当学习,年轻的绝地学徒!” 105
印象派、立体主义,还是猴的模仿画? 137
男人、女人、猴子、上帝 163
镜子的另一边 187
矩阵里的猴子 217
尼泊尔的雪人? 239
“我是传说” 269
致谢 275
参考文献 279
內容試閱
登上小丘,笼网就在前方。身边是高高的草丛,鸟鸣中混杂着几声低吟,那是一种我的耳朵还不熟悉的声音——像是调皮小精灵的呼噜,紧接着是几声刺耳的尖叫。我走到围场门前,身边是德尔菲娜,一位博士在读生。我正处于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一年,这是我实习的第一天。2004年4月16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此前,我研究过苍蝇、海豹和鹦鹉,却从未接触过猴子的相关研究。钥匙在锁孔里每转动一圈,我内心的激动便增添一分。
就在门打开的瞬间,一道黑白相间的闪电从我眼前闪过,很快又是一道。呼噜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卷尾猴出现在我面前。我想的没错,它长得的确很像小精灵……抓一只尾巴能取物的小猴子,给它披上大熊猫的黑白“袍子”,再赋予它吃了迷幻药的塔斯马尼亚恶魔的个性,你就得到了一只卷尾猴属(Cebus)的灵长类动物。这只小猴在我面前停了下来,用前肢跳来跳去,不时低声咕噜:它在威胁我,我是个新面孔,它不认识我。很快,第二只卷尾猴加入了它的行列。两个老伙计组合在一起,如同变形金刚般,身形显得愈发高大、强壮,令人心生畏惧。德尔菲娜告诉我,这是“双重威胁”。有时还会有第三只猴子加入这种叠叠乐。
我不禁笑了。猴子的威胁本是为了吓唬人,实际上却只显得滑稽。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我满心欢喜:我准备好研究灵长类动物了。在接下来的几星期里,我研究了新世界物种内部的合作现象。实验的第一阶段,猴子学会了把石头移开,取出下面藏着的葡萄。实验的第二阶段,放置单凭一只卷尾猴无法搬动的石头,以此观察它们是否会展开合作。有人曾对猕猴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表明,猕猴确实能够合力搬走石头,但它们并不理解彼此间共同的行为:它们并非出于共同推翻石头的意愿而一起行动的,把石头搬走单纯只是个巧合。就卷尾猴而言,实验的结果同样是否定的,它们根本没有采取任何联合行动。这样的结果在科学领域很常见,这次失败远不足以让我打退堂鼓,我依旧渴望成为一名灵长类动物学家。事实上,早在此次与猴子接触之前,我就一直怀揣着研究动物行为(尤其是灵长类动物行为)的心愿。
让我们回溯过去。一只小动物沿着树干向上攀爬,它发现了一只虫子,便想将其据为己有。于是它迅速攀爬,潜入树枝下方,随后放慢速度,缓缓探出脑袋。蚱蜢则对自己即将被吞食的命运毫无察觉。小动物一跃而上,抓住虫子,嘎吱嘎吱地吃掉了它。这种体型与小家鼠相仿的生物生活在距今约七千万年前,名叫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很有可能是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它的名字与宗教或死亡并无关联,只是因为它的化石被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炼狱山(Purgatory Hill)。
现在让我们回到我四岁那年。这或许是我能记起的最为久远的一段记忆。天很黑,我既兴奋又害怕。我伸出右手,举到脑袋旁边。另一只更大的手握住了我的手,那是我父亲的手。我紧紧回握。一盏灯亮了又灭,灭了又亮。父亲检查了一下手电筒,问我:“你准备好了吗?”我点点头。他打开大门,带我走进夜色之中。我们悄无声息地走进花园,来到一棵树下。父亲停下脚步,将我扛上肩头,打开手电筒,轻轻拨开枝叶,奇妙的一幕出现了:几只鸟儿在那里安眠。它们睁开眼睛看我们,却没有飞走。我被迷住了。从那一天起,我开始了对动物的观察。

为了完成论文,我还研究了恒河猴,以比较不同社会系统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汤基猕猴内部有多民主,恒河猴内部就有多独裁。我对恒河猴的研究进展甚至更缓慢,最后连一对猴子也没测试成功。众所周知,恒河猴比汤基猕猴更具攻击性。为确保顺利观察,我和实习生们全副武装,穿上专防猛犬咬伤的连体服,手持原为驱赶奶牛设计的电击棒。尽管这些装备最终并未派上用场,但一旦遭遇猴子袭击,它们极有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毕竟,被猴子攻击的事件并不罕见。贝尔纳·蒂埃里(Bernard Thierry)是我的论文组长,他告诉我,他身上有一道伤疤,从臀部一直延伸到膝盖。我的论文导师也曾被几只幼年猕猴赶出围场,许久之后才得以再次进入。因此,我在硕士期间学到的第一条准则,同时也是我教给自己手下实习生的第一条准则,就是如何与动物正确相处。动物行为学者的工作绝不是与猴子嬉戏。很遗憾,我们不能触摸作为观察对象的动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动物互动可能致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其次,打破与猴子之间的物理屏障会诱使它们在有机会时更容易攻击我们。不少大学生对这条保持距离的规定心存不满,毕竟他们选择投身灵长类动物学或动物行为学研究,就是希望触摸动物, 与它们亲密互动!戴安· 弗西在《迷雾中的大猩猩》一书中讲过几个大学生的故事。他们太想靠近大猩猩,超过了它们能接受的限度。原本性情颇为平和的大猩猩,还是攻击了他们,甚至打伤了其中一些人。的确,每当谈及灵长类学家,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珍·古道尔和黑猩猩宝宝向彼此伸出手的画面, 或是戴安·弗西躺在黑猩猩身边的场景。但那只是美好的一面。能接触到动物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需要在同样难得的条件下,由动物主动发起互动才行。事实上, 戴安·弗西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前往非洲的机会,并在那里遇见了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并经其介绍认识了珍·古道尔,由此开启了她的科研探险之旅。在此之前,她虽一直怀揣与动物相伴的梦想,所学专业却是与之毫无关联的会计学,从事的工作是职业治疗师。后来,她花费数年时间,住在自己的帐篷里,与大猩猩共同生活,以了解它们,融入它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行为。
研究猴子的第二条准则是要学会猴子的“语言”。每个物种都有属于自己的手势语言或口头语言。每一个信号都有其明确含义,有些代表威胁,有些则传达安抚之意。为表安抚之意,猕猴会做出类似飞吻的咂嘴动作,卷尾猴会摇头晃脑,摸着自己的胸口,面露微笑; 至于黑猩猩,“做鬼脸”——张开嘴巴,耷拉下唇,同时快速前后摆动脑袋,则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第三条准则是永远不要站在母亲与它的孩子之间。一旦猴宝宝因任何原因开始害怕哭叫,在场的人类便会被视为罪魁祸首。我在某次清晨观察中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眨眼的工夫,十只面露威胁的汤基猕猴便出现在我面前。
我们传授给未来动物行为学家的第四条也是最后一条准则是,不论面前是什么动物,猕猴也好,狗熊也罢,哪怕是狮子,永远不要逃跑。在猕猴面前仓皇逃窜就等着被抓伤、咬伤吧。更重要的是,此后你将永远失去进入围场的机会,因为一旦逃跑,你就成了下位者。那天上午与十只猕猴对峙时,我别无选择,只能设法平息它们的怒火。于是我开始不停地咂嘴。没一会儿便得到了回应,几只猴子也开始向我咂嘴。这招果然奏效! 于是,我给出了更为强烈的安抚信号。这时,加埃唐,那只头脑向来不太灵光的领头雄性猕猴,突然跑过来, 打了一下我的腿。我惊呆了,加埃唐好像也被自己的举动惊到了,开始疯狂地向我咂嘴。我也继续咂嘴。最终,包括加埃唐在内的所有猕猴都平静了下来。加埃唐在我身旁坐下,我也跟着坐下,看着它一点点向我靠近。我观察这十只汤基猕猴已有两年,彼此熟悉,但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是一个需要化解的矛盾, 所以加埃唐才会靠近我。最后,它来到我身边,开始为我梳理毛发——这是猕猴之间和解的标志。这也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让猴子为我梳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