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NT$
602.0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NT$
71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NT$
347.0

《
汪诘经典著作 时间的形状 相对论史话
》
售價:NT$
398.0

《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NT$
454.0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NT$
2540.0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NT$
1880.0
|
編輯推薦: |
1.链接全球关注的超热门话题:当前稳定币热议话题是对全球金融创新未来趋势的深刻投射。在数字时代,金融秩序的底层代码已被重写。稳定币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增长为全球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性力量,资本市场称“金融的未来,不在华尔街的交易大厅,而在链上稳定流动的价值代码中”。
2.前瞻战略布局:2025年被称为“全球稳定币监管元年”。随着美国《天才法案》与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出台,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纷纷宣布立法框架,稳定币在全球市场认可度和政策认可度快速提升,已成为影响未来数字货币金融格局的关键性力量。
3.稳定币业内领军从业者、研究者解答“如何思考稳定币”,推荐阵容覆盖从顶层到资本市场的不同声量:本书4位作者均为业内高专业度、高认可度的学者。内容核心看点包括:稳定币的诞生、底层技术逻辑;稳定币的10年发展脉络;稳定币的主要运行机制与核心应用场景;稳定币全球政策监管框架;稳定币的未来图景,以及中美对稳定币的竞争为何不相上下。肖风、朱嘉明、汪扬、王永利、陈钟高赞推荐“值得一读”。
4.链接读者需求:稳定币领域布局者、关注者,链圈、币圈、金融圈从业者、金融监管决策制定者;区块链、加密货币、虚
|
內容簡介: |
当前,全球货币金融体系面临深层变革,稳定币的崛起 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美国和中国香港领 先出台了规范稳定币创新发展的监管法案之后,全球其 他主要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加入进来。未来,稳定币超级 周期的启动,将对重塑全球金融新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稳定币促进了去中心化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本 书从技术底层、演进脉络、应用场景、全球监管动态与 未来发展图景等维度对其进行详尽解读,是一本兼具前 瞻性与落地性的稳定币专著。
首先,本书在“基础篇”厘清稳定币的优势属性与市场 认知误区;其次,在“发展篇”梳理稳定币的 10 年探 索进程,呈现其在应用场景、产业链上下游以及风险应 对层面取得的突破;再次,本书“政策篇”紧跟前沿趋 势,纳入 2025 年以来各国(地区)的关键立法进展, 分析全球监管框架的差异;最后, “展望篇”将稳定币 置于国际货币竞争与金融科技发展周期中,讨论美元稳 定币、人民币稳定币的路径设计,以及 DeFi、RWA、 Web3.0、DeFAI 等智能体经济的角色与机遇。
在当前市场高度关注与监管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本书不 仅为读者提供系统化的认知框架,也给区块链、加密资产、 金融科技监管等领域的从业者与决策者带来深度启发, 推动对稳定币应用场景和现实路径的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
關於作者: |
沈建光,经济学博士,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曾担任 瑞穗证劵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公司资深经 济学家、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 济学家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等;兼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和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 金融学会理事、莫干山研究院执行院长和中国首席经济 学家论坛理事。在宏观经济和数字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经 验,出版了多本著作,并在 FT 中文网、《财经》、新 浪财经等媒体担任专栏作家。 刘勇,管理学博士,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关村金 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 委员、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 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校外导师和兼职教授; 在《清华金融评论》《金融时报》等发表多篇文章。合著作品《金融科技十讲》《开放银行》《区块链 :重塑经济 与世界》《Web3 :互联网的新世界》等。 朱太辉,经济学博士,京东集团高级研究总监,兼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日本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金融发展、数字金融与金融 监管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郭大治,经济学博士,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特聘专家,香港CDDJAP 加速器执行负责人, 曾任火币区块链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后担任美国佐治亚 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合著作品《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 《读懂 Web3.0》等。
|
目錄:
|
推荐序 I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一章? 稳定币的起源与业务模式
第一节? 稳定币:加密资产的货币 · 005
第二节? 业务模式:区块链带动的支付变革 · 012
第二章? 稳定币的职能和金融属性
第一节? 金融属性:四类产品的结合 · 023
第二节? 厘清认识:消除六大误区 · 032
第二部分? 发展篇
第三章? 从边缘创新迈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第一节? 萌芽期 :USDT 作为法币替身而生 · 047
第二节? 成长期:链下合规化和链上合约化的探索 · 051
第三节? 转型期:合规转型打开发展空间 · 060
第四章? 应用场景向链上、链下双向延伸
第一节? 应用场景:始于三大核心领域 · 069
第二节? 发展趋势:链上、链下双向延伸 · 074
第五章? 产业链覆盖公链、资产和合规全链条
第一节? 结算层:稳定币的算力中心 · 086
第二节? 资产层:稳定币的“储备金库” · 095
第三节? 合规层:稳定币走进现实世界的入场券 · 109
第六章? 风险挑战在发展中逐渐清晰
第一节? 脱锚危机与不稳定风险 · 117
第二节? 技术风险与安全威胁风险 · 122
第三节? 涉嫌洗钱与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 126
第四节? 与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 · 129
第五节? 货币替代与金融不稳定风险 · 131
第三部分? 政策篇
第七章? 在合规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节? 欧盟《MiCA 法案》的监管重点 · 139
第二节? 阿联酋稳定币监管的双层架构 · 152
第三节? 美国《天才法案》的战略意图 · 163
第四节? 中国香港稳定币监管的平衡之路 · 172
第八章? 全球稳定币监管五大支柱
第一节? 职能定位和使用范围 · 189
第二节? 发行人准入和持牌要求 · 195
第三节? 发行人经营与风险管理 · 200
第四节? 储备资产的投资和披露 · 205
第五节? 反洗钱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 208
第四部分? 展望篇
第九章? 稳定币发展的未来图景
第一节? 技术:需求导向下的持续供给创新 · 220
第二节? 产品:稳定币超级周期的崛起 · 226
第三节? 市场:加密市场和传统金融加速融合 · 232
第十章? 美元稳定币是美元的加法还是减法?
第一节? 美元全球主导地位弱化 · 251
第二节? 美元稳定币带动“新美元循环” · 255
第三节? “代码开源”是否成为弱化美元的武器? · 258
第十一章? 人民币稳定币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抓手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新的抓手 · 264
第二节? 人民币稳定币打开人民币国际化新思路 · 265
第三节? 以中国香港为起点,渐进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 266
附录? 字母词对照表 · 271
参考文献 · 281
|
內容試閱:
|
第二节 产品:稳定币超级周期的崛起
稳定币超级周期起源于加密资产的投资和交易,兴盛于去中 心化金融、智能金融和资产代币化的场景应用,最终将和法定数 字货币融合共生,建立全新的全球数字金融版图。
一、YBS :基于收益归集赋予稳定币更多的金融属性
基于市场的角度,金融产品将凭借其风险收益特征而获得对 应的市场定位。
美国《天才法案》重点针对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进行规范,并 提出足额抵押和不针对用户发放任何形式利息的具体要求,所以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对于用户来说,实际上是以放弃无风险收益为 代价而获得链上流动性的;对于稳定币发行商来说,则是以获取 抵押资产无风险收益为目标,为用户提供链上流动性服务的。在 这种商业模式下,USDT 的发行主体 Tether 的稳定币资产规模超 过了 1 600 亿美元,2024 年的利润达到了 137 亿美元。
对此,一些市场主体认为不合理,提出了为稳定币用户提供 收益的新模式。其中,YBS(Yield-Bearing Stablecoins,收益型 稳定币)就是一类为用户提供稳定收益为目标的稳定币,在遵守发行人不能为稳定币持有人提供利息收益的同时,通过将稳定币 进行质押等方式帮持有人赚取收益。
以 Ethena 为例,Ethena 是一个具有“原生收益”的美元稳 定币项目,它采用与 MakerDAO 类似的抵押借贷模式,同时通 过投资衍生品对冲抵押资产价格下跌风险,以实现投资组合的阿 尔法中性(通过对冲机制保持市场中性或较低的风险敞口,即 使在市场下跌时也能获得正回报,取得绝对收益)。Ethena 可以 为其稳定币 USDe 用户(需要将 USDe 质押,并以 sUSDe 为质 押凭证)提供年化 6% ~ 8% 的收益,同时使资产抵押率相对 MakerDAO 等项目获得显著提升。
本质上来看,Ethena 是一个“抵押借贷 衍生品对冲 链 上质押”的集合体,稳定币用户获得的利息收益实际上源于以太 坊质押收益,以及为对冲抵押资产价格风险而投资相应衍生品的 收益。从 Ethena 的产品特点可以看出,该协议给用户提供的主 要收益既和自己代币的价格涨跌没有关系,也和抵押资产的价格 涨跌没有关系,而是通过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把 DeFi、CeFi 和 TradeFi三个领域① 的收益进行归集,并在协议用户之间进行分配。
这就是 YBS 的基本业务模式,即基于抵押资产帮助用户获 得一份稳定的收益,同时帮助用户避免承担抵押资产减值损失。 YBS 本质上是一种收益策略,具有“保本付息”的功能且和传 统理财更为相似。
根据收益来源的不同,YBS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过投资美债等固定收益产品获取收益,如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发行方持 有等值法定货币(如美元)或短期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生息资 产作为储备金,用户存入法币获得稳定币,发行方将储备资产产 生的利息等收益用于自身运营或分配给用户① ;二是通过参与DeFi 获取收益,将稳定币存入 Aave、Compound 等借贷平台赚取借贷 利息,或为 Curve、Uniswap 等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流动性,以获 取交易手续费和平台代币奖励;三是像 Ethena 这类半去中心化稳 定币,通过将用户资产抵押 ETH 等生成稳定币,收取稳定费、清 算罚金,同时将部分储备投入真实世界资产获取利差收益。综上, YBS 项目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多种收益归集,从而使稳定币具有收 益特性,成为稳定币下一步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二、链上:为 Agent 构建智能金融基础设施
智能经济是以 Agent(智能体)为生产力,以 AIGC(Art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生产资料, 并结合经济激励机制而形成的新经济生态。但中心化人工智能的 发展面临诸多弊端:在技术架构与数据安全层面,数据集中存储 于少数大型科技公司,容易导致单点故障并受网络攻击,一旦系 统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不仅用户隐私将面临严重威胁,系统功 能也将全面瘫痪;在算法与决策方面,算法缺乏透明度,计算结 果缺乏可追溯性,“黑箱”操作使外部难以审查监督,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还可能因模型设计者的主观偏见产生算法歧视, 影响决策公正性;在经济模型和应用落地方面,模型训练需要大 量数据支撑,但数据提供者却得不到任何回报,大众无法共享数 据红利,模型也无法获取私域数据,从而限制垂直领域的应用。
DeAI(Decentralized AI,去中心化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 的核心要素,包括数据、算力、模型训练与推理等,从传统的中 心化平台转移到去中心化网络中运行。它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社区 治理机制,将数据和算法的控制权分散在众多节点,避免单一实 体对数据、算法和计算结果的垄断和控制,从而降低失控风险, 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DeAI 通过分布式计算资源和数据 存储来训练和使用 AI 模型,能增强隐私性和安全性,还可以通 过代币化实现社区驱动的创新,让参与者贡献资源或资金训练模 型,并分享所有权和回报。
AI Agent 构建新的智能经济体已经成为现实,并展示出巨大 的发展潜力。在智能体经济中,一组智能体代理多个角色,根据 预设规则或动态协商确定合作方式,并协同完成任务,还能通 过“代币凭证”进行结算,形成一个自运行、价值驱动的生态系 统。区块链在智能体经济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应用。首先,区块 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透明性等特点为智能体经济建立了信 任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使智能体之间能够直接进行可信交易, 如 DeFi 利用智能合约在 Agent 之间构建金融服务。其次,区块 链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其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加密算法确保 数据安全存储和传输,保护智能体经济中的敏感信息。最后,区 块链促进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智能合约可自动执行交易和业 务逻辑,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执行效率,不同的智能体可基于此构建去中心化的信任网络,加速跨界合作与融合创新。
DeFAI(Decentralized Finance Arti?cial Intelligence)是去 中心化金融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利用 AI 的智能分析、自动执行 能力及 DeFi 的去中心化属性,简化用户交互,优化投资决策, 提升链上操作效率,为 Agent 之间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提供解决方 案。典型项目如 Swarm,这是一个基于 Python(一种高级的编 程语言)的工具包,专为 DeFAI 自主交易智能体设计,允许用 户从特定平台获取实时市场和社交信号,并通过自然语言在多个 区块链上执行交易策略。Virtuals Protocol 是基于 Base 链的去中 心化平台,结合区块链与 AI技术,聚焦游戏和娱乐行业,旨在 降低 AI 技术使用门槛,实现 AI 代理的创建、代币化、共同所 有权及货币化,它还具备不可变贡献库、首次代理发行等功能。
三、链下:资产代币化为实体经济赋能
借助区块链底层技术优势,代币化无须文书工作和中介处 理,可以实现即时购买、出售和转让,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交易效率并减少结算风险。资产代币化是继 ETF 之后金融市场 又一变革式创新,通过对资产交易结算系统的改造,重构金融市 场的交易方式、流通效率和资产配置结构。当前,全球主要金融 机构对资产代币化的兴趣持续升温。
近年,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资产代币化创新探索。2022 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了代币化实验项目 Project Guardian ; 2023 年,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推出了代币化基金项目 BUIDL ; 2024 年,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覆盖资产代币化的监管沙盒Project Ensemble,金融资产代币化已经覆盖国债、企业债、基 金、股票等多个领域。麦肯锡在 2024 年 6 月的报告中预测,到 2030 年,代币化金融资产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 万亿美元(不包 括加密资产和稳定币)。①
资产代币化和 RWA 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表述,现实中资产 代币化仅指金融资产的代币化(又称为证券代币化或 STO),而 RWA 则泛指现实世界所有资产的代币化。由于金融资产已经提 前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具备直接上链的条件,所以金融资产代币 化进展比较快。但在金融资产之外,大量的实物资产还需要借助 物联网等设备,通过场景数字化改造才能在链上建立对应的映射 资产,进而实现代币化。
尽管 RWA 的发展进程受到场景数字化的制约,但中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新能源、 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程 度的数字化水平,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采购,再到生产制造和成 品销售,诸多环节都能为 RWA 提供丰富的资产来源。尽管中国 内地目前严禁开展加密资产相关业务,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区 大力发展加密资产交易等创新业务,近期出现了一些“内地资产 香港资金”的 RWA 探索模式(见图 9-1 )。在“内地资产 香 港资金”模式下,“内地资产”代表了实体经济的资产质量和真 实盈利能力,通过和“香港资金”对接,实际上为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人民币提供了一种和中国创新产业结合的机会,也就是为人民币稳定币创造了直接的投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科技含量、高 成长性资产的投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