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管子四篇诠释(珍藏版)(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珍藏版))

書城自編碼: 41544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陈鼓应注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1558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6-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704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356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434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售價:HK$ 398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602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美学四讲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編輯推薦: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就思想而论,他属于道家的稷下学派,为该派之代表,为道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总体而言,他继承老子的道论,并加以独特的发展,表现出老学齐学化的特色。具体而言一方面就道与主体之关系进行申论,透过精气说,将道具体化并落实于人身,提出“道不远人”、“道者忘形”等说法,进而发展出“以心受道”的观点;另一方面则援礼法以入道,将道落实于政治社会之运作,提出“道生法”之命题,认为礼、法出于道,重视“应时而变”,兼顾“情”与“理”的平衡;再者是将“因”字发展成为独立的哲学概念,不仅提出“舍己而以物为法”与“因其能者言其所用”两个界说,更在“道贵因”的命题下发展出“因时应物”的原则,进而发展成“因之术”,提出“静因之道”这一认识论上的重要命题。对荀子等人产生了直接影响。
內容簡介:
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包括“《管子》四篇的道论”、“《管子》诸篇的黄老思想”等。第二部分对《管子》核心四篇(“内业”、“心术上”、“心术下”、“自心”)进行注译和诠释。第三部分释解《管子》“形势”、“宙合”、“枢言”、“水地”等四篇。朱熹的《四书》是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陈鼓应先生仿之,以<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集结为《管子》四篇,并逐篇注译、诠释,构成了本书的中心部分。其研究部分是陈鼓应先生在北大、台大开课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与<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部分,都是围绕着《管子》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
關於作者: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
目錄
序言
例言
第一部分 稷下道家研究
稷下学宫与稷下道家
壹、黄老思想与稷下道家
贰、稷下学宫简介
叁、稷下道家人物及著作
肆、《管子》四篇——稷下黄老代表作
《管子》四篇的道论
壹、《管子》四篇中祖述老学之成分
贰、《管子》四篇对老子道论之发展
叁、《管子》四篇道论之特点
《管子》四篇的心学和气论
壹、稷下道家的心学
贰、稷下道家之精气说
《管子·形势》诸篇的黄老思想
壹、<形势>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贰、<宙合>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叁、<枢言>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肆、<水地>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伍、<形势>诸篇与老学思想的渊源
陆、从<心术>四篇与<形势>诸篇之对比
柒、结语
第二部分 《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
<内业>注译与诠释
<心术上>注译与诠释
<心术下>注译与诠释
<白心>注译与诠释
第三部分 <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
<形势>解释
<宙合>解释
<枢言>解释
<水地>解释
附录: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主要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1991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研究所讲稷下道家,这是我头一回开这课,在国内的大学里也可能是首次设这课程。翌年我又在北大讲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之后我将黄老帛书有关论文和译注整理出版(《黄帝四经今注今译》,1995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原本计划将稷下道家代表作整理成书,但由于我的研究课题转到易学上,这项计划遂搁置多年。我在北大讲授稷下道家时,以《管子》四篇(<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为教材,并辅以<形势>、<宙合>、<枢言>、<水地>等篇。1997年,我自北大回母校台大哲学系任教,近年又曾在台大开过两次黄老道家的课程。如今将两校课程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成册。
我将《管子》四篇集结成书,仿朱熹之编辑四书。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究其实,儒家四书之间,彼此在思想内容上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并不如《管子》四篇那样一致。无论如何,有了朱子的前例可循,更加深了我将<内业>、<心术>上下及<白心>四篇编撰成书的决心。
先秦道家派别繁多,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春秋末年的老学和战国中后期的庄学及黄老学。我对道家的研究,长期偏重老庄,因着多种原因才扩及到黄老学。早先我在注译《庄子》全书时,就遇到外杂篇中渗透着黄老的观念,但当时我未及留意。稍后认识到稷下道家在百家争鸣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段学术史引起我很大的兴趣。而促使我用心在黄老道家的研究,是由于马王堆汉墓一批黄老帛书的问世。我们将帛书《黄帝四经》和保存在《管子》书中的黄老作品两者思想上的内在关系联系起来作观察,便可了解战国黄老思想的端倪,再结合现有的《尹文子》、《慎子》、《鹗冠子》等书,便可把握先秦黄老学的趋势。
事实上,我们只要从《管子》四篇,便可明白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所说的道家,原来就是黄老道家;从《管子》四篇,便可明白作为先秦时代总结的《吕氏春秋》巨著中何以黄老成为其主体思想;从《管子》四篇,也可明白孟子心气一类哲学议题的由来,以及《荀子》、《大学》、《中庸》部分思想的渊源。四篇的心学、气论,实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其君道思想,如君上无为臣下有为以及君臣分职而治的观念,成为汉魏政治哲学的主流思想。四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可惜学界长期忽视稷下道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管子四篇诠释/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珍藏版)》:
(3)老子屡言“无为”,既用以描述“道”的特性,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又用以作为人事层面应事之原则,所谓“处无为之事”(第二章)、“为无为,事无事”(第六十三章),于此四篇亦有所继承。如<心术上>云:“无为之谓道”,无为正是行事之原则。而<白心>亦云:“能者无名,从事无事”,“无名”、“无事”亦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阐释。
(4)《老子》“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的形上体悟,指出万事万物“物极必反”的转变规律,并以此含括人事的演变。依此,老子提出“守柔”、戒“骄”、戒“刚强”之处世态度。
四篇中对老子如此的思想,多有体会。如<白心>云:“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巨之徒灭”,从“物极必反”的形上律则推演出的人事发展规律,正是承自《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之意旨。而“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正是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之论。
(5)老子也重视“时”、“中”、“和”、“一”等概念,如言“动善时”(第八章)、“守中”,以及“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等。《管子》四篇亦承继了这些概念,而成为其重要的思想内涵。如<白心>云:“建当立首,以静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同样强调了“静”、“时”、“和”的概念。<内业>中亦云:“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所言之“一”当即是承老子“抱一”、“执一”观念而来。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