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 ?马丁(James R. Martin)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2003年荣获澳大利亚联邦建国“百年纪念奖章”。曾任澳大利亚人文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部主任(2010-2012),悉尼大学语言学系主任;现任合法化语码与知识建构研究中心副主任、《语言的功能》(Function of Language SSCI) 等权威期刊编委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义学、评价理论、语类理论、积极话语分析等。马丁教授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的领军人物,是“语篇语义学”、“评价理论”和“语类理论”的创始人。出版学术专著15部、主编学术论文集25部。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论文章节一百二十余篇。代表作包括《英语语篇:系统与结构》(1992)、《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与David Rose合著,2003/2007)、《评估语言:英语评价系统》(与Peter White 合著,2005)、《语类关系与文化映射》(与David Rose合著,2008)等。曾主持多个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和欧盟科研项目。
戴维?罗斯(David Rose)博士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荣誉研究员,“读以致学”项目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篇语义研究、语类研究、基于语类的英语教学法。曾主持并参与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语言研究和教师培训项目。
高彦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义学、互动与评价研究、学科话语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和校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功能词的多元语义功能研究》(2004)和《语篇语义框架研究》(2015),发表中英文论文五十余篇。
李寒冰,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各一部。
廖传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