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454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250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194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內容簡介: |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也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典籍。约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游牧部落由印度西北的狭窄小道进入印度,到达印度河两岸和五河地带。定居下来后,雅利安诗人和歌者凭借其超强的记忆力,采用口头唱诵的方式,创造出大量讴歌自然以及幻想中有相自然神和无相抽象神的诗歌,经过若干年的编辑成集,成就了这部伟大的史诗式神曲《梨俱吠陀》。这部伟大的诗集反映了原初印度雅利安人对世界、社会和自身的许多认识,对印度文明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具文学价值。《<梨俱吠陀>神曲选》由巫白慧先生选译,并将其中与哲学有关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了详尽的注释。
|
關於作者: |
巫白慧(1919—2014),1951年毕业于印度国际大学、蒲那大学印度哲学专业,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兼任国际印度哲学学会执委。学术专长为印度哲学、梵语学、佛学。1984年被印度国际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最高荣誉教授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目錄:
|
译者导论
一、“吠陀经”释名
二、“吠陀经”本典
三、《梨俱吠陀》的创世神话
四、《梨俱吠陀》的哲理内涵
五、吠檀多一一吠陀的总结
第一章 三界的神名和神曲
第二章 天界神曲
天父-地母神(Dyāvā- Prthivī)
《天父-地母神赞》
密多罗(Mitra,友神、友爱神
《密多罗赞》(友神赞)
婆楼那(Varuna,包拥神)
《婆楼那赞》(Varuna,包拥神赞)
Aditya(阿迭多)
《阿迭多赞》
苏利耶(Sūrya,太阳神)
《苏利耶赞》(太阳神赞)
莎维特利(Savitr,金体神、朝暮神)
《金体神赞》(莎维特利赞)
补善(Pūsan,育生神)
《育生神赞》(补善赞)
乌莎(Usas,黎明女神)
《乌莎女神赞》(黎明女神赞)
阿须云(Asvins,藕生神)
《藕生神赞》(阿须云赞) ..........
毗湿奴(Visnu,遍人天)
《毗湿奴赞》(遍人天赞)
密多罗-婆楼那(Mitrā- Varunā)
《密多罗-婆楼那二神赞》
第三章 空界神曲
因陀罗(Indra,雷电神)
《因陀罗赞》(一)
《因陀罗赞》(二)
《因陀罗赞》(三)
鲁陀罗(Rudra,荒神)
《鲁陀罗赞》
摩鲁特(Maruts,风暴神队)
《摩鲁特赞》(Maruts,风暴神赞)
伐陀-伐尤( Vatā-Vāyu,风神)
《伐陀神赞》(Vāta,风神赞)
波罗阇尼耶(Parjanya,云雨神、致雨神)
《波罗阇尼耶赞》(Parjanya,云雨神赞)
阿波诃(Apah,水母神)
《阿波诃赞》(Apah,水母神赞)
水子神(Apām Napāt).
《水子神赞》(Apām Napāt)
第四章 地界神曲
祷主神(毕利诃斯主,Brhaspati)
《祷主神赞》
阎摩(Yama,阎罗)
《阎摩赞》(Yama)
苏摩(Soma,苏摩树神)
《苏摩树神赞》
阿耆尼(Agni,火、火神)
《阿耆尼赞》(火神赞·一)
《阿耆尼赞》(火神赞·二)
萨罗斯瓦底河(Sarasvati)
《萨罗斯瓦底河神赞》(Sarasvati)
《万神赞》(Visvadevas)(二)
罗娣莉(Ratri,司夜女神)
《罗娣莉赞》(Ratri,司夜女神赞)
印度河(Sindhu)
《印度河神赞》(Sindhu)
第五章 哲理神曲
序
《有转神赞》(Bhāva-vrtta)
《原人歌》(Purusa)
《因陀罗赞》(Indra)
《婆楼那赞》(Varuna,包拥神赞)
《创世主赞》(Visvakarman)
《阎摩赞》(Yama)
《幻分别颂》(Māyābheda)
《万神赞》(Visvadevas)(一)
《意神赞》(Manas)
第六章 俗谛神曲
序
《赌徒忏悔录》
《孪生兄妹二神恋曲》
祖先(pitaras)
《祭祖曲》
葬仪
《葬仪神曲》
青蛙戏雨
《青蛙戏雨图》(Mandūkās)
《阿闼婆吠陀》(爱情咒曲)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关于吠陀神曲)
附录二 索引
附录三 梵语一音二式字母表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外哲学典籍大全·外国哲学典籍卷》遴选世界历史各个时期不同文明的代表性哲学典籍,包括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希伯来、阿拉伯等文明的古代哲学经典,以及近现代哲学的核心著作,以期系统呈现外国哲学思想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脉络。
此次出版外国哲学经典的译本严格选择原著底本,以来源清晰、论证有据的原文文本为依据;对译文进行严格把关,一方面结合学术、思想、语言的发展状况对已有的经典译本进行修订,另一方面更着力发掘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新译本。《中外哲学典籍大全·外国哲学典籍卷》的翻译出版,希望为专业学者研习外国哲学经典提供可靠的文本,也为大众了解世界文明与思想提供指引。
阿须云有一特殊的爱好,也可以说有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比任何神明更加喜爱蜂蜜。他们最渴望得到蜂蜜,最喜欢食用蜂蜜。他们有一张满布蜂蜜的皮,能够从中倒出百罐蜂蜜。他们的座车是蜂蜜色的,是载着蜂蜜的;车身各部分,纯金黄色,就像当空的红太阳,金光照耀。车体分三层,车轮装三个,但它的车速比思念或眨眼还要快。此车是天国工艺神利普三半仙(Rbhus)特为阿须云设计、制造的。它由数匹骏马牵引,而让飞鸟或飞马来拉动,则是最经常的;偶尔,也用一头或数头水牛。阿须云驾驭着这辆神车,遨游太空,巡视人间,甚至绕着遥远的太阳环行旋转;而只需一天工夫便完成对天、空、地三界的穿越。他们著名的“宇宙环行路线”因而经常为神众所称道。
阿须云是典型的救护之神,是最迅速的灾难解救者。他也是一位典型的神医,采用药方,治疗疾病;他能使眼疾者复明,卧病者痊愈,残疾者健全。在他许多治病救人的传说中,口碑载道最多的是他曾经以大海拯救普祖(Bhuju)的故事。阿须云在天上人间所做的一切救助事情,是属于普通的和平善行,并不涉及对战争所引起的危机的解救。
阿须云虽说是天国的孩子,但他们的人格化的具体基础是什么?古来一直是个谜。现代学者提出若干解释的理论:阿须云这对孪生之神是对自然界一种半明半暗的黎明景色的展现;或者说,他们是在具体地反映旦暮二星。也有可能,阿须云是从远古的印一伊时期发展而来的。阿须云是天帝的儿子,是两名马师,骑着他们的神马遨游宇宙。他们还有一个妹妹。这则吠陀神话与宙斯的两名有名的马师的希腊神话十分相似,兹从众多有关阿须云的神曲中选录一支《藕生神赞》于后,这是一支比较集中地和典型地反映阿须云二神形象的神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