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301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500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403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296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551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1760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347
|
編輯推薦: |
本书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以及自我调适的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不仅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而且还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以及自我调适的方法。书中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探讨了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挫折应对、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书不仅适合大学生阅读,也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
關於作者: |
胡蝶博士是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泾河校区校长,拥有清华大学本科、伦敦经济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她曾是香港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及“水木学者”,现任多个SSCI期刊审稿人及国际学术会议审稿人。胡博士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政策咨询报告获上级批示,主持陕西高教改革项目。她入选2023年陕西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在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
目錄:
|
目录
上篇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自我认知
优质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3
优质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3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挑战 7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15
思考与实践 19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情绪管理 20
优质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20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24
第三节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调适 27
思考与实践 34
中篇 大学生社会认知与职业规划
第三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37
优质节 人际关系概述 37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 41
第三节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46
思考与实践 51
第四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素质提升 52
优质节 大学生职业发展趋势与跨学科技能 52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场适应能力 59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技能训练 64
思考与实践 70
第五章 数字生活与大学生信息素养 71
优质节 数字健康与心理健康 71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数字技能 76
第三节 构建积极的数字生活 79
思考与实践 82
下篇 大学生终身发展与学习
第六章 劳动教育与社会责任感 85
优质节 劳动教育 85
第二节 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养 88
第三节 社会实践与综合能力提升 94
思考与实践 100
第七章 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 101
优质节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01
第二节 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心理收益 103
第三节 体育活动对压力管理的作用 105
思考与实践 107
第八章 艺术教育与情感表达 108
优质节 艺术活动对情绪管理的作用 108
第二节 艺术体验与自我表达 109
第三节 艺术活动与心理 111
思考与实践 114
第九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培养 115
优质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与重要性 115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117
第三节 创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9
第四节 创新心理学实践案例 122
思考与实践 126
第十章 未来社会与终身学习 127
优质节 社会发展趋势对心理健康的挑战 127
第二节 心理韧性与适应能力提升 131
第三节 终身学习与自我实现 138
思考与实践 143
附录 心理状况自我评价测试目录 144
附录1 情绪管理评估 144
附录2 自我意识与自我接纳测试 147
附录3 社交与人际关系评估 150
附录4 情绪韧性与适应能力测试 153
附录5 职业适应与发展评估 157
附录6 数字健康与依赖评估 161
附录7 心理健康综合测评 165
附录8 创新心理和创造力测试 169
参考文献 173
|
內容試閱:
|
序
在今天这个迅速变化且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大学教育的意义已远不止于知识传授。如何在学术之外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书正是基于这一需求应运而生,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成长视角。
本书将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概念紧密结合,力图帮助学生在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构建更深层次的内在素质。心理健康不仅是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更是其全面成长的基石。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全面发展带来的自信、责任感、社会参与能力和人际沟通技能,又反过来巩固和提升了心理健康。这种相互作用是本书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在全书内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涵盖了情绪管理、心理韧性、艺术教育、体育活动、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全面拓展了心理健康的外延。与此同时,本书还设有丰富的实践模块和自我评估工具,帮助学生在探索自身心理状态的同时,找到个性化的成长路径。附录中包含的各种自我评估量表,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测量工具,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工具不仅能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也为他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提升方案。
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培养知识型人才,更在于塑造未来社会的创新者和建设者。因此,本书不仅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更希望帮助他们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建立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锤炼应变能力、培育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思维,期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自信而坚定地迈步前行。
本书不仅是对当前教育需求的回应,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成长路径,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资源,为他们培养新一代的全面发展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胡 列
2024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