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八面玲珑+无为(全2册)高级人性拆分现场社交处世思维以自在心于无为处倾听内心的声音修身养性无为
》
售價:HK$
606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包含5个项目:直流电路分析应用、单相交流电路的应用、三相交流电路的应用、暂态电路的分析应用、互感耦合电路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
本书在每个学习任务后都配有视野拓展和巩固思考,每个项目后都有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模拟试卷及答案等,凡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来电(010-88379375)索取或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
關於作者: |
王海燕,副教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系教师。电路分析基础编写者从事电路基础教学20余年,主编先后组织编写过《电工基础》、《电工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等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具有较丰富的组织编写教材的经验和水平,同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这次编写计划在原有课程长期使用教案的基础上集历年教学和科研的实践进行编写,结合实用电路按项目进行,使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
|
目錄:
|
目 录
前言
二维码清单
项目1 直流电路分析应用 1
任务1.1 认识电路基本物理量 1
任务1.2 探究欧姆定律 14
任务1.3 探究基尔霍夫定律 25
任务1.4 探究支路电流法 33
任务1.5 探究叠加定理 43
任务1.6 探究戴维南定理 49
项目小结 57
拓展训练1 58
项目2 单相交流电路的应用 61
任务2.1 学会表达正弦量 61
任务2.2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分析 77
任务2.3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90
*任务2.4 谐振电路分析应用 107
任务2.5 单相交流电路功率分析 114
*任务2.6 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分析 123
项目小结 131
拓展训练2 131
项目3 三相交流电路的应用 134
任务3.1 初识三相交流电 134
任务3.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43
任务3.3 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150
任务3.4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159
任务3.5 探究三相交流电路功率 165
项目小结 176
拓展训练3 176
项目4 暂态电路的分析应用 178
任务4.1 储能元件与换路分析 178
任务4.2 一阶线性电路三要素法的分析与应用 193
任务4.3 微分、积分电路分析与应用 205
项目小结 215
拓展训练4 216
项目5 互感耦合电路的应用 219
任务5.1 磁路与磁性材料分析 219
任务5.2 认识单相变压器 229
任务5.3 认识三相变压器 242
项目小结 255
拓展训练5 256
参考文献 25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本书在编写时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精选内容,注重应用,并且注重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电路分析”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电路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学科领域和分支的相继涌现,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学时也发生了变化。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宗旨,编者与行业内的企业合作,编写了这本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电路分析基础》。
本书以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出发点,选取适当的项目和任务,借助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掌握各种仪器、仪表和电工常用工具等的使用方法。本书内容按项目导读、学习目标、案例引入、知识链接、任务实施、视野拓展、巩固思考和拓展训练等环节展开,理论知识的介绍以简明、扼要为特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其他知识则安排在视野拓展部分,学生可查阅资料自学。书中标有“*”的部分为选学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酌情取舍。
本书由王海燕、万震任主编,林媚、洪广胜、赵玲、杨善迎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张建国、张海军、柴华、刁振宝。其中,项目1主要由万震编写;项目2、3主要由林媚、洪广胜编写;项目4主要由赵玲编写;项目5主要由王海燕编写;杨善迎、张建国、张海军、柴华、刁振宝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制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