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449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数字经济下互联网社区开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系统深入地研究开源互联网社区的创新合作本质。全书共10章,前4章从知识产权、公共物品等视角进行理论探究,后6章基于实践调研,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方法实证研究。内容涵盖开发员和用户知识共享模型、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影响要素剖析、开源社区网络特征实证剖析等,还从政策角度分析国内外开源软件政策情况。在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带来研究贡献,打开开源创新理论黑箱,为相关领域提供多维分析视角和研究素材。本书适合多类人群阅读。对于从事数字经济、虚拟社区治理、开源创新等研究的学者,能提供理论补充和研究新思路;对于专攻技术创新的开发员,可从中获取提升自身开源创新贡献价值的参考;对于经营互联网社区的管理者,有助于优化社区管理提升效能;对于从事数字经济的公司运营者,能带来促进企业开源合作与创新发展的洞见;对于致力于信息产业政策制定的政府决策者,可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依据。
|
關於作者: |
陈晓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科技创新管理、数字治理。主持1项人文社会科学青年,主持1项雄安新区“揭榜挂帅”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会科学、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多项。已发表期刊学术论文CSSCI/SSCI/核心14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0篇,SSCI期刊审稿人。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问题 4
1.3 重要概念界定 5
第2章 开源的理论突破 7
2.1 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 7
2.2 新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9
2.3 新的合作治理模式 13
第3章 基于合作与竞争视角下的开源创新合作本质和理论演进研究 17
3.1 引言 17
3.2 文献计量分析 19
3.3 概念本质与理论根基的演进 22
3.4 理论演进的合作与竞争视角 28
3.5 研究结论与展望 36
第4章 企业与虚拟社区的数实融合: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未来展望 40
4.1 引言 40
4.2 企业与开源社区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 41
4.3 企业与开源社区互补性合作的分析框架 44
4.4 结论与未来展望 50
第5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开源创新知识共享 53
5.1 理论建构 53
5.2 数据分析 56
5.3 理论框架解释 60
5.4 本章小结 71
第6章 数字经济下互联网社区开源创新的案例研究 73
6.1 案例研究方法 73
6.2 案例简介 77
6.3 案例内分析 79
6.4 案例间分析 83
6.5 本章小结 86
第7章 基于定量的开源创新知识共享产业实证 87
7.1 研究假设 87
7.2 研究方法 96
7.3 数据分析 104
7.4 假设检验 114
7.5 本章小结 125
第8章 数智时代虚拟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以GitHub开源社区为例 126
8.1 引言 126
8.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29
8.3 研究设计 133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8
8.5 结论与讨论 145
第9章 开源合作影响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元分析研究 149
9.1 引言 149
9.2 理论与研究假设 151
9.3 研究设计 161
9.4 分析与结果 163
9.5 研究结论与展望 173
第10章 数字经济时代下开源软件科技创新政策及治理建议 177
10.1 引言 177
10.2 文献回顾 178
10.3 国外开源软件政府政策研究 182
10.4 中国开源软件政府政策分析 183
10.5 研究结论和建议 187
参考文献 190
|
內容試閱:
|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第五篇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明确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以推动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目前,97%的软件开发员和99%的企业使用开源软件,超过70%的新软件项目采用开源创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广泛采用开源方式。可以说,开源已成为数字生态下的主流开发和创新模式,也是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我国开源软件产业实践早于理论发展,尽管已有学者对开源软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整体体系化程度不高,系统性研究更是极其匮乏。基于此,本书拟以“数字经济下互联网社区开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开源互联网社区的创新合作本质,从理论根基、演进、产业实践调研及定量论证等多角度、多方法地解构和理解开源创新。全书共10章,其中前4章为理论探究,后6章为基于实践调研,综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
理论层面,第?1?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开源创新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对重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并系统介绍本书章节结构。第?2?章重点阐释了开源的理论突破,从知识产权、公共物品、合作治理三个视角阐明为什么开源的存在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理论冲击和挑战。第?3?章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深入探究了开源软件的创新合作本质,对组织和创新视角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基于合作和竞争的主流研究视角深入进行了阐释,对相关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影响要素及机制进行了理论剖析。第?4?章以开源软件技术研发社区为例,阐释了实体企业与虚拟社区互补性合作的理论基础,数实融合不同于实体企业合作的特质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开源协同战略影响双方互补性合作行为,进而影响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
实践层面,第?5?章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结构化访谈、参与式观察、档案和文献,基于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核心式编码和理论饱和度阐释,提出了开发员和用户开源创新知识共享的模型。第?6?章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内和案例间比较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分析框架,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开发员愿意花费时间提供免费的开源社区。第7章基于文献,结合第6章的分析框架建构了细化的概念框架和研究假设,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样本问卷进行多元回归,实证性地分析了影响开源软件项目绩效的要素及作用机制。第8章以GitHub开源社区为例,通过机器挖掘和数据爬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网络集群密度、地理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开放多样性进行了实证剖析。第?9章运用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探究了开源合作与虚拟社区价值共创合作绩效的整体效应,深入挖掘了开源合作的个体层、交互层、环境层与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关系,并运用亚组分析探究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第10章从政策角度阐释了美国、英国等国家开源软件政策制定情况,并运用政策工具的分析方法对国内政策文本进行了选择和编码,剖析了中国开源软件政策在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方面的选择、问题及细化的政策建议。
本书通过系统阐释,带来了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的研究贡献。理论方面,弥补了数字经济下互联网社区开源创新的理论研究缺口,揭示了开源创新的合作本质,以及基于合作和竞争等不同视角下的理论根基及演进,同时从企业和社区数实融合的现状出发,探究了不同主体的合作特质及机理,从多个维度打开了开源创新的理论黑箱。实践方面,通过对开发员、用户、开源软件项目、开源软件社区、多元主体开源创新合作绩效等不同对象的多角度分析,对于提升开发员和社区管理绩效、促进虚拟社区技术创新研发效能和合作效果带来了有益的指导、借鉴和参考。方法方面,运用了参与式观察、访谈、调查问卷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机器挖掘和数据爬取等数据获取方式,融合了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多案例研究、定量实证、元分析、政策工具等不同类型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开源共同体带来了方法借鉴。
综上,本书无论是对从事数字经济、虚拟社区治理、开源创新等的研究学者,还是专攻技术创新的开发员、经营互联网社区的管理者、从事数字经济的公司运营者,或是致力于信息产业政策制定的政府决策者,都提供了多维的分析视角和研究素材,带来了可操作性的管理洞见和实践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