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短歌是我,悲伤的玩具(日本“国民歌人”石川啄木作品新译,译者韩钊详细注释长文导读解析历史背景,还原天真诗作背后一代青年的迷茫)

書城自編碼: 41558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诗歌
作者: 石川啄木 著,韩钊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8135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64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403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隋唐与东亚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美)贾尼斯·卡普兰    身体 幸福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美)贾尼斯·卡普兰 身体 幸福 》

售價:HK$ 403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人体雕塑解剖学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編輯推薦:
用极短的文字精准击中困惑的心,给迷茫者带去苦涩的慰藉
石川啄木(1886—1912)是日本明治时代最具革命性的诗人,开创了现代口语创作短歌的新时代。他用简单质朴的三行文字,写母亲、写朋友、写自己,写贫穷、长胖、悔恨,写春夏秋冬和映在毛玻璃上的鸟影,那些私密而丰沛的悲伤,只需要两个逗号。

有人说,看了他的歌,以为自己也能写,试过才知道,看似毫无理由的短小轻盈,远比洋洋洒洒更消耗才华。在啄木的作品中,日常生活的苦闷和激情,同时磋磨和滋养着自由的灵魂,变化的时代又令人惶恐而隐隐愤怒——这正是我们所感受而无法言说的复杂滋味,是我们在如石块般滚落的人生里,来不及唱出的歌。

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唐纳德·基恩


令文豪们感佩不已的才华
在短暂的26年人生中,石川啄木靠才华征服了上田敏、与谢野铁干、晶子夫妇、森鸥外、夏目漱石等文坛巨擘,也成为启发中国文学革新的重要人物。周作人在20世纪初就开始将啄木的作品翻译为中文,并在多年后大量译介他的作品。正在转型中的东亚其他国家也在同时期翻译和研究石川啄木,将他的现代革命性融入到本国的文艺改革中。

“读啄木的
內容簡介:
本书收录了石川啄木的重要作品,包括《一握砂》《悲伤的玩具》两部歌集和诗集《哨子与口笛》以及政治评论文《时代闭塞之现状》。两部歌集被认为名列明治时代最伟大的诗歌集,作品冲破了传统的题材限制,用现代口语歌咏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生动、新颖、精准而真诚,发表至今百年间引发了无数迷茫青年的内心共鸣。《哨子与口笛》虽然不如短歌集出名,但因其激情和对现实的关怀,“充分体现了啄木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一部广受瞩目的佳作,打开了日本现代诗的新生面。”(岩城之德语)《时代闭塞之现状》表面上看是一篇文学评论,实际上是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日本的强权政治、吞并朝鲜以及“大逆事件”的强烈批判,展现出青年诗人朴素的正义感,至今读来仍觉得发人深省。
虽有周作人经典译本珠玉在前,但此次新译由旅居日本多年的青年译者韩钊倾力完成,更追求通过考据还原啄木创作时的真实心境和短歌的文学特征。译者还根据近年来的文学史研究成果,尽可能详细地对短歌、诗歌、文章的晦涩“加密”之处做了注释,帮助不熟悉日本近代史或文学史的读者呈现一个丰富、立体的石川啄木形象。
關於作者:
石川啄木(1886年2月20日岩守县日野户—1912年4月13日东京都),日本明治时代最具革命性的诗人之一,开创了短歌新时代。
韩钊,博士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译著《春琴抄》《小丑之花》《潮骚》《吞鲸者》等。杭州“普通读者”书店主理人。
目錄
一握砂
悲伤的玩具
哨子与口笛
时代闭塞之现状
译后记
內容試閱
【译后记】
在大致完成了这本啄木诗文集的翻译之后,一直在苦恼该怎样介绍啄木的生平时,我偶然读到了《陀螺》。这是周作人翻译的一组“小品诗歌集”,收录了二百多首世界各国的短诗,其中包括啄木所作和歌二十一首及现代诗五首。在译文前的简介中,有一段作者小传,真堪称大师手笔:
石川啄木(1885-1912),本名一。初在乡间当小学教师,月薪仅八元,常苦不足,流转各地为新闻记者,后至东京,与森鸥外与谢野宽诸人相识,在杂志《昴》的上面发表诗歌小说,稍稍为有识者所知。但是生活仍然非常窘苦,夫妻均患肺病,母亦老病,不特没有医药之资,还至于时常断炊。他的友人土岐哀果给他编歌集《悲哀的玩具》,售得二十元,他才得买他平日所想服用的一种补剂,但半月之内他终于死了,补剂还剩下了半瓶。他死时年二十七,妻节子也于一年后死去了。
啄木的和歌清新、恬淡,擅长捕捉日常生活中打动人心的微小瞬间。。他采用“短歌”为主要创作形式,但开创性地把短歌原本一首一行的格式分成了三行,不避讳在其中使用现代口语、甚至是音译的外来语,在本属于古典的文体中营造出独特的现代风味。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对啄木的印象,大概会是“纯真”或“童趣”,与丰子恺(他也是把啄木文学译介到中国的先行者之一)的漫画有所相通。十多年前互联网上曾流行过“三行情书”,可以说就是滥觞于啄木的三行体和歌。单凭文字带来的印象,很难想象他度过的是如此悲苦苍凉的一生。
啄木出生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岩手县日户村,父石川一祯为曹洞宗僧侣。啄木出生时,因为父亲僧侣身份的限制,只能登记为私生子。幼年的啄木身体病弱,需要每月服药。一岁时,父亲一祯前往位于涩民村的宝德寺担任住持,全家随之迁往,啄木在此度过了幼年及小学时代,这期间可以说是他短暂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明亮的日子。年幼的啄木作为家里的独子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多方宠爱,并展现出了早慧的特质。据岩城之德的《啄木传》记载,他于5岁入涩民村寻常小学校就读,9岁时以年级首席的成绩毕业,12岁升入盛冈中学校(日本旧制“中学校”为4-5年制,近似于现代的初中和高中,旧制“高等学校”则为大学预科),在应试的128人中名列第10。然而,本应高光的中学生涯却成了他不幸的开始,三年级时,他因参加罢课活动被视为学生中的“异端分子”;同时自身沉迷文艺活动,偏科严重,旷课缺席日渐增多,在最终学年的代数考试中试图作弊被取消了成绩,未能取得中学文凭。
1902年10月末,16岁啄木从中学退学,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往东京,有志以文学为业。同乡前辈野村胡堂劝他先完成学业,但尝试在东京的中学校插班入学和报考正则英语学校高等科的努力均告失败,次年2月,盘缠耗尽,入学亦无望,只能写信向父亲求告,返回家乡。《一握砂》之15(你这飘然离家/又飘然归家的脾性呀/朋友笑言道)和41(平白无故/只因寂寞就出门的人/我已经当了三个月)推测即与这段经历有关。
1904年,石川一祯因未缴纳宗费被曹洞宗宗务局罢免了寺庙住持的职务,一家人陷入衣食无着的境况,18岁的啄木不得不负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然而因没有中学文凭,始终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少量稿费和编辑工作的收入度日。曾主编文艺同人杂志《小天地》,收到正宗白鸟、岩野泡鸣等自然主义大家的投稿,在文艺界颇受好评,但只出了一期便告停刊。1906年,经家人四处请托,终于在母校涩民村寻常小学校谋得了一份代理教员的工作。周作人的小传中“初在乡间当小学教师,月薪仅八元”即指这一时期。虽然收入微薄,但这是啄木人生中难得安稳欢乐的一年,他的授课在小学生中广受好评,自称“日本第一的代理教员”。在《一握砂》的“烟(二)”中,留下了许多对涩民村的深情回忆。
在此期间啄木开始尝试创作小说,先后写了《面影》《云是天才》等短篇,均未获发表;在《明星》杂志上刊载了《葬列》也没能得到文学界的反响。啄木的小说整体而言属于日本自然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产物,其中一部分曾由丰子恺先生译成中文,在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为《石川啄木小说集》出版,但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除了研究者之外已经很少有人问津。明眼人一读便知,啄木写起小说来笔调涩滞,情节也略显枯燥,完全不及诗歌中的轻盈灵动。实际上他擅长的只有诗,尝试写小说主要是迫于生计,为了赚取更多稿费。对于这一点,啄木自己其实心知肚明。在日后发表的文学评论《可以吃的诗》中他曾回忆道:
二十岁的时候,我的境遇起了很大的变动。回乡的事,结婚的事,还有什么财产也没有的一家人糊口的责任,同时落到我的身上了。我对于这个变动,不能定出什么方针来……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除了作诗和跟它相关联的可怜的自负之外,什么技能也没有的人,所受的痛苦也就更强烈了。
因为无法写诗,他一度对诗起了憎恶之心——简直像漫画《灌篮高手》中不能打球的三井寿憎恶篮球队一样:
我从自己的阅历上想来,无论如何不愿意认为诗是有前途的。偶然在杂志上读到从事这些新运动的人们的作品,看见他们的诗写得拙劣,我心里就暗暗地觉得高兴。散文的自由的国土!我虽然没有决定好要写什么东西,但是我带着这种漠然的想法,对东京的天空怀着眷恋。
不过他的霉运并没有因为这种表态而停止。1907年3月父亲因复职无望,突如其来地离家出走,音信断绝;同年5月,啄木只身前往函馆,在函馆区立弥生寻常小学校和《函馆日日新闻》同时打两份工才得以勉强糊口。但仅仅过了3个多月,学校和报社便都被一场大火烧光。其后的一年间啄木在北海道辗转了多个地方,包括札幌、小樽和钏路,但始终不能安定。直到1908年5月,终于在欣赏他才华的同乡前辈金田一京助的支援下离开钏路,在东京定居,次年3月在《东京朝日新闻》得到了一份校对工作。此时啄木人生的倒计时已经只剩下三年。
恶劣的生活作风和金钱观加重了他的生活困境。18岁时,啄木不顾家人朋友的强烈反对,与中学时代就开始热恋的女友堀合节子结婚,但在后来辗转的生活中对涩民寻常小学校的同事、女教师橘智惠子也抱有爱慕之情,在钏路期间又与艺妓“小奴”相好,以这两段恋情为题创作了不少情诗(关于小奴见《一握砂》之391-402,智惠子见415-433)。经济窘迫加感情不专,使得啄木的家庭氛围非常紧张,因此在歌中提到“家”时,总是沉闷、压抑,想要逃离的意象(如《一握砂》之84:总算是离开了家/阳光温暖/我深吸了一口气)。为了逃避回家,啄木在工作闲暇时经常漫无目的地在出门游荡,而一旦手里有了钱,就会立刻去到浅草的酒肆娼馆里花个干净。身无分文之后再预支工资稿酬或向朋友借贷。金田一京助为了支持啄木的生活,多次出卖藏书甚至典当衣物。在啄木病故后,仅有据可查的欠款就超过2500日元,与之相对照,他生前的月收入始终维持在10-20日元之间。
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中学没毕业、财务状况一塌糊涂、私生活和个人信用都接近破产的废柴青年,竟然能凭借几百首短短的和歌在百年之后还被人尊称“文豪”,但当年确实有人坚信这一点。除了金田一京助之外,啄木在《东京朝日新闻》的上司、社会部长涩川柳次郎读了啄木发在报上填充版面的几首和歌后,也对他的才华大加赞赏,表示“我会尽可能给你行些方便,请你务必将它(和歌)当成发展自己的手段”。根据《啄木日记》的记载,正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他才开始修订整理自己零敲碎打的和歌,编成歌集谋求出版。最初找到的出版社因为他要求立即支付15日元稿酬拒绝了,后来在东云堂的西村阳吉——此人后来被视为啄木的精神后继者,延续了“生活派短歌”的风格,此时还只是个19岁的年轻编辑——的坚持下,终于在啄木的长子真一出生的那天签下了歌集的出版合同,稿酬共计二十日元。
真一生来病弱,几个月后在歌集《一握砂》校样出来的当天便夭折。二十日元的稿费,正如《一握砂》前言中所说,“已化作你曾服下的药饵”。因此,最终出版的歌集又加入了八首对亡儿的挽歌,共计551首,形成了现在读者看到的样子。这也是啄木生前唯一出版的作品。
第二歌集《悲伤的玩具》写作时,啄木已经病重,直到死后两个月才得以面世。因此这本歌集从第一首起就笼罩着一层阴郁不祥的病中气氛(呼吸时,/胸中有声音作响。/那声音,比秋风还要寂寥!)。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成熟的作品集,而是《一握砂》出版后写下的的和歌遗稿集。根据岩城之德的考证,啄木在逝世前大约一周时,从报社预支的工资早已用罄,手上全部的钱仅有一元五十二钱五厘。友人若山牧水和土岐哀果可怜他的处境,仍然去拜托西村阳吉,向东云堂预支了二十日元算作下一本书的稿酬,付款时,出版社并不知道自己会拿到什么稿子。作为这笔预支稿酬的交换,啄木将自己的笔记手稿交给土岐哀果编辑。最初书名为“一握砂之后”,后来出版社为了不与第一歌集混淆,从他过去的和歌评论文章中取了“歌是我悲伤的玩具”一句,作为后来的标题。
在《悲伤的玩具》中,啄木不仅延续了三行体的形式并采用更口语化的文体,而且尝试在加入了大量包括破折号、双引号和感叹号在内的新式标点,将和歌彻底改造成了一种仅剩下音节数限制的自由体现代诗。相比《一握砂》更贴近传统和歌工整、静谧的诗意,《悲伤的玩具》读起来或许会有一种非常“吵”或“躁”的感觉,像是有人在耳边大声说话。两集风格差异之大,几乎有类于“披头士”与“性手枪”,显示出啄木在和歌中不断探索新形式的努力。在翻译《悲伤的玩具》的过程中我也有意识地放大了这个特点(例如51:用手拍打着/好像在等着那睡意回话一样/就像那种不耐烦似的,不耐烦!73:旧报纸!/啊呀,这里写着对我的歌的赞美,/虽然只有两三行。),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注意并享受这种强烈的风格转换。
在啄木刚刚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还没来得及充分施展才华时,死亡便已经先于声望来临。这让周作人的小传中提到的“没有喝完的半瓶补剂”有了一层令人难以释怀的隐喻色彩。在重读译稿和写作这篇译后记时,这种宿命论式的悲怆始终萦绕在我心里。
啄木的和歌,周作人译本在中文世界早已是不易之经典,按理说无需由后生晚辈另出机杼。不过1985年日本筑摩书房重新编纂了八卷本《石川啄木全集》,又有岩城之德、近藤典彦及美国的日本研究者、《明治天皇》的作者唐纳德·基恩的《石川啄木传》等著作不断问世,兼有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文献,是周作人先生那一代译者没能来得及参考的。新译本的尝试,主要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更多可资参考对照的信息。

在两部歌集之外,本书还收录了诗集《哨子与口笛》和政治评论文《时代闭塞之现状》。
《哨子与口笛》是一部未完成的自由体诗集,生前未出版。啄木亡故后,收入由土岐哀果编纂、东云堂出版的《啄木遗稿》中。岩城之德对它的评价为:“该诗集诞生于‘大逆事件’之后的社会主义寒冬时代,虽然作为诗集尚未完成,但充分显示了啄木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一部广受瞩目的佳作,打开了日本现代诗的新生面。”在我看来,单纯以诗而论,《哨子与口笛》在语言上的洗练程度或许无法与啄木的和歌相比,但更富有激情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对于不能满足于只取“纯真”或“童趣”片段,希望能更全面地理解诗人的思想与情感世界的读者而言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在《哨子与口笛》的诗篇中,啄木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强烈的向往和认同。这种情感的急剧转向,实则与他人生最后几年日本政治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1908年7月,代表藩阀、陆军等保守派势力的桂太郎二次组阁出任首相。桂太郎在这个首相任期内大幅推进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全面吞并了已经殖民地化的朝鲜半岛(日方称“韩国并合”,韩国称“庚戊国耻”),在国内成立了“警视厅特别高等课”(即俗称“特高”的秘密警察),监控和镇压社会运动。1910年爆发“大逆事件”,警方借口有人谋划暗杀天皇,大举拘捕进步知识分子。最终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思想家幸德秋水及其伴侣、女权主义活动家管野须鹤子等26人被以“大逆罪”检控,其中24人被判处死刑。
“大逆事件”被视为日本版的德雷福斯事件,显示了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权在君主立宪表象下的横暴本质,对国际社会和当时的日本知识分子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和分裂。成名的作家中,部分人试图避免批评体制,另一些人则心灰意冷,“退回”到江户时代町人文学的戏作传统中。啄木同情秋水,倾心于欧洲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对上述日本作家的取向均不能满意。在秋水被捕之后,啄木秘密地阅读了大量秋水的著作和秋水所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等“国禁”图书——这些心境在《哨子与口笛》以及《一握砂》的部分作品中(如151:梦见桂首相怪叫一声/攫住了我胳膊/惊醒在秋夜的凌晨两点)中有所反映。而他最清晰的态度则表达在了《时代闭塞之现状》中。
《时代闭塞之现状》表面上看是一篇文学评论,是对鱼住折芦《作为自我主张思想的自然主义》的商榷,实际上是一篇再三“和谐”,如同加密文章一般的政论,用非常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啄木对桂政权的强权政治、吞并朝鲜以及“大逆事件”——总而言之,对“时代闭塞之现状”——的强烈批判。从经历上来看,很难说啄木是一位“社会主义者”或“左翼作家”,而更像一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同时拥有朴素正义感的热血青年。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社会弥漫着跻身“列强”的美梦正酣时,一起冲击性的社会事件对青年思想带来的剧震,至今读来仍觉得发人深省。
对于不熟悉日本近代史和近代文学史的读者来说,这篇文章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对于要不要将其收入本书之中,我也犹豫了很久。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参考了日本文学史家近藤典彦的导读,尽可能详细地对“加密”之处做了注释,希望能协助感兴趣的读者看到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石川啄木形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