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編輯推薦: |
☆2024年度中国好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三十年构思、四十年创作大成之作
☆空城不空,历史未远
☆荣获2024亚洲周刊十大好书、2024南方周末十大好书等数十种重磅荣誉, 毕飞宇、孙甘露、荣新江、祝勇、马伯庸等倾情推荐
☆便携趁手小开本,纸张柔软,内文精选85g艺术纸,版式疏朗,舒适阅读
☆尼雅,即精绝国故地,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右,其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尼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东西方货物、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遗址出土的千余件木牍(用佉卢文书写)显示,其官方语言为犍陀罗语;1995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字的汉代织锦护臂在尼雅出土,轰动海内外。
|
內容簡介: |
尼雅,即精绝国故地,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右,其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尼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东西方货物、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遗址出土的千余件木牍(用佉卢文书写)显示,其官方语言为犍陀罗语;1995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字的汉代织锦护臂在尼雅出土,轰动海内外。
《尼雅四锦》以汉代织锦为线索,构建精绝国跨越千年的文明史诗。五篇故事围绕“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长乐大光明”“王侯合昏千秋万岁”等锦纹展开,串联起部族恩怨、和亲使命、宫廷权谋与平民命运等主题。“一锦”讲述大汉派往精绝国和亲的细眉公主,怎样用尽心思将蚕种藏在发髻里带往精绝国,帮人们养蚕育蚕并教会精绝女子抽丝缫丝织出锦帛。“二锦”讲述精绝国两位小王子在危急时刻与临川王两位小王子互换衣装,挽救中原王室血脉。“三锦”讲述精绝国浪荡子沙迦牟伟与善爱私奔的故事。回到序章,精绝先民“马的一族”与“鹰的一族”经战争后融合,传说战死者化为雪人与红柳根,月夜欲返城却化烟消散。视角回转现代,考古学家林谷村带队探访尼雅废墟,挂职副县长杨盈正带领村民培育新蚕种,精绝文明借考古与传承重获新生。
|
關於作者: |
邱华栋,作家,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988年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
著有非虚构作品《北京传》《现代小说佳作100部》,长篇小说《空城纪》《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等13部,中短篇小说、系列短篇小说200多篇。
共出版有小说、散文随笔集、诗集等单行本1000多万字。2018年出版《邱华栋文集》38卷。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十多种文字。
|
目錄:
|
序章:马的一族与鹰的一族
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二锦:“长乐大光明”锦裤与“河生山内安”锦帽
三锦:“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与“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被
四锦:“万事如意”锦袍
尾章:前往尼雅废墟
|
內容試閱:
|
《尼雅四锦》
序章:马的一族与鹰的一族
我是一个往来于长安到康国的粟特商人,我有一支十多人的商队。我们的货物由驼队和马队运送。我把西边遥远地区生产的东西,像玻璃杯、香料、皮货、宝石、药材、布匹、葡萄酒和各种新鲜玩意儿运到长安,也把根据客户需要在长安采购的东西,运到康国和更西边的地方去。我们这些粟特商人,是这条大道上最受欢迎的人。
现在,我的商队停留在精绝国的客栈里休整,他们正在把带来的葡萄酒木桶卸下来。康国的葡萄酒很受精绝国的人欢迎。一听说我的商队到达,这个小小的城邦都沸腾了,很多男人拿着皮袋子,到客栈来排队买葡萄酒。他们这里无论男人女人都喜欢喝酒,这注定是一个开怀畅饮的夜晚。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喝醉了,夜空中飘荡着葡萄酒的香气和烤肉的香味儿,还有一种醉醺醺、暖洋洋的气息。
客栈的店主是个什么都懂的老头,长着一个红鼻子,他喝醉了就喜欢谝闲传。我问他,你们精绝国,是怎么在这沙漠边上建起来的?这里原来一定是鸟都不拉屎的地方。
听我这样一说,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哎,不要胡说嘛。我爷爷的爷爷告诉我,很
早的时候,我们这里经常打仗。我们是山地人,和一些骑着马席卷过来的人打仗。他们是住在山脚下的绿洲和荒野里的人。荒野里有戈壁有沙漠,还有野兽,有沙漠狼和野狗群,他们猎捕那些野兽。他们骑马,背上插着战旗,旗子上是一匹高高扬起前蹄在奔跑的马,他们是马的一族。他们的行动就像是一阵风,因为有马的助力。马的一族喜欢沿着这条巨大山脉下的谷地奔走,他们是从更远的山谷平原迁来的。他们骑着的马很漂亮,有的马跑起来身上会出汗,汗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所以,叫作汗血马。”
我问:“那你们呢?你们又不是一直在山上住着,对不对?”
老头摸了一下红鼻子,举起木碗喝了一口葡萄酒,用有力的下颚撕扯着羊腿肉:
“我们?你说对了,我们是鹰的一族,生活在山上。我们是从雪山的那一头翻越过来的,沿着雪线走,哪里的盘羊、岩羊、山羊多,我们就跟着它们走,我们要猎取它们。我们说鹰能听懂的语言,把文字写在羊皮上,卷起来就是我们的书籍,然后拿着它给一代代的孩子们讲故事。马的一族嘛,他们的文字写在木板上,这很奇怪,不过也不稀奇,他们种树,所以他们把字写在木板上。细细的木板子上,他们的那些像虫子一样的文字,我一看就头晕,歪歪扭扭地蠕动。直到有人能在我们两个部族之间,把这两种文字,鹰能懂的和马能认识的互相解释起来,我们才明白彼此的意思。”
我问:“过去你们都住在山上,那你们怎么来到平原了呢?”
“哎,你的问题真多,粟特人。我们生活在雪莲花盛开的冰川上和高高的雪峰下面。我们不能住得再高了,再高的地方是鹰居住的地方,我们不能去干扰神圣的鹰的巢穴。我爷爷的爷爷说,他天天都能看到鹰在天空中飞翔。鹰是我们部族崇敬的动物,它们飞得高、看得远,我爷爷的爷爷,他们的皮制盾牌上、额头上,都有一只鹰的烙印。我们部族在大山上生活,都住在石头屋子里,在山的缝隙里放牧山羊。但那些羊经常摔下悬崖,它们的尸体被老鹰重新抓着飞入天空,被带到更高的巢穴里面去。我们祖先的生活很艰难,山上食物短缺,部族的人口也不多。部族按照雪山连绵起伏的区域,划分了范围,我们部族就在这接连起伏的山坳里、半山间生活,云彩经常缭绕在人们的腰间。大家驯化了那些山羊,它们有时候会下山带回来绵羊,然后它们在山上交配生崽子。可山上依然是食物短缺,特别是碰到雪灾的时候,大雪会不停地下,好多天都不停,人们把柴火烧光了,把存粮和干肉都吃光了,把骨头煮烂、把骨髓都吸食完了,大家瞪着发红的眼睛互相看着,没有吃的了。然后,鹰的一族就像是天空中的鹰爪子一样,从半山和半空中俯冲下山了。我们就冲向了平原绿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