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日本财阀的经营之道:诞生、泡沫时代、今日

書城自編碼: 415621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战略管理
作者: [日]武藤泰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917692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8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40堂生死课(国内生死学教育先行者、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25年孜孜讲述,百万人慕名追听的“人生必修课”
《 40堂生死课(国内生死学教育先行者、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25年孜孜讲述,百万人慕名追听的“人生必修课” 》

售價:HK$ 296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荆棘里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編輯推薦:
★专业性
武藤泰明,东京大学毕业,现于早稻田大学任教,曾于三菱工作。日本经管类畅销书作家。作品特色深入浅出,用简单的文字深度剖析经营管理学的精髓。
★时代性
日本财阀经历了多个阶段,创立、经济高速成长期、泡沫时代、后泡沫时代到今日的全球布局。整个过程有着极强的意义。
內容簡介:
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士讨厌竞争。日本企业的竞争风格是“没有对手的竞争=提高能力的竞争”。其结果是,制作好的东西提高市场份额,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利益。
回避竞争的风格如何产生,席卷全球,达到极限?本书是对江户末期到现在的日本企业的经营,阐明了这样的日本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发展轨迹。主角是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日本企业创造了没有竞争的状态,但我不认为这样下去就好了。为了在全球竞争中胜出,是改变还是改变。
从在竞争中获胜的公司来看,很多都是财阀系企业。在日本,大型企业(销售额前50名。银行除外)的四分之一左右属于企业集团。在日本产业社会的未来,暂时存在着企业集团。那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本书通过历史分析提供未来预测和展望的提示。我们将根据至今为止经营学者所没有的独自假说进行有趣的解说。
關於作者:
武藤泰明:1955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县。
硕士毕业于东京大学大学院后,在三菱综合研究所工作后,目前于早稻田大学任教,教授职称。在日经商学院,担任公司高管和管理干部培训系列的负责人。主攻管理学。
头衔:日本金融规划师协会常务理事,笹川体育基金理事,铁路运输机构特别顾问等。
主要著作有《视觉经营的基础》、《立即了解持股公司的一切》、《管理的文明史》(『ビジュアル経営の基本』『すぐわかる持ち株会社のすべて』『マネジメントの文明史』,均为日本经济新闻出版)、《基金资本主义是什么》、《大相扑的管理》(『ファンド資本主義とは何か』『大相撲のマネジメント』,均为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以及《未来预测的技法》(『未来予測の技法』,PHP研究所出版)等。
目錄
序 日本企业讨厌竞争? 001
第一章
前史 从江户时代到明治维新
大阪商人(堺商人)的海外交易 029江户时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031三井始于江户时代初期 035住友的诞生及其业务拓展 044江户时代商人的兴衰 046重要的岔道 ——百货公司分为吴服商系和电铁系的原因 056幕末的动乱 060幕末至明治初期的经营者与企业概述 078明治时代的三井危机和三野村解决危机 085三菱是新兴势力 090
第二章 19世纪末的工业组织和业务拓展
国营企业的出售和财阀的集团化 111三大财阀成立银行的差异 124三井的多元化和财阀的“范围” 127
第三章 变革与发展的时代
日本崛起为强国 144日本也陷入了恐慌 151股市的诞生与演变 153当时的银行业 160
5.1890 年的恐慌 175
企业的复兴时代 178非相关多元化的合理性 185住友的业务拓展 193三井成为最大财阀的过程 206三菱与岩崎家的业务拓展 217论点总结 226
第四章 恐慌与三大财阀的发展
经济持续衰退 233
2.1920 年经济萧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企业向三大财阀的集中 240
从卡特尔到战时体制247财阀开始公开募股——以三井为例 255像幕末的富商一样被国家剥夺财产 268
第五章 财阀解体与长期成长
财阀是如何解体的 274从财阀到企业集团 284三大财阀与银行系统的逻辑差异 303经济高度增长期 310
第六章 从泡沫经济崩溃到企业重组
金融机构先于商业公司破产 322一个行业中六家公司是否太多 328现代的大型企业 331迈向能力转移时代 340解除交叉持股与资本市场转型 344结语 350
参考文献 353
內容試閱
序 日本企业讨厌竞争?

战略论的“形式”
较之经济学,管理学有一些棘手的问题。管理学没有标准的教科书。当然,在街边书店或者购物网站亚马逊上都可以找到与管理学有关的书籍,但其中内容却大相径庭。假设诸位的主业并非在大学内教授管理学,此时若有人请您担任管理学的兼职讲师,那么您手头拿到的那本名为《管理学》的书将直接影响您的讲课内容。
与此相比,经济学就更为体系化。首先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尽管对于是否采用博弈论以及如何对待金融相关问题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其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只需安心授课便可。因此,很少出现不同大学或不同教师授课的内容不一致。

明茨伯格的“十大学派”
正如前文所述,管理学处于这样一种未经整合的状态。那么,管理学的“子集”——战略论又如何呢?同样,战略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框架,各学派百家争鸣。亨利·明茨伯格作为管理学巨匠之一,在其著作《战略历程》中明确展现出了这种“未经整合”的状态,同时也对主流的“学派”进行了说明。书名“历程”二字表明他以观察野生动物的方式来观察和探讨这些学派。亨利·明茨伯格称之为“学派”而非“流派”。具体而言分为: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利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也许有些概念仅从名字上看很难把握,但我们可以进行猜测,比如“定位学派”是关于迈克尔·波特的。也就是说,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波特的内容以及理论框架是数个战略理论的其中之一。在了解各学派的同时,抑或说在此之上更为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相对化”(即加以区分)。总的来说,无论是管理学还是战略论,都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版本,都是多极并存的领域。
此外,明茨伯格直接或间接(即通过管理咨询师和管理学者的著作等)地收集了企业行为,并将其整理成各学派。然而,这 10 个学派并不能囊括所有,毕竟人类有其局限性。
此外,实施管理的企业一直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在不断涌现。管理和战略领域的创新通常来自企业而并非学者,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还会出现第 11 个、第 12 个学派;《战略历程》这本书中也有可能会加入类似“脑科学学派”“复杂学学派”等新学派。

管理学的“地域性”
虽然正如前文所述,即便是明茨伯格也无法掌握所有的企业管理行为,但无疑他所了解的已经算相当多了。包括笔者在内,管理学学者和管理学理论家通常都在更小的范围内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思考。例如“国家”或“语言” 便是将这个“范围”缩小的限制因素。而日本人之所以如此了解美国企业,也得益于英文书籍的翻译和日本报纸上的相关报道。
因此,即便我们很了解 GAFA,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在加拿大,亚马逊的竞争对手Shopify 取得了该国的最高市值(截至本书撰写时)。换个例子,一提到美国的超市,人们一般会想到沃尔玛。可以说,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它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业公司(当然是指商业人士)。但当提到在美国员工满意度很高,同时在招聘排行榜名列前茅的超市 Wegmans 时,日本的零售业从业者就不了解了。
人无法对自己不了解的公司进行观察或思考,因此,管理学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学科——即区域研究的角色,研究对象为本国的企业。

文化人类学将欧洲从“世界”降级为“地区”
也许,这是一种存在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特性。因此,才有了克洛德·列维 - 斯特劳斯,才有了其代表作之一《忧郁的热带》。这本著作尽管书名像文学作品,却被誉为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的金字塔。文化人类学通过展示非西方文化的行为方式以及思考方式,使得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和“地区”成为相对的概念。正如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只是诸多战略论之一,西方的“世界”其实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有了卓越的企业,学术就会发展
扯到文化人类学中就有些跑题了。换个例子,在东京大学有一个“经营制造研究中心”,其第一任主任是经济学院的教授藤本隆宏先生(目前藤本教授是笔者在早稻田大学的同事),从三菱综合研究所时期就开始研究以汽车为中心的生产管理(在研究所时藤本教授也和笔者是同事,但没有一起工作过)。
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大有建树呢?笔者认为,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总结——因为有丰田。然而在金融机构管理和金融理论领域中,日本尚未孕育出世界级的著作和学术成就。日本虽然有着出色的银行,但其业务被诸多的规则所束缚,一直(应该说直到现在依旧)自由度较低,难以创新。
相反的是,美国的投资银行的收益变动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彼得·德鲁克说,从长期来看,美国的投资银行并没有实现收益的增长。但在景气时它的表现非常出色,能够诞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和企业融资手段。在这样的国家,金融理论的发展更为迅猛,换句话说,在有卓越企业的国家,学问更能够取得发展。

美国以外的国家诞生了优秀企业
如前文所述,不同国家的管理学学者观察的企业是不同的。在有卓越企业的国家中,与这些企业赋有的工业的相关研究也会取得进展。因此直到 1980 年左右,管理学都一直是以美国企业为中心的管理学,直至列维 - 斯特劳斯005横空出世。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探索企业成功的特质》一书有意将美国以外的卓越企业纳入视野。从那时起,潮流或者说时代开始发生变化了。
再或者,《逆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一书介绍了针对新兴国家开发的产品被“原封不动”地引入先进国家并取得成功的例子。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发现,举几个逆向创新的例子。
沃尔玛:沃尔玛在南美国家推出小型店铺,并将其业态引入美国。
佳得乐:佳得乐在尚未完善自来水供应的国家的医院里提供水分补给,这在美国也流行开来。
通用电气:通用电气(中国)推出便捷式超声诊断仪并取得成功,最后在美国的急救医疗中被采用。
以上是美国企业在国外创新,并将其回馈到美国的例子。与此相对:印度马恒达财阀的拖拉机在加拿大广受好评,购买的都是普通家庭(当然他们都有很大的院子)。
这是新兴国家企业通过新兴国家概念产品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例子。这些案例有一个明显的新颖之处,即它并不是由先进国家完成的。
不过,日本或许是一个逆向创新的宝藏国家。《逆向创新》的两位作者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学者,可能不了解日本曾是新兴国家。对此,笔者举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现在,美国最大的连锁便利店是 7-11,但其店铺数量仅有约 9000 家。此外,美国 7-11 销售额的半数以上来自汽油销售。这是由于在美国,便利店通常和加油站开在一起。
总的来说,并不是美国南方公司将成功的业态引入了日本,而是基本上由日本独创了新的业态。在这种业态下,日本的 7-11 店铺数量达 2 万家。而在海外的 5 万家中,美国的约 9000 家是按照美国模式,其余地区的 4 万多家几乎全部参照的是日本模式。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案例,虽然其取得了成功,但并未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