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編輯推薦: |
当前,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则将其深化到“五育融合”的层面,即强调五育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构建一个以德育为方向保证、智育为知识基础、体育为物质基础、美育与劳动为依托的共同育人体系。本书便是浦东新区各校有关“五育融合”实践的经验介绍。这些不同教育阶段及不同教育场景的实践,不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更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內容簡介: |
浦东新区每年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由《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为主组织的长三角城市群“黄浦杯”教育征文,十多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教育科研类征文的特色品牌。2024年共有近1000名浦东的中小幼教师参加主题为“走向融合”的征文,经过层层筛选,共有22篇案例获得市级等第奖。这些获奖作品中有专题论文,阐释教师对跨界与融合关系的真切理解。更多的作品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映在五育融合视角下,中小幼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校园班级管理、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方面的生动探索。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浦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综改示范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当下水平和实践探索的最新姿态,值得广大教师同行、在读师范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军,博士后,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基础教育跨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教*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专家指导组成员。先后在高校、教育行政机关工作。在CSSCI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和参与教*部、上海市课题10余项,主编和参编论著8部。三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
目錄:
|
第一编 落实“五育融合”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五育融合”视域下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以大班亲历课程“千里江山,只此青绿”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昌幼儿园 刘燕
2. 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班级建设的路径探析
——以上海浦东新区M小学“梅花班”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 吴文雪
3. 指向“五育融合”的儿童创造性戏剧教育实践
——以大班戏剧活动“香香要回家”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幼儿园 江慧
4. 目标协同引领下的中职融合实训课程改革及其实效性研究
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 高嬿
第二编 “五育融合”教学路径与实践探索 /
5. 障碍跑:“小战士”的“五育”成长之路
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 曹毅
6. 诗歌教学走向“五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芣苢》《插秧歌》教学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陈伽
7. 融入·融汇·融通·融活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育策略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中学南校 李征亚
8. 从“被动听”到“主动探”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家国情怀培养方式探究
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 程金燕
9. 解锁“五育融合”密码:小学美术教学变革的新样态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杨静
第三编 跨学科学习的路径与策略 /
10. 以SDGs为导向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以“我是节水小能手”项目为例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舒兰兰
11. 重构、融合、生成:小学低段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探析
——以“我是气象预报员”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 金佳依
12. 打破学科壁垒搭建学习地图
——“计算工具历史长廊”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临港小学 赵海宇
13. 博物馆教育视野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策略研究
上海市实验学校南校 王萍
第四编 实施项目化学习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
14. “五育融合”视域下推进项目化学习
——以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立夏”项目化学习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红苹果幼儿园 郁佳妮
15. 导·践·思·评:基于“五育融合”的中班项目化课程实施路径
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幼儿园 倪冰洁
16. 融合赋能:STEM视域下项目活动助力幼儿自生长
——以大班“彩虹景观梯诞生记”项目活动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幼儿园 丁丽
17. 破界·联结·融活:微项目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度量①》教学实践为例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洋泾教育集团 沈金娟
18. 融合与实践:“搭建小型信息系统”微项目的“三层双链”教学
上海市高东中学 丁燕华
第五编 指向素养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
19. 指向素养融合的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的实践路径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 冯霞
20. 破界·重构·回归:融合视角下的主题活动样态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马飞
21. 促“道德逻辑”与“生活逻辑”的融合
——以指向“人格养成”的综合德育活动课程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 杨冰清
22. 玩中发展,共融共育
——“五育”视角下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思考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囡幼儿园 沈弌婕
|
內容試閱:
|
“东方教育文库”是浦东新区为出版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而设立的一个项目。通过“东方教育文库”的编辑出版,形成有品位的、能多方面反映浦东教育改革与发展面貌和教育研究成果的系列教育丛书。
“十四五”时期,是浦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实现新时代浦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着力打造“五育并举、公平优质、开放融合、活力创新”的新时代高品质浦东教育。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浦东教育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规模逐年扩大,而且内涵日益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趋势,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新的业绩和成果。许多学校校长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颖的办学之路,大胆实践,在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创建学校教育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叠加效应正在形成。
同时,在学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教师怀着强烈的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探索中,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教育规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结和推广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无疑有积极的作用。打造“东方教育文库”,就是想要更好地宣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业绩,彰显优秀学校的办学特色,总结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更多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和校长、有教学特色的教师进入公众视野,发挥优秀成果的影响力和辐射示范作用。
“东方教育文库”的推出,有利于树立学校和教师的研究典范,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和研究资源,为学校和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和分享成果的平台;有利于引领广大学校和教师走向规范化、精致化的科研之路,促进群众性科研的持续性发展。同时,通过“东方教育文库”,扩大一批优秀学校和品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东方教育文库”收录的著作内容广泛,涉及教育教学多方面的领域,既有对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等重大问题、前沿探索的追踪,又有对立德树人、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数字化转型、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改革焦点、实践难点的探讨;既有反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优秀科研成果,又有反映校长办学经验和教师课改智慧的典型案例。
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东方教育文库”系列教育丛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广大教育同仁批评指正。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其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及我国教育家关于教育全面性的深刻论述。这一教育理念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突破了传统教育中“五育”相互割裂的模式,致力于解决学生不完全发展、碎片化发展及模式化发展的问题,是对新时代“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深刻回应。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体现了教育理念从全面走向融合的深化过程。“五育融合”进一步深化了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强调德智体美劳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构建起以德育为方向保证、智育为知识基础、体育为物质基础、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体系。
“五育融合”育人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重视学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审美能力及劳动技能的培养。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关键环节。学校要根据“五育融合”育人的理念,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五育”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这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将“五育”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中,而且要关注课程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引入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和核心力量,其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只有将良好的师资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有效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教师需深入领会“五育融合”育人的内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关注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承担着培养青少年的责任,需要形成教育合力。校(园)家合作、社会参与,构建顺畅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实施“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重要保障。校(园)家要营造良好的共育氛围,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编以四个案例探讨“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在不同教育阶段及场景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成效。《“五育融合”视域下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幼儿园大班课程“千里江山,只此青绿”为例,展示了“五育融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探索。教师在通过对话活动了解幼儿兴趣之后,巧妙地将德育、体育与劳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设计,通过“走”近、“走”进、走“浸”千里江山的框架设计,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五育”的有机融合。《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班级建设的路径探析》以上海浦东新区M小学“梅花班”为例,深入探讨了“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在小学班级建设中的实践路径。教师以“五育融合”育人理念为班级建设与管理理念,构建起了“五美”学子培养体系,实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破解了传统教育中“五育”割裂的困境。实践证明,这种融合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与育人生态,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向“五育融合”的儿童创造性戏剧教育实践》以大班戏剧活动“香香要回家”为例,探讨了“五育融合”在儿童创造性戏剧教育中的实践。儿童创造性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天然具备“五育融合”的基础。研究通过构建“润德、启智、育美、健体、尚劳”的目标体系,形成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编、导、演、创、赏一体化实施步骤,实现了“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目标协同引领下的中职融合实训课程改革及其实效性研究》则探索了“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提出了目标协同育人模式。该育人模式通过“对话”策略、“追踪”机制和“复盘”体现,实现了学生需求与教学目标的精准对接,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数字内容行业对多角色、全链路人才的需求的困境。该模式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上案例展现出了“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在不同教育阶段及场景中的强大实践价值。从幼儿园课程设计到小学班级建设,从儿童戏剧教育到中职实训课程改革,“五育融合”育人理念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五育融合”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深化,更是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