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物实证山西 · 第一辑(全5册)

書城自編碼: 415646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料典籍
作者: 车效梅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124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5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无路之路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編輯推薦:
这是以山西文物为切入点策划的系列小书,全书图文并茂,作者用文物讲文物本身的故事,讲文物发掘的故事,讲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将山西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展现给大众。
內容簡介: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活化石。自远古至近现代,山西文物都极为丰富。从史前时代的古人类化石与墓葬居宅,到见证晋国霸业的青铜器,再到现存的数千幅古代寺观壁画、霍州署等衙署遗存,以及金元时期“平水刻”的珍贵刻本版画、明清时期“平阳商帮”的商业文物,均为先辈留存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陶朱事业:平阳商人印迹》
平阳商人是一支晋商劲旅。现存的平阳商人商业实物资料,时代集中在清代民国时期,以今襄汾县、翼城县、曲沃县、洪洞县、尧都区最多。本书选录的资料包括商人宅院、商人商业碑碣、商号旧址、合同、账簿、书信、路程、规程、其他(货运单、票贴、商标、尺牍联语抄本、歌谣抄本、照片)等,图文并茂,再现了平阳商人商业的历史,亦局部勾勒平阳商人商业样貌,丰富人们对晋商历史的认知,有利于新时代山西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
《走出蒙昧:文物见证史前时代的山西》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诞育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留存了众多史前遗址与珍贵文物。从芮城西侯度、匼河等旧石器早期遗址,到襄汾丁村、大同许家窑的旧石器中期遗存,再到朔州峙峪、吉县柿子滩的旧石器晚期文化,以及翼城枣园至襄汾陶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完整展现人类演化历程,对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意义重大。本书精选代表性遗址与文物,图史结合,带领读者见证史前山西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进程。
《平水留印 : 现存金元时期平水刻本导读》
本书以朝代为限,详细介绍了现存的金代平水刻本20种、蒙元平水刻本10种,包括这些刻本书籍或版画的收藏机构、雕刻特征、内容梗概、相关史实、递藏流转、钤印、图片等,以期为读者呈现平水刻本的概貌。
《廨宇留痕 : 文物见证山西署衙文化》
本书以山西现存古代署衙建筑为切入点,系统考察省、州、县三级署衙的空间布局与建筑特色,通过深入解读各类珍贵碑刻,生动阐释传统官箴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剖析署衙匾额楹联,清晰展现古代官吏的为政理念;结合署衙展陈的日常器物、文书档案等实物资料,立体化地呈现山西署衙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人文价值。希冀这本小书成为读者了解中国署衙文化的一扇窗。
《霸业重现 : 文物见证晋国》
本书以晋国精品文物为线索,追溯晋国历史,展现晋国霸业的辉煌。全书由晋都新田、侯马盟书、晋侯墓地、古今曲沃、走向霸业、谁与争峰、精品文物等部分构成,尽可能地以通俗的文风,让晋国文物“活”起来,通过文物,重现历史脉络。
關於作者:
主编简介
车效梅,山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多卷本)”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J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兼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东学会常务理事。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J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陶朱事业:平阳商人印迹》
编者简介
仝建平,九三学社社员,历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宋史、文献学、山西地方史。出版专著2部、编著6部,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曾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山西省社科奖。
《走出蒙昧:文物见证史前时代的山西》
编者简介
雷鹄宇,1984年生,山西朔州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参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著作数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先秦史的教学与研究。
《平水留印 : 现存金元时期平水刻本导读》
编者简介
杨学勇,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三晋英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中古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6项、校级项目7项,在《世界宗教研究》《文物》《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6篇,独著及合著著作5部,获山西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
《廨宇留痕 : 文物见证山西署衙文化》
编者简介
任艳艳,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山西地方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聚焦北朝隋唐北方民族融合和区域社会变迁等问题。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相关成果发表于《安徽史学》《江汉论坛》等期刊。
《霸业重现 : 文物见证晋国》
编者简介
谢耀亭,男,生于1980年,山西右玉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儒学史,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思想》《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九合诸侯:晋国历史与文化》《紫塞故垒:右玉古城堡巡礼》等。在《孔子研究》《史学集刊》《安徽史学》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錄
《陶朱事业:平阳商人印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商人宅院
一、太平县南高刘家
二、太平县丁村丁家
三、襄陵县大邓陈家
四、襄陵县古城杨家
五、翼城县北撖王绍唐宅院
六、翼城县北丁翟琯宅院
七、洪洞县万安刘家
八、赵城县马牧许家
九、霍州许村朱家
十、汾西县师家沟师家
第二章 商人商业碑碣
一、襄陵县新立会场记
二、皇清敕授登仕郎候选州吏目荣御千叟宴廷宪姜公暨原配范孺人合葬墓志铭
三、杂货铺行序
四、襄陵帮捐款碑记
五、皇清太学生仲陶丁公洎德配阎孺人墓志铭
六、邓肯堂先生墓志铭
七、汾城南赵杨如芝墓志铭
八、平阳府曲沃县安民兴集碑
九、重修三结义祠并魁星楼碑记
十、本镇铺户花名
十一、本庄商贾捐资碑
十二、曲沃县城镇商界创建商会及商界会馆序
十三、整顿元丝银办法及检查章程记
十四、创立消防会记
十五、解庆元乾元连元募化碑
十六、设牛马市于官地碑记
十七、西新城重修文星阁碑记
十八、明寿官小菴卢公墓志铭
十九、清武生还醇卢公墓志铭
二十、待赠庠生还朴卢公暨配孺人乔氏合葬墓志铭
二十一、山西平阳府翼城县众商创建牌楼碑记
二十二、创立狮子叙
二十三、川西梁上涧峡村重修东西门楼序
二十四、东续村创建南门外白衣堂碑记
二十五、建庙碑记
二十六、重建三圣殿碑记
二十七、重修东岳庙碑记
二十八、重修东岳庙序
二十九、清议叙军功六品衔显考府君讳恒泰之墓
三十、明故藩司知印近渠范公暨配王氏孙氏李氏合葬墓志铭
三十一、皇明故敕赠文林郎河南卢氏县知县松山杨公墓志铭
三十二、龙锡石公墓志铭
三十三、嘉庆皇帝诰命碑
第三章 商号
一、曲沃县西南街村当铺旧址
二、曲沃县听城当铺院旧址
三、曲沃县席村魁盛盖烟坊旧址
四、曲沃县席村祥云集烟坊旧址
五、曲沃县席村原和公烟坊旧址
六、曲沃县高显村恒益烟房旧址
七、曲沃县高显村陶公业商行旧址
八、襄陵县古城刘家世昌当旧址
第四章 合同
一、太平县毛绪元和安邑县杨保吉经营花布合约
二、襄陵县北许村梁作明承领仁义堂本银开设铜炉领约
三、太平县伯虞村任玉金立写字据
四、曲沃县义顺正记合同
五、合伙典地合同
六、临汾县吴村协顺公粟店合同
第五章 账簿
一、太平县商号顺德堂账本
二、洪洞县立德盛合记万金资本账
第六章 书信
一、襄陵县西王村陈儒林信件
二、太平县北太柴刘家家信
三、太平县商人高自起家信
四、太平县商人王维贤家信稿
五、汾城县西中黄村张万福家信
六、临汾县田树琪家信
七、某货栈四路信稿账
第七章 路程、规程
一、太平县至荆州府路程
二、太平县商人赴台儿庄商号路程里数折
三、曲沃县《杂货规程》
四、曲沃县《沃邑烟行规序》
五、曲沃县《客商提要》
六、曲沃县义顺正记铺规
第八章 其他
一、曲沃县货运单
二、曲沃县票贴
三、曲沃县天盛号商标
四、曲沃县庆泰裕货物税完税照及介绍信存根
五、曲沃县四路平码底折
六、曲沃县浍茂油店商人照片
七、襄陵县商人陈儒林尺牍联语抄本及印章
八、《生意人苦情歌》
参考文献
后 记


《走出蒙昧:文物见证史前时代的山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山西古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山西地区的古人类化石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山西古人类的生存环境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山西古人类的生产工具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工具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工具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工具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山西的农业
第一节 粮食遗存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
第三节 粮食加工工具
第四节 农业的补充——畜养与狩猎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山西先民的居宅与聚落
第一节 地穴式与半地穴式居宅
第二节 窑洞式居宅
第三节 地上式居宅与台基式建筑
第四节 聚落与古城
第五章? 史前时代山西先民的饮食器具
第一节 烹饪工具
第二节 厨具与餐具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山西的玉器
第一节 祭祀用玉
第二节 工具演变类玉器
第三节 装饰类玉器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山西先民的墓葬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氏族墓地与社会结构
第八章? 史前时代山西先民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乐器
第二节 绘画与造型艺术
参考文献

《平水留印:现存金元时期平水刻本导读》
目录:
绪论
一 现存金代平水刻本
《妙法莲华经》7卷,天眷二年(1139)洪洞县卫氏经坊刻本001广胜寺本《金藏》,皇统九年至大定十八年(1149—1178)初雕于平阳地区004《佛说生天经》1卷,贞元三年(1155)洪洞县刘友刻本011《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10卷,大定十二年(1172)平水书坊刻本012《高王观世音经》10卷,大定十三年(1173)洪洞县耶律承信刻本023《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卷,大定二十六年(1186)平阳书轩陈氏刻本025《重校正地理新书》15卷,明昌三年(1192)平阳张谦刻本039
8.《刘知远诸宫调》12卷,金代平水坊本049
《黄帝内经素问》24卷(附《亡篇》1卷),
金代平水坊本062
《重编补添分门字苑撮要》,卷数不明,金代平水坊本067
11.版画《隨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金代平阳姬家刻印068
12.版画《义勇武安王位》,金代平阳徐家刻印077
13.《妙法莲华经》7卷,金代曲沃县吉贽刻本082
14.《周礼》12卷(附《释音》1卷),金代平水刻本083
15.《观音偈赞》1册,金代平水刻本089
16.《南丰曾子固先生集》34卷,金中叶平水坊本095
《新雕云斋广录》8卷(附《新添云斋广录后集》1卷),金中叶平水坊本102
18.《新修累音引证群籍玉篇》30卷,金末平水刻本105
19.《萧闲老人明秀集注》6卷,金末平水刻本106
20.《栖霞长春子丘神仙磻溪集》3卷,金末平水刻本111

二 现存蒙元平水刻本120
《太清风露经》1卷,蒙古太宗九年至乃马真后三年(1237—1244)平阳地区刻《玄都宝藏》零本120《云笈七签》120卷,蒙古太宗九年至乃马真后三年(1237—1244)平阳地区刻《玄都宝藏》零本126《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0卷,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142《尚书注疏》20卷(书前附《新雕尚书纂图》1卷),蒙古定宗四年(1249)前后平水刘敏仲刻本155《增节标目音注精议资治通鉴》120卷,蒙古宪宗三至五年(1253—1255)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164《史记集解附索隐》130卷,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段子成刻本174《尔雅郭注》3卷(附《音释》3卷),大德三年(1299)平水曹氏进德斋刻本183《新刊韵略》5卷,大德十年(1306)平水中和轩王宅重刊本189《中州集》10卷(附《中州乐府》1卷),至大三年(1310)平水曹氏进德斋刻本205
10.《二妙集》8卷,泰定四年(1327)河东段辅刻本216
后记

《廨宇留痕:文物见证山西署衙文化》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山西现存署衙的结构布局
第一节 省级衙门之督军府
第二节 州级署衙之霍州署
第三节 县级衙门之榆次县衙、平遥县衙
第二章 山西署衙碑刻
第一节 修建署衙碑铭与古代官署的建置
第二节 从戒石碑看古代官箴文化
第三节 署衙题名记
第四节 封邑碑
第五节 从相关制度碑看中国古代的管理、诉讼等制度
第六节 从水案碑、安置流民碑看官民关系
第三章 山西署衙现存匾额楹联
第一节 天下第一署——霍州署的楹联与匾额
第二节 晋藩首辅——榆次县衙的楹联与匾额
第三节 平遥县衙的楹联与匾额
第四节 寿阳县衙的楹联与匾额
第四章 山西署衙中的官员日常生活用具
第一节 顶戴和补子
第二节 大堂器物
第三节 霍州署陈设的明清木工架子床
第四节 署衙展览中的文书
结语
参考文献


《霸业重现:文物见证晋国》
目录:
第一章 蓦然回首:寻踪晋都新田
第一节 迁都新田
第二节 新田何在
第三节 东周陶片
第四节 铁板钉钉
第五节 新田模式
第二章 盟以约信:侯马盟书的出土
第一节 惊现盟书
第二节 盟主与年代
第三章 石破天惊:晋侯墓地的发现
第一节 晋阳?晋南?
第二节 顾炎武与邹衡
第三节 晋侯大墓
第四章 古今之争:古曲沃今何在
第一节 曲沃代翼
第二节 曲沃何在?
第三节 上郭—邱家庄遗址
第五章 走向霸业:并入晋国的诸侯
第一节 假虞伐虢
第二节 发现倗国
第三节 发现霸国
第六章 谁与争锋:诸侯之伯的自信
第一节 表里山河
第二节 晋乘七百
第三节 莫失诸侯
第七章 器以藏礼:晋国精品文物
第一节 且听凤吟:晋侯鸟尊
第二节 范铸巅峰:晋公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总 序
自古以来,山西地区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就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山西地区发现的大量遗存,尤其是襄汾陶寺遗址、绛县周家庄遗址表明当地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的传说,更暗示了从尧舜时期到夏朝初年,山西南部都是当时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夏朝和山西的关系更加密切,先秦文献就经常将今天的山西南部称为“夏”或“夏墟”,考古发现的夏县东下冯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二里头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方分支类型。现在学术界大多把二里头文化当作探索夏文化的主体考古文化。
两周时期,周王朝在山西地区分封了众多诸侯国。除了见于文献的晋、虞、霍、杨、韩、魏、荀、贾、董、黎等外,还有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倗国与霸国等。晋国在春秋时期建立了一个半世纪的霸业,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今天山西简称为“晋”,也正是源自于此。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都是当时名列七雄的大国,号称“三晋”。三晋的都城最初都在山西,赵都晋阳在今太原市晋源区,韩都平阳在今临汾市尧都区,魏都安邑在今运城市夏县北。
秦朝一统天下后的两千年间,山西地区多次在全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建立的汉政权就起兵于离石,后迁都于平阳(今临汾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前期定都于平城(今大同地区)。东魏北齐又以晋阳(今太原地区)为重要的政治中心。唐朝的建立缘起于晋阳起兵,因此太原号称“北都”,地位仅次于长安与洛阳。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都是以太原为根据地夺取黄河流域的大部分而建立的,十国中唯一的北方政权北汉也是以晋阳为都。宋代以后,山西在全国经济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金元时期,平阳的印刷业兴盛,山西的戏剧事业也很繁荣。明清两代,山西商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山西独具魅力的文化。而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活化石。幸运的是,山西的文物资源上至远古下及近现代都极为丰富。在旧石器时代,这里有我国乃至东亚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更新世初期的人类文化遗存--西侯度遗址,这里有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发现、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丁村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这里有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同时期的城址中最大的一座龙山时代城址-一陶寺古城。这里有迄今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陪祀车辆最多的车马坑--晋侯墓地车马坑,其中还有迄今发现西周等级最高的玉器。在这里现存的一千多座大小不等的寺观建筑和地上遗址中,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寺观壁画。这里有名列“中国四大古代官衙”的霍州署,以及众多古代的衙署遗址。这里有金元时期北方雕版印刷的中心--平阳,以及珍贵的刻本与版画。这里有明清时期从临汾地区走出,西进陕甘宁,东抵冀鲁豫,南下江淮,北上京城、内蒙古的商人群体--平阳商帮,以及他们留下的商业文物。明清山西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布局遵宗法礼制,彰显着晋商财力与儒家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载体,这些共同构成了山西丰富的文物谱系。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根脉,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通过这些珍贵的山西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所有三晋学人责无旁贷。所以我们通过山西省互联网 与旅游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召集了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的多名教师,合力编著了这套书,以文物来见证历史,希望能在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上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晋商是明清民国时期500多年间山西商人组成的商业团队,是这一时段杰出的地域性商帮,曾与陕西商人合称“西商”,与徽商并称为一北一南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帮。明代以来500多年间,晋商经营国内外商贸,明代晋商盐粮入中实边巩固国防;清代晋中商人开通“万里茶道”从事洲际贸易,清代后期创办的票号集存款、放贷、汇兑于一身,汇通天下,并留下了多处闻名全国的晋商大院,成为山西商人辉煌业绩和雄厚财富的标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时,高度评价“晋商精神”,“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传统,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晋商历史及其文化精神是山西民众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历史就会发现,在这500多年间,山西省内各地域的商人发展是有明显差异的。大致有明一代,受“开中法”直接影响,最先崛起的是今运城盐池一带的商人,很快辐射到平阳府(今运城、临汾地域),蒲州商人、平阳商人形成,以经营盐、粮为特色;随后形成泽潞商帮(今晋城、长治地域),以经营铁货、丝绸为特色。明代后期,王士性《广志绎》和沈思孝《晋录》均记载“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清雍正年间《长芦盐法志》卷二“沿革”条记载“明初,分商之纲领者五:曰浙直之纲、日宣大之纲、日泽潞之纲、曰平阳之纲、曰蒲州之纲”。明末清初,晋中地域商人崛起,尤其是今汾阳、介休、太原、平遥、祁县、太谷、灵石、榆次、孝义、交城;后来者居上,祁县、榆次茶商,平遥、祁县、太谷、介休票号商,实力雄厚,独树一帜,规模超过了晋南、晋东南商帮,成为清代晋商的主要代表。与此同时,在全省重商风气的影响下,晋南、晋东南商帮继续发展,忻定商帮(今忻州地域)、大同商帮(今大同、朔州地域)也渐次形成。经商致富在山西全省蔚然成风,成为从业优先选项,就连清朝皇帝也就此感叹。雍正帝朱批谕旨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晋商”一词,即指山西商人,最晚在明末崇祯年间的文献中就已出现。崇祯年间倪元璐《倪文贞奏疏》卷十一《屯盐合一疏》载“晋商最多,亦最耐田家之苦”。在以往的晋商研究中,晋中一带如平遥、祁县、太谷商人及票号、茶商研究积累了大批成果,但晋中以外的晋南、晋东南、晋北商人研究较为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展开。伴随着开发旅游业,晋中商人资料的集中、研究的深入、政府推动、影视传播效应,晋中商人尤其是票号商影响深远,不少人误将“晋商”等同于“晋中商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晋商就是山西商人,涵盖山西省内各地域。清代时,山西除却晋中以外地域的商人也广有杰出者,比如平阳府亢家,在清代就是巨富。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山西富室,多以经商起家。亢氏号称数千万两,实为最巨。”清末宣统二年(1910)《中国经济全书》称:“康(即亢)氏自清迄今,凡二百余年,其家运之隆盛,可谓极矣。”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三“富室”称:“康熙时,平阳亢氏、泰兴季氏,皆富可敌国,享用奢靡,埒于王侯。”现存资料证明,在明清民国时期的北京,平阳地域(临汾、襄陵、曲沃、翼城、浮山)商人开设的会馆数量多且较为有名。清代民国时期,晋中商人就是晋商的代表;时至今日,仍是晋商的杰出代表。进而说“晋中是晋商故里”“晋中是晋商的摇篮”,大概是没问题的;但曾有学者所谓“晋中是晋商的发源地”“晋商即晋中商人”,显然就不符合历史实际了。
在晋商研究、晋商文化传播中,除却重视晋中商人、忽视其余地域商人的倾向长期存在外,还存在忽视民国时期晋商仍在持续发展的历史状况,有明一代晋商史料现存较为稀少的研究现状。这些都是深入推进晋商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