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金钱的艺术 金钱心理学 重磅续作 摩根·豪泽尔 著 关于财富人性和幸福的20个智慧 心理学视角解构财
》
售價:HK$
296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403

《
匹配
》
售價:HK$
403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导,结合名中医治疗经验,全面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思路和优势。全书共分九章,系统阐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优势、中医病名探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规律、中医治法、中医方药、中医康复与预防调护、中医慢病管理以及名医治疗经验等,重点聚焦于临床经验研究、治疗规律,强调中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本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临床实际应用的培养,通过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等内容,提升了本书的实用性。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内科或风湿科临床医生、研究生等人员阅读参考。
|
目錄:
|
第一章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治疗的现状与优势 1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论基础 1
一、中医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
二、中医学与西医对SLE 的理论认识的区别 6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应用 8
一、中医药治疗SLE 的理论基础 9
二、中医药治疗SLE 的临床应用 12
三、小结 18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 18
一、整体调节观念 19
二、辨证论治 21
三、多途径治疗 23
四、改善临床症状 25
五、长期管理和预防措施 29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31
一、中医药治疗面临的挑战 32
二、中医药治疗的前景 40
三、小结 47
第二章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名探究 49
第一节 阴阳毒 49
一、定义 49
二、阴阳毒的局限性 49
三、阴阳毒病机 50
四、阴阳毒证型论治 51
第二节 蝶疮流注 54
一、定义 54
二、局限性 54
三、病因病机 54
四、中医论治55
第三节 周痹 57
一、定义 57
二、局限性 57
三、病因病机 58
四、中医论治58
第四节 日晒疮 60
一、定义 60
二、局限性 60
三、病因病机 61
四、中医论治 62
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 63
第一节 温病学派 64
一、温病学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64
二、温病学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65
第二节 扶阳流派 67
一、扶阳学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68
二、扶阳学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69
第三节 血瘀学派 72
一、血瘀学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72
二、血瘀学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73
第四节 阴虚火旺学派 75
一、阴虚火旺学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75
二、阴虚火旺学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76
第五节 脾胃学派 78
一、脾胃学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78
二、脾胃学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79
第六节 新安医派 81
一、新安医派对SLE 病因的认识 81
二、新安医派对SLE 病机的认识 82
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规律 85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证候特点 85
一、发热 85
二、皮肤系统 87
三、肌肉骨骼系统 90
四、泌尿系统 92
五、心血管系统 93
六、血液系统 97
七、神经系统 99
八、消化系统 101
九、其他 104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辨证分型 106
一、发热 106
二、皮肤系统 108
三、肌肉骨骼系统 109
四、泌尿系统 110
五、心血管系统 112
六、血液系统 114
七、神经系统 116
八、消化系统 118
九、其他(水肿、虚劳、乏力等) 120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识辨证分型 122
一、热毒炽盛型 122
二、阴虚内热型 123
三、气阴两虚型 124
四、瘀血阻络型 125
五、脾肾阳虚型 125
六、湿热内蕴型 126
七、肝郁气滞型 127
八、痰瘀互结型 128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规律总结与临床应用 129
一、辨证规律总结 129
二、临床应用 132
第五章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法 136
第一节 内治法 136
一、清法 136
二、补法 138
三、温法 140
四、消法 141
第二节 外治法 143
一、中药熏洗法 143
二、敷法 144
三、针灸按摩法 144
四、穴位贴敷法 145
五、穴位注射 145
六、小结 145
第六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方药 147
第一节 中药“药性” 对SLE 的影响 147
一、中药“四气五味” 对SLE 的影响 148
二、中药“升降沉浮” 对SLE 的影响 150
三、中药“归经” 对SLE 的影响 151
第二节 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研究 153
一、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清热药 153
二、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补益药 156
三、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活血化瘀药 160
四、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祛风除湿药 162
五、治疗SLE 的单味中药——安神镇静药 163
第三节 治疗SLE 的中药“药对” 研究 164
一、清热类药对 164
二、补益类药对 166
三、祛风除湿类药对 169
四、化痰行瘀类药对 171
五、祛风通络止痛类药对 172
第四节 治疗SLE 的“经方” 研究 172
一、清热方 173
二、祛湿方 175
三、补益方 176
四、调理气血方 178
第七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康复与预防调护 181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康复治疗 181
一、针灸疗法 181
二、推拿疗法 183
三、耳穴贴压疗法 185
四、中医功法 187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调护 188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 188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调护 190
第八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慢病管理 192
第一节 慢病管理的中医理论基础 192
一、因人制宜 192
二、因地制宜 193
三、因时制宜 193
第二节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194
一、因人制宜 194
二、因地制宜 197
三、因时制宜 198
第三节 长期疗效监控与调整 199
一、健康教育 199
二、中医调养 200
第九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名中医治疗经验撷萃 203
第一节 路志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203
一、病因病机 203
二、论治特点 203
第二节 周仲瑛从瘀热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205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瘀热形成机制 20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瘀热致病特点 205
三、瘀热痹阻的病机病证特点 206
四、瘀热痹阻病证的基本治法及方药 207
第三节 沈丕安从痹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学术经验 208
一、红斑痹病机精解 208
二、红斑痹的辨治方法 209
三、治痹特色方药 210
第四节 冯兴华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蛋白尿的临床经验 211
一、病因病机 211
二、辨证论治 212
第五节 国维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213
一、病因病机 213
二、辨证论治 214
三、思路要实事求是,中西医结合 215
第六节 范永升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216
一、病因病机 216
二、辨病辨证结合 216
三、综合治疗 216
第七节 秦万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218
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 218
二、辨证分型论治特色 219
三、特色药物运用心得 220
参考文献 222
|
內容試閱:
|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面临药物副作用和耐受性、研发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历史悠久,《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一大批中医古籍均记载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诊治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潜力。《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证精要》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回顾中医的治疗历史,集结了众多中医专家的智慧和临床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研究人员以及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参考。
在目前的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十四五” 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加大应用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专门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本书的编写正是为了响应这一人才培养需求,以临床问题为中心,全面覆盖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论治的各个关键环节,力求对临床医生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所助益。本书共分为九章,深入解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的现状与优势、中医病名探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规律、中医治法、中医方药、中医康复与预防调护、中医慢病管理以及名医治疗经验等,旨在突出疾病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实用的学术著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贯穿始终,强调根据具体症状、体质和环境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动态的。其次,注重对整体健康的关注,不仅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还强调预防和康复,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全面健康观体现在治疗时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因素,以实现身心的整体和谐。第三,注重实用性,本书强调实用价值,致力于协助读者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系统梳理总结了各学派的临床思路与各中医名家的治疗经验,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证精要》面向的专业读者群体包括风湿科医生、中医院校的师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我们鼓励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思考,探索未知,提出新的问题和研究解决方案。通过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复杂性,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学术研究技能。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医学生、研究生、临床医生以及相关工作者的宝贵资源,为他们在临床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编写、审校的编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完成。此外,书中还融入了多位名老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宝贵经验和学术思想,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继承人或学生对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我们深知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本书的出版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学习和进步。由于编者的专业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0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