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編輯推薦: |
本书用六个章节分别具体论述了中越文化关系的整体背景、做此研究的缘起、意义,中国四大名著在越南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与影响情况,以及宏观综论了四大名著在越南传播与影响过程中的特点,探讨了越南对中国文学四大名著和文学文化理解与接受与韩、日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异同。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作者刘志强教授作为越南文史和中越文化交流的专家,写出的这部著作是对国家领导人提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在学术上的积极回应。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探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并比较其在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的接受差异。全书在宏观勾勒越南文化及中越文化交流特点的基础之上,考察四大名著在越南的译介、改编、接受及其对越南文学的影响,重点关注不同时期的传播途径、译本特色、诗词审美及与泰国、日本、韩国的对比。本书还宏观分析了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特点,并与东南亚和东北亚相关国家进行比较,揭示越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理解与接受模式。本书为深度理解中越人文交流与互鉴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志强,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教授,兼任J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语委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代表作有《中越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2022年),《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2019年入选《东方文化集成》),《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越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主编《东方智慧丛书》(100册,2015-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获J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
目錄:
|
001 导? 论
002 第一节 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方法等
006 第二节 学术研究史
012 第三节 越南主体文化发展的特点
027 第一章? 《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028 第一节 三国故事及《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046 第二节 《三国演义》诗词在越南语中的审美
076 第三节 《三国演义》在越南和泰国传播和影响的比较
085 第二章? 《西游记》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086 第一节 《西游记》及其故事在越南的传播与伦理选择
106 第二节 《西游记》诗词歌赋在越南语中的审美
129 第三节 《西游记》在越南和泰国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传播的比较
139 第三章? 《水浒传》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140 第一节 《水浒传》及其故事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168 第二节 《水浒传》诗词在越南语中的审美
188 第三节 《水浒传》在越南与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比较中国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197 第四章? 《红楼梦》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198 第一节 《红楼梦》在越南传播及影响的再考察
221 第二节 《红楼梦》诗词歌赋在越南语中的审美
249 第三节 《红楼梦》在越南与在韩国传播和影响的比较
259 第五章? 中国四大名著在越南传播及影响综论
260 第一节 中国四大名著在越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271 第二节 东南亚视域下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282 第三节 日韩越视域下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289 参考文献
附? 录
298 附录 1 《三国演剧——刘备求婚》(越南语改编本,1936)
310 附录 2 《西游演剧——大圣乱打妖洞》(越南语改编本,1933)
324 附录 3 《水浒演剧——武松杀嫂书》(越南语改编本,1927)
376 附录 4 越南汉喃研究院藏喃字书《三国演歌——江左求婚》(1918)
405 附录 5 越南汉喃研究院藏喃字书《三国诗》(年代不详)
481 附录 6 越南汉喃研究院藏喃字书《西游传》(1893)
497 后记
|
內容試閱:
|
曾任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的美国学者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写道:“中美两国学者或许都应该更加重视邻近区域较小规模的文学文化:美国的比较文学学者的视野里几乎没有墨西哥和加拿大文学的影子,而在中国,除了非常专业的学术圈,很少有人讨论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学。尽管影响研究在中国西方文学研究学界已经不再成为主流,但作为东方文学的重要补充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的情况,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笔者力图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较之已有研究,其独到学术价值主要包括三点:首先是大量运用第一手资料,已有相关论著或多或少地使用二手、三手资料进行探讨,在运用第一手文献资料上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笔者试图运用汉文、喃文、现代越南文等多种一手资料进行展开,这也是较前人著述略进一步之处。其次是研究视角的独到,本课题可以说是国内外学界第一个以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项目,其对于东方文学学科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第三,这是国内第一次由中越两国学界共同就这一选题进行合作研究的项目,我们通过越南学者进行资料文献的交流和共享,并且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探讨,较之中国或越南“单打独斗”的研究成果更具学术价值。
其应用价值至少包括学术和社会两个层面。首先是学术层面,由于各种因素,传统上,国内学界在关于四大名著对外传播与影响的研究,过多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西方”或“韩、日”,而有关四大名著在东南亚特别是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情况,却是多年来学界较少深入探讨的领域。近年来,尽管有“从周边看中国”或“域外汉籍”等视角,但就此类的研究而言,各方观点仍处在以汉字文献为主的资料主导和学科的“各说各话”的语境中。
其次是社会价值层面,对四大名著在素有“小中华”之称的越南的传播和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夯实中越人文交流的文化基础。对国内学界而言,如何理解越南最推崇的古典文学作品是《金云翘传》,其蓝本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而非《红楼梦》或《三国演义》?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便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更好地避免越南对于中国文化的复杂心态与民族情结的负面因素。
尽管三国故事早就传入越南,但至少在阮朝以前,越南官方并未明文认可关公的祭祀活动。三国故事在越南获得广泛传播实际上是19世纪末以后的事。尽管越南汉文历史小说曾一度受其影响,但官方并未明文推崇此类小说,其在越南民间的影响仍有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三国故事在越南传播的顶峰。三国故事没有被成功本土化塑造,是其又稍逊色于王翠翘故事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三国故事及《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过去近四十年,学术界对三国故事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比较文学领域。研究者以中国文学和外语学科的学者居多,相关成果从中国传统小说的传播途径、译介的版本情况为主要切入点,为学界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遗憾的是从整个历史横切面去考察较少,或者说学者从中国文学的视角探讨的时候,忽视了历史的塑造,在探讨历史的时候,又不太注意文学的维度。有关这一学术问题,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如为什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三国故事在越南传播的黄金时期?如果说三国故事或者《三国演义》对后来越南汉文小说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为什么《三国演义》的改写本没有成为越南的经典,而是中国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不同的历史时期,越南官方、知识分子、平民阶层对三国故事的理解和接受的异同点为何?相对于越南,三国故事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传播及影响的主要异同点在哪?诸如此类的问题,无论是国内学界还是越南学界探讨的依然不多。本章的探讨,就是基于以上问题展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