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347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10200
|
內容簡介: |
2022年,jiaoyubu颁布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各阶段数学教育所应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素养统一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然而,如何通过真实有效的课堂学习,促进和帮助学生形成“三会”,这是摆在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育二十多年的省学科教学带头人,作者主张要尊重儿童学习的特征,聚焦学习过程核心环节,通过“三教”(即教体验,教思考,教表达)“三学”(即在体验中学,在思考中学,在表达中学),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密切关系,并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鼓楼区是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作者作为区进修学校副校长,近年来,带领全区数学教师致力于构建“三教三学”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现代智慧课堂,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多次在全国省实验区工作会议上做经验发言,对于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给教师赋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减负提质”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叶育新,1975年出生,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鼓楼区第二届优秀人才,鼓楼区小学数学叶育新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建省徐国裕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2016学年jioayubu驻港优秀教学指导教师。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全区名师骨干教师创新实施鼓楼版“空中课堂”,被评为jiaoyubu“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2021年,指导工作室成员林主敏老师在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综合素质特等奖,数学学科第一名。近年来,在CN刊物公开发表二十篇论文,主持jiaoyubu重点课题《名优教师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应用研究》。参与三个项目分别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其中,2022年项目《多场景“空中课堂”教育模式的20年实践与研究》获202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第二名。
|
目錄:
|
第一章 名师: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目标
第一节 时代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国家层面: 新时期教育现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区域层面: 新时期优质均衡发展的丰富实践
第二章 集群: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理念
第一节 从生物集群到产业集群
第二节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集群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新时期名优教师集群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第三章 跨层级:教师协同发展的纵向支撑
第一节 名师工作室: 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器
第二节 区域名优教师层级体系构建与管理
第三节 三级体系: 工作站—工作室—工作坊
第四章 跨区域:名师协同发展的横向空间
第一节 工作机制: 名优教师跨区域协同的活力密码
第二节 “三教” 理念: 名优教师跨区域协同的行动指南
第三节 优秀项目: 名优教师跨区域协同的合作纽带
第五章 跨学科:师生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
第一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要求
第二节 基于共同主题的跨学科教学
第三节 跨学科学习的挑战与应对
第六章 主题研修:师生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 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的主题研修
第二节 智慧课堂: 以数据分析为关键
第三节 微课助学: 以同频发展为方向
第四节 作业设计: 以素养培养为核心
第五节 主题实践: 以实践创新为追求
第六节 图文读写: 以思考表达为手段
第七章 成长记录:个人团队协同共生的印记
叶育新个人成长画像 (2023年)
附录1: 向着光明 一起同行
附录2: 个体·合作·创造
附录3: 守得云开见月明
附录4: 叶育新名师工作室成长历程 (2018—2025)
教学论文1: 从学科核心素养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教学论文2: 思考表达, 感悟道理 ——“双减”背景下感悟数学道理的教学思考 教学设计: 《倍数特征背后的秘密》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后 记
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记不清有多少次夜深人静,我弯腰伏案,面对着电脑屏幕敲打键盘。有时脑海里一片空白,面对电脑无法梳理写作思绪,有时候在睡梦中苦苦思索,突然灵光乍现,急忙起床记下思路。还有一次,我的文稿写到一半,保存在 U盘里,第二天发现这个文档竟然损坏了,我顿时万念俱灰,浑身无力……这个书稿我写得慢,且艰难。太多繁杂的事务让我静不下心来,很难集中精力写作。有时刚想动笔,却因为其他原因而搁浅。一路写写停停,历经一年,好在终于完成了。
本书是我的个人专著,它回顾和总结了从教三十年来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也是本人所主持的jiaoyubu重点课题 《名优教师集群化协同发展模式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聚焦名师发展目标,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等角度分别进行阐述。第二章聚焦集群发展的理念,从生物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启示出发,对校本教研、网络备课、在线教学、跨校研修、名师工作站、名师联盟、跨学科项目等不同的教师专业集群形式进行梳理。第三章聚焦 “工作站—工作室—工作坊”三级管理体系,阐述区域名优教师层级体系构建与功能管理。第四章聚焦名师跨区域协同发展,从工作机制、教育理念、合作项目三方面阐述名师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第五章聚焦跨学科学习的时代命题,从跨学科学习的意义要求内涵、挑战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推进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第六章聚焦主题研修,阐述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的五大途径,即智慧课堂、微课助学、作业设计、主题实践、图文读写。第七章聚焦个人与团队成长,收录本人及叶育新名师工作室发展历程与部分学术文章。本书的写作观点大多来自本人的教师发展思考和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素材大多来自本人亲身参与的教师研修和专业发展活动,鼓楼区叶育新名师工作室团队研修项目,以及本人主持或参与的省级教学成果报告。虽然不是很成熟,但希望对广大的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所启发借鉴。
感谢省教科所原所长吴明洪和郭少榕主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我的关怀与指导,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沈群编辑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我的团队伙伴一路追随不离不弃。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也不会有这本书的面世。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疏漏错误可能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