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所有顽固的人(超20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上海推理主题独立书店生存实录)
》
售價:HK$
286

《
蝶之恋 博物画中的蝴蝶 复古艺术馆14
》
售價:HK$
704

《
运载千秋:中国大运河传
》
售價:HK$
449

《
史记里的谜:司马迁未言明的历史真相(发现一个比《史记》记载更加精彩的古代中国。读懂《史记》的好帮手)
》
售價:HK$
347

《
磨合:近代镇江的全球化之旅 精装 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398

《
一纸风流:诗词中的快意江湖
》
售價:HK$
296

《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18册
》
售價:HK$
7064

《
逆时侦查组:凶手何时来访(白敬亭、文咏珊主演悬疑剧《不眠日》原著;5次单日循环中侦查与反侦察的对抗!
》
售價:HK$
305
|
編輯推薦: |
1.作者拥有多年一线创意写作教学经验,语言平实易懂;
2.书中选用了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方便读者理解创意写作的理念与方法;
3.包含大量写作范例,实用性强,方便读者实践应用;
4.书中内容结合时事热点,最后一章讨论了AI时代创意写作发展方向。
|
內容簡介: |
创意写作以培养创意思维与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本书作者从事多年创意写作教学,结合自身经验,通过对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讲解创意写作的理念与方法,包括如何讲故事、构建人物、描写场景、选择叙述视角,以及开头结尾的策略、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AI时代创意写作发展方向等。全书包含大量写作范例,实用性强,适合想了解和学习创意写作的读者、一线教师学习参考。是一本充满启发的创意写作指南,有助于丰富国内创意写作理论及写作技巧的成果。
|
關於作者: |
薛梅,女,1981年出生,湖北荆州人。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从事创意写作教学13年,现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
|
目錄:
|
第一章?创意写作三问
第一节?创意写作是培养作家的吗?
一、创意写作能否培养作家?
二、创意写作是否需要培养作家?
第二节?创意写作有方法而无理论吗?
一、创意写作本质论
二、创意写作方法论
三、创意写作阅读论
四、创意写作教学论
第三节?创意写作如何中国化?
一、热闹纷呈的本土化探索
二、符号学视角下的创意写作中国化构想
第二章?创意之路
第一节?祛魅灵感
一、按时写作与反抗天才论
二、晨起写作与挖掘潜意识
第二节?重视积累
一、生活积累
二、阅读积累
第三节?开发创意工具
一、清单与问题
二、聚合与组合
三、置换与转换
第三章?故事成规
第一节?故事思维
一、无处不在的故事
二、无与伦比的故事
第二节?情节成规
一、模式成规
二、结构成规
第三节?冲突意识
一、愿望与冲突
二、障碍与冲突
三、行动与冲突
第四节?成规真的有效吗?
一、成规的弱化
二、成规的反思
第四章?人物成规
第一节?人物构建
一、人物构建原则
二、人物构建清单
三、人物构建类型
第二节?人物心理
一、人物心理的两个层面
二、人物心理的描写技巧
第三节?人物对话
一、对话的基本原则
二、对话的常见类型
第五章?背景与场景
第一节?背景
一、背景的主要构成
二、背景如何影响文本?
三、背景的设置与展示
第二节?场景
一、场景的筛选
二、场景的展示
第六章?叙述策略
第一节?视角选择
一、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
二、其他人称或视角
第二节?节奏调控
一、讲述:用“概述、省略”加快叙述节奏
二、展示:用“等述、扩述”等放慢叙述节奏
三、讲述还是展示
第三节?开头结尾
一、开头
二、结尾
第七章?语言或风格
第一节?文笔还是风格
一、“文笔”的误区
二、风格与文字
第二节?词句的运用
一、词语
二、句子
第三节?训练方法
一、模仿
二、修改
第八章?AI时代,创意写作何去何从
第一节?AI时代,创意写作还“香”吗?
第二节?符号学视角下的创意写作突围之路
一、一切文本皆由符号构成
二、AI的写作机制
三、创意写作的写作机制及突围之路
附录?各章作品类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创意写作的文体和述体】
孟华
手头这本《创意写作:理论、方法与案例》,是作者薛梅女士基于自己长期创意写作的教学实践,以及深入理论思考的产物。它已突破了对“作家”或纯线性语言书写的狭隘理解,突破了创意写作的“文体成规”既有框架范围,将创意写作扩大到各种非虚构写作,诸如基于真实事件的传记、新闻写作等;也包括了可视化书写,诸如文字图表化、语言景观化、影视编剧与短视频脚本写作、网络书写、自媒体创作、PPT写作、广告设计、文案策划、游戏世界观架构与游戏文档的写作、人工智能写作的文生图和图生文,等等。
笔者认为,薛梅女士所秉持的创意写作观,隐含着一个新的符号表达范式,语言符号与视觉符号不再隔离,书写不再绑在传统文科尤其是中文系单一符号思维(语言文学)的战车上,人们开始跳出语言中心主义的写作观,而关注说与看、语与象互动的双重思维,聚焦异质符号的中间性质或跨界性关联,追求语象合治的表达效果——笔者称之为“超符号”书写。下面重点以符号学观点谈谈创意写作的两个问题:一、创意写作的四种文体;二、创意写作的述体。
一、关于创意写作的四种文体
从“超符号”书写的角度分析,创意写作主要包括词语、术语、图语和物语写作这四种文体类型。
词语写作主要与虚构有关,注重词语修辞、多重涵指的诗学功能,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文类;术语写作追求准确地表达思想概念和客体对象,这种写作主要与科学有关。
图像因其与语言难以割舍的性质而叫作图语。图语写作主要包括以观看为目的和以阅读为目的两类。其一,以观看或成像(而非阅读)为目的的图语写作,包括①前成像文本的写作,如脚本、剧本、演示文稿、广告文案等等——它们是生成图像前的书写活动;②后成像文本写作——已完成的图像的文字诠释和说明,如图像的题名、说明、弹幕、解说词、儿童绘本或看图说话中的文字等等。其二,以阅读为目的图语写作。如文学插图、视频文学、表格语言、PPT教案、书写文本的多模态表达、文字的美术化设计、语言的景观化等等。此外,文学创作中的语象叙事(ekphrasis)、追求书写语言的视觉效果或中国古典文学的“诗中有画”,也属于广义的图语写作。
物语写作是一种让物出场的写作,就是让实物自己说话,体现了词或符号维系自身与“物”在场性体验的能力。物语不是人类眼中的某个对象物,物语是一个自主的事件,是物向人类展开自身可见性的言说方式,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内容和过程。具体包括:其一,“前成物写作”——指通过写作创造一个在场的物或事件。如生产图纸、配方、菜单、计划、议案、决议、指令、判决、行程表、策划案、行动指南、景观语言等等。其二,“后成物写作”——指面对一个现成的在场物或事件的即刻性物语书写,写作不是把预设的意义强加给物,而是成为物的自我显象方式。如场记,田野笔记之类在场性事件的记录,在场物的字标、标签、说明,等。
二、关于创意写作的述体
述体即写作的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人述体、物述体和类述体。
人述体指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理性主体,作者自觉、理性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书写。物述体并非指物在说话,而是指人像事物自身那样去思考事物,物借助人之口而进行的自我言说,或在书写中人为物代言。如这篇所谓的学生“生活作文”:
爸爸和哥哥从山上回来了。解围在炉边,开始编草鞋。天已经夜了。(《夜》)
作品没有人述体对文字的刻意雕琢和调配,仿佛是物述体(爸爸和哥哥非表达意图的行为活动)在自我言说。相对而言,词语和术语写作是人述体主导的写作,图语和物语写作是物述体主导的写作。
类述体作为“物述体”与“人述体”的辩证统一,指向一种跨述体、跨模态、跨符号的网络化书写活动。还有一篇日本中学生写的作文《毛虫》:
从学校回来,一条毛虫蜿蜒的在我跟前,“他妈的!”我想,用脚去一踩,“噼……”一泡青粪射了出来。我,不知不觉地把脚缩回来,虽然想,有什么关系,但是,心里总有些难受。
这是中学生关于自己经历的一个真实场景的写作,这段文字首先站在物述体的角度,描述了蜿蜒在脚下的毛虫被踩踏后“‘噼……’一泡清粪射了出来”的自然主义场景(物述体叙事),同时也包含了“他妈的”“心里总有些难受”的人述体视角。就作品整体而言,是作者围绕放学路上偶遇的毛虫所触发的文字叙事,是物述体主导的述体网络。物述体和人述体都参与了这个网络的建构,它们彼此依存、互译而构成一个述体网络:一个述体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另外一些述体的叠影,进而构成类述体。
笔者关于创意写作之文类和述体的观点,都追求一种多元开放的、语象融合的写作观,这也是《创意写作:理论、方法与案例》一书的重要特色。
2025年4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