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1034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319
|
編輯推薦: |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历时五载,已逐步成长为记录中国教师队伍建设进程的“编年史”、解析政策脉络的“思想库”、汇聚实践智慧的“案例集”。
本报告紧扣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与2024年中央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要求,聚焦新时代教师待遇保障核心议题。
课题组跨越31个省级行政区,采集逾万份调查问卷,开展多地域深度调查,用扎实的田野调查揭示教师待遇的“真问题”。从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到县域教师薪酬差异,从编制内外待遇差距到非教学负担过重,诸多现实痛点被精准捕捉。报告不仅诊断问题,更注重开方施策,既有对教育强国所需待遇制度的顶层设计,也有针对中小学教师待遇内部差异的精准方案,特别是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的新方向。
期待这本报告能唤起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深层关怀,让尊师重教不仅停留在政策文本,更成为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文化自觉。
|
內容簡介: |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3—2024年)——教师待遇保障》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基于统计数据描绘了2023—2024年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事业发展形势和进展,综述了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标志性的政策举措等,并对本年度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观点做了综述。第二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主报告”,基于调查数据,呈现了教师地位待遇的整体形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有关建议。第三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专题报告”,从10个角度回答了教师地位待遇的关键学术和政策议题,主要包括: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和时代议题是什么;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需要怎样的教师地位待遇制度设计;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存在哪些内部差异;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成效和问题是什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的新方向是什么;主要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薪酬的样态如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形态和逻辑是什么。
|
關於作者: |
李廷洲,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员,专注于教师政策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人民日报》《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等国内外高水平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7项,司局级及以上政府委托课题10余项,直接参与30余份国家、国际组织或省级重大政策文件的研制、修订等工作,70余份决策咨询成果产生政策影响,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奖。2021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
王亚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教师教育以及校长专业发展。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8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参与撰写《中国中小学校长发展报告》蓝皮书,参加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以及政府咨询报告撰写工作。
吴晶,公共管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竞争性课题多项,提交10余份决策咨询成果产生政策影响,直接参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多份国家或省级重大政策文件的起草、研制等工作。
|
目錄:
|
第一部分 教师队伍建设年度进展报告
第一章 教师队伍建设事业发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
第二节 义务教育
第三节 特殊教育
第四节 普通高中教育
第五节 职业教育
第六节 普通高等教育
第二章 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记和年度学术议题
第一节 教师队伍建设大事记
第二节 教师队伍建设的年度学术议题
第二部分 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主报告
第三章 教师地位待遇的整体形势
第一节 政治地位
第二节 社会地位
第三节 职业地位
第四节 薪酬待遇
第四章 教师地位待遇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提高教师政治地位
第二节 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第三节 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地位
第四节 进一步提高教师薪酬待遇
第三部分 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专题报告
第六章 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与时代议题
第一节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共识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地位待遇发展的历史逻辑
第三节 全球框架下中国教师地位待遇的鲜明特色
第四节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带来新挑战
第五届 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发展前瞻
第七章 构建面向教育强国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第一节 新时代以来我国教师待遇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第二节 世界教育强国在保障教师待遇方面逐渐取得共识
第三节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教师待遇保障的战略转型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
第八章 中小学教师地位差异的表征、归因及治理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地位差异的基本表征
第二节 教师地位差异的多重归因
第三节 科学审视并正确用好教师地位差异的思路
第九章 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政策变迁、成效与展望
第一节 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政策变迁
第二节 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成效与问题
第三节 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未来展望
第十章 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政策演进、成效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 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政策演进
第二节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成效
第三节 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路径
第十一章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第一节 “背景板”的转换:教师待遇保障的语境转向
第二节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待遇保障的新要求
第三节 国际视野中教师数字待遇保障的趋势
第四节 数字时代完善教师待遇保障的四重要点
第十二章 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逻辑和中国选择
第一节 薪酬制度是全球高校人才竞争的关键
第二节 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
第四节 强国语境下高校教师薪酬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案
第十三章 英美日中小学教师薪酬的样态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英日中小学教师薪酬的现实样态
第三节 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改革的经验借鉴
第十四章 德国中小学教师薪酬制度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德国中小学教师薪酬的结构与水平
第二节 德国中小学教师薪酬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德国中小教师薪酬制度的特点及争议
第四节 启示
第十五章 法国教师薪酬制度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教师薪酬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法国教师薪酬制度的举措与经验
第三节 启示
|
內容試閱:
|
教师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传承和国家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关键议题。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地位,满腔热情关心教师,积极改善教师待遇。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02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将“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并对“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做了专门决策部署。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当今中国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发展。但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的增加,教师地位待遇保障也面临新的挑战,成为建强教师队伍的制约因素。为此,教育 部教师工作司委托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研究》。并对课题研究提出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实际,尤其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深入研究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科学、可行且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方案。
为了深化对教师地位待遇的理论认识,全面把握教师地位待遇的整体形势和关键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本年度《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的主题聚焦“教师地位待遇”。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调查研究,面向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校长、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860份;并在山东、上海、北京、福建、内蒙古、浙江、安徽、四川开展了系列访谈、座谈,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校长、教师做了深入交流。这些实证研究获取的资料,是本报告的重要基础。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3-2024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基于统计数据描绘了2022年和2023年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事业发展形势和进展,综述了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标志性的政策举措等,并对本年度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观点做了综述。第二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主报告”,基于调查数据,呈现了教师地位待遇的整体形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有关建议。第三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专题报告”,从10个角度回答了教师地位待遇的关键学术和政策议题,主要包括: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和时代议题是什么;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需要怎样的教师地位待遇制度设计;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存在哪些内部差异;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成效和问题是什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的新方向是什么;主要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薪酬的样态如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形态和逻辑是什么。
本年度报告同样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第一部分由李廷洲、彭泳斌、郑煣于、张念、金宇飞完成;第二部分由李廷洲、吴晶、王亚男完成;第三部分第六章由李廷洲、张念、秦志莲完成,第七章由李廷洲、李阳杰、童春林完成,第八章由曾睿完成,第九章由张雅倩完成,第十章由陶萄、傅王倩完成,第十一章由李阳杰完成,第十二章由李廷洲、张罗完成,第十三章由周倩、薛毅恒、朱月华完成,第十四章由凌慧、金宇飞完成,第十五章由秦志莲完成。李廷洲负责本研究的组织工作,并统筹文稿编撰。
本报告是对2022-2023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从理论和政策上回应教师地位待遇有关问题的一项学术努力,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不当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
2025年4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