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編輯推薦:
聚焦新兴经济体商业银行国际化,解析逆向知识溢出与 “反哺效应”,为中国银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关键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围绕新兴经济体商业银行国际化中的逆向知识溢出研究这个主题,以新兴经济体商业银行的海外子行为研究对象,在企业国际化和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企业FDI中知识溢出、银行国际化等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方法等,对新兴经济体银行在FDI中的逆向知识溢出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研究。本书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中的区位选择和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中国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原晓惠,山西运城人,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银行总行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金融中介、跨境金融、银行经营管理等。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中国软科学、金融监管研究、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笔的研究报告获部级以上优秀研究报告评选“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累计接受《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证券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记者专访、采访共70余次。
目錄 :
目 录 1绪论1.1研究背景1.1.1实践背景1.1.2理论背景1.2研究问题1.3研究意义1.3.1实践意义1.3.2理论意义1.4研究方法1.4.1文献分析法1.4.2调研访谈法1.4.3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1.4.4针对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1.5研究安排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2.1企业国际化相关研究2.1.1企业国际化的概念2.1.2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2.1.3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的特点2.1.4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理论2.2银行国际化相关研究2.2.1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研究2.2.2银行国际化的特点2.2.3银行国际化理论2.3知识溢出相关研究2.3.1知识溢出的定义与发生机制2.3.2服务业企业知识溢出的特点2.3.3FDI活动中的知识溢出2.3.4FDI活动中的逆向知识溢出2.4本章小结 3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模型的构建3.1核心概念的界定3.1.1新兴经济体3.1.2银行国际化3.1.3逆向知识溢出3.2研究模型的构建 4新兴经济体银行在发达国家市场的逆向知识溢出4.1理论假设4.1.1逆向知识溢出机理分析4.1.2制度距离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4.2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4.2.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4.2.2实证结果分析4.3本章小结 5新兴经济体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逆向知识溢出5.1理论假设5.1.1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市场的特点5.1.2逆向知识溢出机理分析5.1.3制度距离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5.2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5.2.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5.2.2实证结果分析5.3本章小结 6海外子行对新兴经济体母行的反哺效应6.1理论假设6.1.1反哺效应机理分析6.1.2制度距离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6.2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6.2.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6.2.2实证结果分析6.3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7.1研究结论7.2理论贡献7.3实践启示7.4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重要术语索引后记 1 绪论 1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新兴经济体对外FDI活动增长较快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活动对于全球FDI活动而言是微不足道的。1979—1981年,发展中国家每年的平均FDI流量金额只有13亿美元,占全球FDI流量的2.3%。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亚洲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推动,新兴经济体企业的FDI活动开始迅猛增长。到2005年,新兴经济体企业的FDI流量占全球FDI流量的13.8%。自此之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高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出现在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的前20名内,在经济发展的速度方面新兴经济体大多超过了同期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联合国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新兴经济体FDI流量在2023年达到9160亿美元,占全球FDI总流量的70%(UNCTAD,2024)。 虽然新兴经济体企业的FDI活动实现了迅速增长,但是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仍然是全球跨境投资的重要主导力量。发达经济体企业作为国际投资市场上的“先来者”,拥有较丰富的跨境经营经验和能力,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或经济活动往往集中在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而不少新兴经济体企业从事的产业或经济活动都是低附加值和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新兴经济体企业作为国际市场上的后来者,不仅缺乏足够的国际化经验,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也较弱。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大增加,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企业间商品、资本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更为扁平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速度也随之加快,甚至出现了不少天生全球化企业(杨忠等,2007)。其次,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不仅面临较严峻的外来者劣势,作为国际市场上的“后来者”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新兴经济体企业的核心能力大多都不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或者品牌差异化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上。因此,当在发达国家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这些企业不仅面临着文化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更面临着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和管理技能上的差异。最后,由于前述的竞争劣势和国际市场形势,新兴经济体企业为了快速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可能会通过跨国并购、战略联盟以及其他组织创新的方式进行国际化,以借助和整合外部资源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和增长,进而建立起应对全球竞争的资源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