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959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301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內容簡介: |
当前,亚洲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发展,正在“电影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同时,韩国电影已进入世界前五,成功实现了新世纪之初提出的“世界第五大电影强国”的目标;印度电影在保持鲜明民族文化特色中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策略。可以说,深入探究亚洲各国各地区电影的历史脉络、理论建构、创作风格与产业机制,为推动亚洲电影的发展繁荣、构建我国电影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颇为重要。
基于此,本书首先在电影符号学视野下观照了韩国导演奉俊昊的电影创作,考察其如何做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继而将视线转向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的电影文本,着重从其互文性的创作手法及方式角度,审视其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试图破解印度电影的品牌成功之道;最后,本书的归宿在于剖析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探讨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焕发时代生机之时,如何拓展文化表达的场域,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文化持续发展。
|
關於作者: |
丁松虎,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媒介学研究、影视理论与文化批评。近年来,主持完成了6项省部级项目,在A类刊物发表约30篇论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4部学术著作。曾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双星”表彰。
|
目錄:
|
上篇 电影符号学视野下韩国导演奉俊昊电影创作研究
3 第一章 奉俊昊电影研究缘起
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思路
6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6 第二章 电影符号学理论概述
16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8 第二节 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演进
27 第三节 研究意义
30 第三章 韩国电影概述以及导演奉俊昊
30 第一节 韩国电影发展脉络
40 第二节 奉俊昊及其电影概述
52 第四章 奉俊昊电影中的影像符号系统
53 第一节 奉俊昊电影中的人物符号
72 第二节 奉俊昊电影中的场景符号
85 第三节 奉俊昊电影中的声音符号
88 第四节 电影《寄生虫》中的气味隐喻
91 第五章 作为社会符号文本的奉俊昊电影
91 第一节 社会秩序互文性文本
95 第二节 奉俊昊电影中“恨”的表达
103 第三节 《寄生虫》中的阶层对立
中篇 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电影创作的互文性研究
115 第六章 拉库马·希拉尼电影研究缘起
115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36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9 第七章 拉库马·希拉尼电影创作概述
140 第一节 初步探索期:印度喜剧的本土化实验
143 第二节 逐步发展期:国际舞台的新潮流
147 第八章 拉库马·希拉尼电影互文性的时空阐释
148 第一节 垂直互文:与印度文化传统的对话
158 第二节 水平互文:与印度社会现实的共生
166 第九章 拉库马·希拉尼电影互文性的手法与特征
167 第一节 互文性创作手法
177 第二节 互文性表现特征
185 第十章 拉库马·希拉尼电影互文性承载的思想内涵
185 第一节 解构与重建:后现代镜像中的印度
190 第二节 本土话语的全球化协商
192 第十一章 消费时代下电影互文性的意义与价值
192 第一节 对中国电影的启示:文化自信与技术审慎
196 第二节 艺术与商业的共生逻辑
下篇 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散点透视
201 第十二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散点透视
201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
206 第二节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突破题材的窄化
209 第三节 全龄共鸣助力动画电影发展
213 第四节 从坐着小板凳观看到全新的数字化体验——观影方式四十年变迁记
216 第五节 传播传统文化,不妨试试短视频
219 第六节 新时代中国电影字幕艺术异彩纷呈
231 参考文献
245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