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梁启超之困:梁启超与晚清自改革

書城自編碼: 415776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解玺璋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026484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755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403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316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301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403
永恒的时光之旅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449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199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347

編輯推薦:
1.《梁启超传》续篇,解玺璋再续传奇!以更为微观的视角,探究梁启超矢志以求的晚清“自改革”历程。
2.以梁启超为线索,勾勒出洪亮吉、康有为、黄遵宪、严复、谭嗣同等人物,完整描绘晚清时期知识精英努力复兴中华帝国的真实图景。
3.从更深入的思想史研究角度入手,带着我们回到晚清时期,看我们的先人在那场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是如何应对,如何思想,如何行动的。
4.西方列强、革命党、立宪派之间的拉扯、抗衡和冲击,以及三种力量与清廷旧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相互利用,都在本书中呈现出非常生动的面貌。
內容簡介:
继《梁启超传》后,解玺璋再续传奇,从更深入的思想史研究角度入手,带着我们回到晚清时期,看梁启超的维新和新民之路,如何陷入困境。在那场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梁启超是如何应对,如何思想,如何行动的。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列强、革命党、立宪派之间的拉扯、抗衡和冲击,以及三种力量与清廷旧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相互利用,都在本书中呈现出非常生动的面貌。
關於作者:
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目錄
绪论? 晚清“自改革”思潮的兴起 001
一、改革者的第一声叹息006
二、经学异端带来政治新说009
三、改革开放是历史大趋势018
第一章? 洋务运动与清廷“自改革”031
一、两次战败觉悟到必求自强033
二、“自改革”受阻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038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042
第二章? 康有为给“自改革”注入新的活力051
一、甲午战败,败于守旧强而革新弱053
二、从甲午到戊戌: 顺应历史与开创历史058
三、康有为的贡献与局限065
第三章? 梁启超走上前台075
一、终于和康有为走到一起077
二、与黄遵宪、严复相识相知089
三、谭嗣同的精神遗产112
第四章? 君主立宪与“自改革”117
一、只有君主立宪可以救中国119
二、新政: 清廷“自改革”的最后一搏126
第五章? “自改革”与“劲改革”的较量135
一、革命还是立宪,两难困于内心137
二、民族主义不等于排满144
三、共和革命不适合中国国情149
四、没有自由意志,何来国民公意158
五、站在清政府与革命党之间163
第六章? 新民为立宪当务之急169
一、国民政治自觉是立宪根基171
二、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176
三、梁启超是如何想象“新民”的178
四、严重的问题在缺少公德182
五、私德、公德,不可偏废190
六、学问之道: 正本、慎独、谨小194
七、新民bi bei的两个条件201
八、非有自治,则无以言国治205
九、梁启超对西方思想的“误读”210
十、梁启超的自由观215
第七章? 社会撕裂,“自改革”走到尽头 223
一、立宪已是大势所趋225
二、预备立宪的第一个小高潮231
三、官制改革成各方争夺焦点235
四、少壮亲贵借立宪疯狂揽权243
五、国会请愿风潮三起三落247
六、资政院欲有所作为256
七、立宪派也要革命了270
八、清政府帮助制造革命者276
九、终与宪政失之交臂280
十、君主立宪黯然落幕287
內容試閱
一、改革者的第一声叹息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中国近现代变法改制的第一声叹息,发生在清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 年。主人公是翰林院编修、著名汉学家兼诗人洪亮吉(1746 —1809年)。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别号藕庄、梦殊,晚号更生居士,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嘉庆四年(1799 年),洪亮吉结束了《高宗实录》第一分册的修撰,已请假归里。临行前,他以一腔忠诚上书言事,写下了近六千言的《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以下简称《极言时政启》。成亲王永瑆将他的折子奏闻皇帝,嘉庆看到其中批评他的文字,如触逆鳞,赫然震怒,立即将洪亮吉交军机处与刑部严审,以“大不敬”议,拟“斩立决”。后奉旨免死,发往新疆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并有“不准作诗,不准饮酒”之谕。
洪亮吉在伊犁服刑不过百日,忽然被释放遣回原籍。起因是嘉庆五年(1800 年),自四月以来,京师干旱无雨,至立夏,旱情更加严重,不仅影响到小麦的生长,连宫廷饮水也发生困难,皇帝亲自祈雨,亦不见效。嘉庆深感不安,遂下罪己之诏:“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下情复壅,为害甚钜(巨)。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铭诸座右,时常观览,勤政远佞,警省朕躬……。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实为可与言之君。诸臣遇可与言之君而不与言,负朕求治苦心。”真是上天有灵,此诏既颁,六月京师就下了雨。
洪亮吉也因此回到故乡常州,自号“更生居士”,修了更生斋,读书自娱,直到 9 年后病逝于家中,享年 64 岁。
洪亮吉自有敢言之名。他的《极言时政启》更是指陈时事、直言无隐。他在谏言中对嘉庆亲政以来的作为(其实是不作为)表示不满,认为“机局尚未转者”,其原因就在于:“励精图治,当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尽法也。用人行政,当一改权臣当国之时,而尚未尽改也。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难怪嘉庆读罢要震怒,这里的每一句话都直指嘉庆的软肋,其中最重要是最急迫的是,对上要求朝廷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对下要求士大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所言要关乎国计民生、世道人心,反对毛举细故、不切政要。而士风和官场风气的腐败更让他忧心忡忡 :官员们“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而“在内部院诸臣,事本不多,而常若猝猝不暇,急急顾影,皆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外督抚诸臣,其贤者斤斤自守,不肖者亟亟营私。国计民生,非所计也,救目前而已;官方吏治,非所急也,保本任而已。故虑久远者,以为过忧;事兴革者,以为生事”。
?士大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最让他担心的是“士大夫之不务名节”,因为“士大夫渐不顾廉耻,百姓则不顾纲常。然此不当责之百姓,仍当责之士大夫也”,而且“幸有矫矫自好者,类皆惑于因果,遁入虚无,以蔬食为家规,以谈禅为国政。一二人倡于前,千百人和于后。甚有出则官服,入则僧衣。惑智惊愚,骇人观听”。
洪亮吉案的意义就在于,在经历了乾隆朝的万喙息响、鸦雀无声之后,毕竟还有知识精英,即士大夫记得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美国学者孔飞力就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描述了 18 世纪90 年代的大清帝国如何从昔日的辉煌到开始显露出多种危机之后,指出了大清帝国走向现代必须解决的三道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难题:“第一,怎样才能使得由于恐惧而变得火烛小心的精英阶层重新获得活力,以对抗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滥用?第二,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并控制大批受过教育,却不能被吸收到政府中来的文人精英们的政治能量?第三,怎样才能通过一套相对狭小的官僚行政机构来统治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
? 洪亮吉的行为对于孔飞力的提问来说,也许不是一种自觉的回答,他在写《极言时政启》时,怀抱的仍然是“受恩不酬,非国士也;有怀不尽,亦非人臣所敢出也”的传统心态,但其影响所及却是深远的,后来者由此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以他为榜样,要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发出变革维新的声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