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
編輯推薦: |
互联网 理实一体化教材开发方法及应用的模式,对后续其他人员编写相关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资源与传统教材融合,有效的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场地不足、设备缺乏、授课人员经验不够等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方便教材的灵活使用,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延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
內容簡介: |
本书紧扣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理实结合、学以够用、学以致用”原则,系统阐述几何光学、波动光学与光纤光学三大核心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应用。本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场景深度融合,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结构清晰、内容实用、特色突出,是高等职业院校光电技术(信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参与光学课程建设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授8届光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约800人。论文《聚合物辅助水热法合成钽铌酸钾纳米晶》、《退火温度对高介电常数Ta2O5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等13篇,教材《光学基础教程》、《光学零件CAD与加工工艺》等教材。
|
目錄:
|
目录项目一走进光学的世界(1)任务一学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验证(2)任务二液体和固体折射率的测量(7)任务三自组装幻灯机(11)项目二球面镜、薄透镜的成像(17)任务一放大镜的奥秘(18)任务二伟大的天文望远镜(27)任务三透镜焦距的精确测量(32)任务四光学系统的基点测量(35)任务五理想光学系统解析法求像(41)项目三平面光学系统的应用(54)任务一镜子里的世界(55)任务二测量平板玻璃的不平行度(61)任务三反射棱镜的分类和应用(66)任务四彩虹的形成(74)项目四透镜像差的形成和检测(82)任务一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83)任务二景深、焦深、远心光路(89)任务三像差的检测(93)项目五典型光学仪器的使用(106)任务一眼镜的配制(107)任务二放大镜的使用(115)任务三显微镜的使用(122)任务四望远镜的使用(131)项目六典型干涉仪的应用(139)任务一生活中的物理光学(140)任务二激光波长的测量(149)任务三油膜上的彩虹(156)任务四检测光学零件表面的质量(163)项目七典型衍射仪的应用(172)任务一能绕道的光(173)任务二细丝直径的测量(181)任务三衍射光栅的应用(190)任务四光学系统的分辨本领(201)项目八偏振光的应用(210)任务一生活中的偏振光(211)任务二晶体的双折射(224)任务三3D电影(230)项目九光纤的基本特性与测量(243)任务一认识光纤(244)任务二光纤的传输过程(254)任务三光纤的损耗特性及测量(262)任务四光纤的色散特性及测量(267)
|
內容試閱:
|
光学的现代发展,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19世纪,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理论揭示了光的电磁波本质,奠定了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与电的统一,极大地推动了光学学科的进步。进入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与光纤技术的诞生与蓬勃发展,标志着光学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如今,光学已成为众多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基石。“光学与光纤技术”作为光电技术应用类专业的关键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光学理论,熟练进行常见光学仪器的调试与使用,初步建立光学设计与制造的系统性思维,深入理解光纤的传输特性及广泛应用。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教材在编写中着力突出以下特色: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巧妙融入光学在日常生活与工程应用中的丰富实例,强化知识理解;强化实践教学, 包含光学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入课程思政,结合专业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教学资源丰富,通过拓展阅读、知识链接等形式延伸学习内容,并在多数章节后配备代表性习题,巩固学习效果。全书分为九个项目,项目一至项目三由郑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项目四由赵鑫、郑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项目五由任婷婷(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项目六至项目七由李勇(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项目八由王炜(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项目九由黄晶(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编写。全书由郑丹、李勇、任婷婷统稿。本书实验部分的编写,得到了武汉光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雷莎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与技术协助,在此谨致诚挚谢意!本书主要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光电技术应用、光电信息类及相关专业学生,亦可供光电技术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给予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