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科塔萨尔、鲍德温盛赞!20世纪百大经典to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編輯推薦: |
1.本书聚集六十余位旅美华语诗人,胡野秋、严力、非马、周德芳、刘虹、千夫长、南希、天端、韩舸友等著名诗人齐聚,既有经典之声,也有新锐之音,形成跨代际的精神对话。
2.本书收录从经典抒情风格到现代实验风格、从都市书写题材到自然咏叹题材的多样作品,展现华语诗歌在异域中的创造力与包容性。
3.本书不仅是诗歌之美的呈现,也是海外华人文化记忆与精神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隔重洋的另一岸,他们用方块字抵抗遗忘,记录异乡人的思考与心灵印记,让华语在异国土地上焕发新生命。
4.本书由知名设计师周伟伟操刀设计,精装装帧,双色内文,适宜收藏。
|
內容簡介: |
《旅美华语诗典》汇集了65位旅美华裔诗人的精选诗作。诗集以中文为舟,横渡太平洋,深刻记录了游子于异质文化间的漂泊、叩问与扎根。字里行间交织着对故土的绵长乡愁与对新家园的复杂观察,展现了中文诗性在美洲大陆的顽强生命力与创造性转化。这是一部关于离散、记忆与文化融合的复调交响,为读者理解海外华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诗意窗口。
远隔重洋却仍不失赤子之心,六十余位华语诗人以母语写下漂泊者的心灵诗歌,交织着对故土的深情与异乡的沉思,献给所有在世间流转的灵魂。
|
關於作者: |
主编:胡野秋,文化学者、作家、导演。曾获中国新闻奖,出版《胡腔野调》《冒犯文化》《触摸》等。导演电影《爱不可及》(获第 51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故事片白金奖)。现居西雅图。
副主编:周德芳,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刘虹,一级作家、诗人,曾获中国女性文学奖。
|
目錄:
|
严力的诗 纽约
2025 祝词 002
前仰后翻 003
飞 004
除了 005
王渝的诗 纽约
人在异地 007
咖啡馆中 008
早安·纽约 009
把盏 010
非马的诗 芝加哥
人与神 012
时差 013
春雪 015
胡野秋的诗 西雅图
独处是一个人的大美 017
我来自魏晋 018
我的世界我的床 019
刘虹的诗 亚特兰大
马头琴 021
情人节 023
仓央嘉措 024
喜欢 026
周德芳的诗 纽约
滴水成诗 029
纽约客 030
拥抱古树 032
张宗子的诗 纽约
玫瑰 034
风已止 036
补八大山人河上花歌 037
千夫长的诗 洛杉矶
洛杉矶五题 040
王家新的诗 纽约
在轮渡上 044
睡美人 045
2025 年端午节 046
程奇逢的诗 纽约
叶子该落的时候,它就落了 048
断木的年轮 049
饶蕾的诗 纽约
故乡是行走的泥土 051
法拉盛的辩证法 052
蓝鸟的诗 洛杉矶
你约我见个面 054
六月的心事不肯出门 056
窗外 057
刘荒田的诗 旧金山
新加坡纪行 059
张堃的诗 特雷西
旧金山幻想曲 063
九重葛幻影 064
彭美沁的诗 纽约
他乡愁 066
净冬 067
最大猴子圈 069
南希的诗 纽约
给我自己 071
悬崖 073
时间 075
苏拉的诗 新泽西
香巴拉之光 078
青海湖 079
摇篮曲 081
天端的诗 塔斯卡卢萨
服刑 083
空心人 084
陈联松的诗 旧金山
密码 086
错过一张诗人的脸 088
诗人的简介 090
陈金茂的诗 纽约
痛点 092
下弦月 093
花的独唱 094
杨雷的诗 旧金山
亲爱的,不要回头 096
让我们慢慢说再见 097
再别西湖 098
王键的诗 纽约
飓风来临之前 101
邮局 102
冬天的白内障 104
应帆的诗 纽约
二月边境 107
五月的这个下午 108
回去 110
洪君植的诗 纽约
名为那个人的标题在我身体里呼吸 113
荆棘花 116
失黑 117
聂莉的诗 洛杉矶
水仙慢 120
夜的形容词 121
母与子 122
笑虹的诗 纽约
今夜 124
玫瑰 125
青团 126
纽约桃花的诗 纽约
曼哈顿悬日 128
轮回 129
漫黎的诗 亚特兰大
今夜,无法荒漠一片 131
渡河 132
晓鸣的诗 波士顿
山中寻瀑布 134
父亲、儿子和我 135
爵蔚的诗 纽约
缅街 137
爱情 138
曼无的诗 旧金山
思念如此浓烈 140
传说 141
海上云的诗 丹佛
读懂一座城 143
我的地理发现 144
省略的三段论 145
胡木贵的诗 辛辛那提
出差在外 147
沙哑的歌手 148
几管笔的身份 149
梦江南的诗 达拉斯
遍野江南 151
曲凉 153
孤山梅雨的诗 休斯敦
黑色港湾 155
就这样老去 156
李姗的诗 洛杉矶
关于你的话题 158
我并没有要等待的人 161
跃过微光 162
伍呆呆的诗 夏威夷
我会等 165
流星从黑暗的缝隙里穿过 166
桃花酒 167
石蝶的诗 纳什维尔
马克杯 169
简约 170
铜钱 171
淼的诗 底特律
那一夜 174
京剧的回味 175
流年 176
林间青竹的诗 亚特兰大
临水·听琴 178
这一整个早晨都属于我 179
雪地 180
郁颂的诗 波士顿
那一抹春 182
月光之城 183
淳子的诗 华盛顿
月亮一生都是圆的 186
夏至书 187
陈晓笛的诗 洛杉矶
和平在哪里? 190
陈九的诗 纽约
河的那边 194
让我怎样安息 196
袁铁坚的诗 旧金山
父亲节 199
邱明的诗 洛杉矶
故事 202
高高的棕榈 203
齐英武的诗 洛杉矶
参观死海古卷美国巡展有感 205
陈森的诗 洛杉矶
缘起缘落 208
谢炯的诗 纽约
站街女 212
樱花树 214
楚鸿的诗 纽约
秋的心脏里 216
便签 217
唐程的诗 纽约
乡愁 219
娄荔的诗 凤凰城
飞去吧,我的灵魂 221
黑丰的诗 纽约
一朵玫瑰 223
一颗孤独的钉子 224
陈蔚的诗 纽约
我追逐一个人 226
大卫看自己 227
小的一天 228
冰弦的诗 旧金山
自画像 230
微小 231
唯一想完成的事 232
心堪的诗 洛杉矶
石榴给我带来故乡的念想 234
瑞箫的诗 纽约
大海四章 236
潘无依的诗 纽约
我们在爱 240
岁月的哭声 242
鲁鸣的诗 凤凰城
一个人死了 244
夏天,我在纽约 246
楚楚原的诗 新泽西
七月的纪念 249
世道 250
韩舸友的诗 洛杉矶
诗人的流浪 252
乡愁:遥望母亲 253
致爱人 254
晓雨的诗 休斯敦
我的温开水 256
小姑乐天 258
弥弥的诗 休斯敦
浮生一日 261
李丽华的诗 纽约
“勇气”这两个汉字 264
深秋红叶的诗 旧金山
邂逅 266
水中残荷 267
后记 269
|
內容試閱:
|
语言是通往故乡的舟楫。而诗歌,是它远航时激起的浪花。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部《旅美华语诗典》,不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部以方块字为经纬、以太平洋为背景书写的独特心灵史。它汇聚了数十年来活跃于美国的华语诗人的重要作品,试图勾勒一幅在时空迁徙与文化碰撞中不断生长、裂变、交融的诗歌版图。
“旅美”——这一前缀,既是地理坐标,亦是精神坐标。它指向一种“在而不属于”或“属于而不在”的复杂状态。这些诗人,或求学、或谋生、或流徙、或扎根,他们携带着各自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投身于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同时也充满挑战的异质语境。物理的位移带来精神的震荡,语言的孤岛遭遇文化的汪洋。正是在这双重乃至多重边缘的交界地带,诗歌以其敏锐的触角,捕捉着个体生命最细微的颤栗与最宏阔的乡愁。华语,这古老的载体,在远离其原生土壤的时空里,非但没有枯萎,反而在差异的砥砺与孤独的滋养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创造力——它既是回望故土的望远镜,也是透视当下的多棱镜,更是构筑精神家园的基石。
首先要申明的是,就诗歌文体而言,这个选本聚焦于自由诗,故未收录旧体诗词。其实,海外有很多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古典诗歌传统的诗人,也许在未来成熟的时候,我们也将尝试出版他们的诗集选本。
该选本的编纂,秉持着“历史性”与“美学性”并重的原则。我们力求在时间纵轴上,呈现从早期移居者的拓荒之音,到当代朦胧诗后渡海者的深沉咏叹,再到新生代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实验这一绵延不断的创作谱系;在美学横轴上,则兼容并包,既收录扎根于新诗传统、充满文人风骨的抒情与哲思,也展现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前卫探索,以及那些在跨文化语境中诞生的、难以归类的独特声音。这些作品,或直面身份认同的焦灼与迷惘,或书写异国生活的疏离与融入,或沉思历史与个人的创伤记忆,或歌咏自然与爱情的永恒主题,或在纯粹的语言实验中寻找存在的边界。它们共同证明:华语诗歌的根系,在北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已深深扎下,并开出了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花朵。
我们尽可能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在美诗人。他们的年龄横跨七十载,上至三十年代前辈,下至千禧一代青年。他们承载了文字在岁月磨砺下无与伦比的精神重量。
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位漂泊者或旅居者用母语在异乡刻下的心灵印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情感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为所有在文化夹缝中生存、思考、感受的灵魂提供了珍贵的共鸣与慰藉。这些文字,超越了地理的藩篱,成为连接东方故土与北美大陆、过去与未来、个体与族群的隐形桥梁。
选编这样一部诗典,是一项充满敬意也充满挑战的工作。我们深知,自己的能力与眼力均有局限,因此选本难免受编者视野和才识的制约,挂一漏万之憾在所难免。但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搭建一个足够宽广而坚实的平台,让这些散落在北美大地上的华语诗歌明珠得以汇聚、碰撞、辉映,让他们独特的声音被更广泛地倾听,让他们所承载的复杂而丰沛的“旅美经验”得以被深入理解和铭记。
翻开这本诗集,您将开启一段跨越太平洋的精神之旅。您将感受到,那些在“之间”地带游走的灵魂,如何用最精粹的语言抵抗遗忘、确认存在,并最终在漂泊中寻找到属于诗歌也属于每一个不羁心灵的永恒家园。
主编
2025 年 7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