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售價:HK$
638

《
道德革命的结构(交界译丛)
》
售價:HK$
539

《
时间线上的中国史
》
售價:HK$
2539

《
时间线上的中国国宝
》
售價:HK$
2539

《
中国近代史(史学大师蒋廷黻作品)
》
售價:HK$
429

《
逸出局部:艺术史六题
》
售價:HK$
484

《
今日向长安(上下册)
》
售價:HK$
1015

《
所有顽固的人(超20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上海推理主题独立书店生存实录)
》
售價:HK$
286
|
編輯推薦: |
著名史学家刘节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写的金石类著作提要。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辑录、整理刘节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撰写的金石类著作提要(以齐鲁书社1996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稿(稿本)》为底本),同时将刘节发表在其他报刊的同书目提要附于《提要》每则文后;另将刘节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札记、序跋等文章作为全书附录。附录中的文章散见于一些刊物,此前未经整理,本次整理根据文体分为“札记序跋”“绪言概论”两部分。
|
關於作者: |
刘节(1901-1977),原名翰香,字子植,号青松。浙江永嘉(现温州市鹿城区)人。著有《中国史学史稿》《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群书叙录》《古史考存》等。治学范畴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古史、金石学、考古学、古器物学、古音韵学、古文字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方面。
洪光华,心理学博士,曾任澳门城市大学教务处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副主编。在《澳门理工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
目錄:
|
卷一
經部 小學類·文字
《説文疑》十二卷 稷香館本
《説文段注簽記》一卷 稷香館本
《説文大小徐本録異》 稷香館本
《象形文釋》四卷 稷香館本
《駢隸》一卷 《俞樓雜纂》本
經部 石經類
《石經尚書》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石經魯詩》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石經儀禮》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石經公羊殘字》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石經論語殘字》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漢熹平石經遺字》一卷 光緒二十七年石印本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一卷 民國十九年石印本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一卷 《補遺》一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録》一卷 文氏思簡樓印本
附 《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録》 文素松著 定價一元五角
民國二十年秋 上海文氏思簡樓出版
《漢熹平石經殘字譜》一卷 民國二十二年文化傳薪社拓本
《漢熹平石經》一卷 民國二十年神州國光社石印本
《漢石經碑圖》一卷 民國二十年排印本
附 《漢石經碑圖》 張國淦著 出版期民國二十年
出版處北平燕京大學 定價八元
《漢魏石經殘字校録》 民國二十三年山東圖書館排印本
《集拓新出漢魏石經殘字初編》四卷 民國十七年拓本
《集拓新出漢魏石經殘字二編》 拓本
《集拓新出漢魏石經殘字三編》 民國十九年拓本
《魏石經尚書殘字》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魏石經春秋殘字》一卷 《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魏三體石經録》一卷 民國十二年石印本
《魏三體石經續録》一卷 民國十二年七月石印本
《三體石經時代辨誤》二卷 民國十四年排印本
《續補三體石經時代辨誤》一卷 民國十六年刻本
《六經圖説》一卷 江西信州文廟石刻拓本
史部 雜史類
《天水冰山録》不分卷 《知不足齋叢書》本
史部 目録類
《楝亭書目》 傳抄本
《長白藝文志初稿》一卷 大興鮑氏藏抄本
《績語堂題跋》一卷 《魏稼孫全集》本
卷二
史部 金石類·總録
《寒山金石林部目考》一卷 《晨風閣叢書》本
《金石録補續跋》七卷 《行素草堂金石叢書》本
《經鉏堂金石小箋》二卷 中國書店校印本
《金石題咏》一卷 燕京大學藏舊鈔本
《金石萃編補目》三卷 《聚學軒叢書》本
《金石萃編校字記》二卷 光緒十二年上虞羅氏自刻本
《金石續編》二十一卷 同治十年毗陵雙白燕堂刻本
《金石萃編補略》二卷 光緒八年杭州抱經堂刻本
《金石補編》不分卷 海鹽黄氏鈔本
《吉金貞石録》五卷 民國十八年燕京大學刻本
《字原徵古》四卷 《薌嶼裘書七種》本
《金石萃編補正》四卷 光緒二十年影印本
《讀金石萃編條記》一卷 《煙畫東堂小品》本
《八瓊室金石札記》四卷 吴興劉氏希古樓刊本
《金石祛僞》一卷 吴興劉氏希古樓刊本
《金石學録補》三卷 《潜園總集》本
《褱岷精舍金石跋》一卷 《國粹學報》本
《廣雅堂論金石札》五卷 《張文襄全集》本
《金石古文考》一卷 石印本
《潔庵金石言》一卷 《信古閣小叢書》本
《遼代金石目》四卷 《遼痕》本
《怡松軒金石偶記》一卷 民國甲戌崑山趙氏刊本
《兩周金石文韵讀》一卷 《王忠慤公遺書初集》本
《金石訂例》二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刻本
《南漢金石志》二卷 《翠琅玕館叢書》本
《金石綜例》四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癖好堂收藏金石書目》一卷 《湫漻齋叢書》本
《張叔未藏金石文字》二卷 四會嚴氏鶴緣堂石印本
《金石稱例》四卷 附《續編》一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甘泉鄉人金石跋》二卷 書鈔閣寫本
《金石學録》四卷 道光四年芝省齋自刻本
《金石學録補》一卷 道光四年芝省齋刊本
《金石起原説考補》一卷 道光四年芝省齋刊本
《鼎堂金石録》二卷 《雲南叢書》本
《二銘草堂金石聚》十六卷 同治壬申刻本
《二百蘭亭齋收藏金石記》四卷 咸豐六年歸安吴氏刻本
《函青閣金石記》四卷 瑞安陳氏《湫漻齋叢書》本
《台州金石録》十三卷 《塼録》五卷 《闕訪目》四卷 ??
吴興劉氏嘉業堂刻本
《東甌金石志》十二卷 光緒癸未刻本
《安徽金石略》十卷 《聚學軒叢書》本
《涇川金石記》一卷 《聚學軒叢書》本
《益都金石記》四卷 光緒九年益都丁氏刻本
《中州金石目》八卷 《鄦齋叢書》本
《荆南萃古編》一卷 附《續編》一卷 光緒二十年鴻寶署齋刻本
《三巴金石苑目》一卷 《六譯館叢書》本
《雍州金石記》十卷 附《記餘》一卷 《惜陰軒叢書》本
《朝鮮金石目考覽》二卷 燕京大學藏舊鈔本
《俑廬日札》一卷 東莞容氏校印本
《雲窗漫稿》一卷 庚申六月貽安堂刻本
《金石名著彙目》一卷 《續目》一卷 民國乙丑排印本
《金石訂例》四卷 《後知不足齋叢書》本
《京畿金石考》二卷 《行素草堂金石叢書》本
《和林金石録》一卷 《遼居雜著》本
《兩浙金石别録》二卷 民國戊辰二月排印本
《括蒼金石志》十二卷 《續志》四卷 同治十二年處州府學重刻本
卷三
史部 金石類·金
《三器圖義》一卷 《説郛》本
《西清續鑑甲編》二十卷 宣統庚戌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西清續鑑乙編》二十卷 辛未九月古物陳列所石印本
附 《西清續鑒乙編》 民國二十年九月北平古物陳列所出版
定價二十四圓
《焦山鼎銘考》一卷 乾隆三十八年翁氏刻本
《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十卷 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長安獲古編》二卷 諸城劉氏家刻本
《周無專鼎考》一卷 文選樓本
《懷米山房吉金圖》二卷 道光己亥曹氏石刻本
《齊侯罍銘通釋》二卷 道光丙午一鐙精舍刊本
《東武劉氏款識册目》一卷 商務印書館影印陳介祺手寫本
《漢建昭雁足鐙考》二卷 道光丁酉刊本
《銅器聞見録》一卷 北京大學藏鈔本
《商周彝器釋銘》六卷 《觀象廬叢書》本
《權度量衡實驗録》不分卷 上虞羅氏覆刻本
《宋政和禮器考》一卷 瑞安孫氏家刻本
《詁籀誃彝器款識》一卷 上海會文堂石印本
《綴遺齋彝器考釋》三十卷 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附 《綴遺齋彝器考釋》 定遠方濬益原稿 商務印書館影印
定價三十五元 特價二十四元
《夢坡室獲古叢編》十二卷 丁卯十月上海景印本
《周代吉金年月考》一卷 《國粹學報》本
《觀堂古金文考釋五種》一卷 《王忠慤公遺書》本
《中國歷代之尺度》 民國十五年十月油印本
《澂秋館吉金圖》二卷 庚午冬商務印書館石印本
《小檀欒室鏡影》 六卷 南陵徐氏影印本
?附 《小檀欒室鏡影》 六卷 南陵徐乃昌影印 定價貳拾伍圓
?二十二年六月
《貞松堂集古遺文》十六卷 民國辛未石印本
?附 《貞松堂集古遺文》 上虞羅振玉輯 民國二十年大連貽安堂出版
?定價三十元
《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三卷 蟫隱廬石印本
?附 《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 三卷 上虞羅振玉撰集 出版期民國
?二十一年 代售處上海蟫隱廬 定價陸元
《貞松堂集古遺文續編》三卷 蟫隱廬石印本
《漢兩京以來鏡銘集録》一卷 《遼居雜著》本
《吉金文録》四卷 南宫邢氏刻本
《簠齋吉金録》八卷 戊午十二月風雨樓影印本
《周銅鼓考》一卷 民國二十年石印本
《國朝金文著録表補遺》二卷 上海蟫隱廬石印本
? 附 《國朝金文著録表補遺》 鮑鼎著 二册附《王表較勘記》一册 ?
上海蟫隱廬出版 定價五元
《寶藴樓彝器圖録》一卷 民國十八年影印本
《秦漢金文録》八卷 民國二十年中央研究院出版
?附 《秦漢金文録》 容庚撰集 定價十二圓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
?中央研究院出版
《頌齋吉金圖録》一卷 東莞容氏影印本
? 附 《頌齋吉金圖録》 容庚著 實價拾圓 二十二年十月
? 北平文奎堂、富晋書社代售
《雙劍誃吉金文選》二卷 癸酉三月海城于氏石印本
? 附 《雙劍誃吉金文選》 海城于省吾撰集
? 琉璃廠來薰閣書店、直隸書店代售 定價六元
《 氏編鐘圖釋》一卷 民國二十二年中央研究院影印本
? 附 《 氏編鐘圖釋》 徐中舒著 出版期民國二十一年 出版處北平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定價三元
《泉山古物編》三卷 民國甲子五月排印本
《新鄭出土古器圖志初編》一卷 《續編》一卷 《附編》一卷
民國十二年石印本
《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二卷 民國二十年上海大東書局石印本
? 附 《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 郭沫若著 民國二十年上海
? 大東書局出版 定價七元
《金文叢考》四卷 民國二十一年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 附一 《金文叢考》 郭沫若著 出版處日本文求堂
? 出版期民國二十一年 定價日金七圓五十錢
? 附二 《金文叢考》 郭沫若著 昭和七年日本文求堂出版
? 定價日金柒元伍拾錢
《三代秦漢金文著録表》八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 附 《三代秦漢金文著録表》 海寧王國維先生原著
? 上虞羅福頤校補 定價七元 琉璃廠來薰閣書店代售 二十二年十一月
附録 ?
《兩周金文辭大系》 郭沫若著 一九三二年
? 日本文求堂出版 定價精裝日金四元五十錢 平裝日金三元五十錢
《雙劍誃吉金圖録》 海城于省吾編 定價國幣貳拾元
? 北平琉璃廠來薰閣、上海中國書店、天津直隸書局、南京保文堂代售
卷四
史部 金石類·石
《古今碑帖箋》一卷 《一瓻筆存》本
《石鼓文考證》一卷 《湫漻齋叢書》本
《漢魏碑考》一卷 陳氏《房山山房叢書》本
《杭郡庠得表忠觀碑記事》一卷 《武林掌故叢編》本
《碑版文廣例》十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漢劉熊碑考釋》一卷 漢陽葉氏刻本
《孔子廟堂碑唐本存字》 一卷 《百一廬金石叢書》本
《誌銘廣例》二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百漢碑硯齋縮摹本》 光緒十八年石印本
《九曜石刻録》一卷 《翠琅玕館叢書》本
《漢武梁祠畫像考》六卷 《附圖》一卷 吴興劉氏希古樓刻本
《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北宋石經補考》一卷 道光庚子芝省齋刊本
《隋唐石刻拾遺》二卷 道光壬午關中刻本
《宋韓蘄王碑釋文》二卷 《湫漻齋叢書》本
《翠微亭題名考》一卷 《武林掌故叢編》本
《漢石例》六卷 光緒戊子行素草堂刊本
《永州金石略》一卷 越峴山館刊《躬耻齋全集》本
《漢魏六朝誌墓金石例》三卷 《後知不足齋叢書》本
《唐人志墓諸例》一卷 《後知不足齋叢書》本
《惠山聽松石床題字》一卷 同治五年二百蘭亭齋刻本
《漢沙南侯獲刻石雙鈎本》一卷 同治癸酉滂喜齋刻本
《闕特勤碑考釋》一卷 日照丁氏栘林館刻本
《舊館壇碑考》一卷 《湫漻齋叢書》本
《佛金山館秦漢碑跋》一卷 《山左先喆遺書甲編》本
《昭陵碑考》十二卷 咸豐戊午關中刻本
《漢射陽石門畫象彙考》一卷 《金陵叢書》本
《讀漢碑》一卷 《俞樓雜纂》本
《思古齋雙鈎漢碑篆額》一卷 光緒癸未刻本
《荆南石刻三種雙鈎本》一卷 光緒甲辰海天旭日齋摹本
《陶齋藏石目》一册 光緒癸卯中原書店印本
《敦煌石室真蹟録》三卷 宣統己酉九月吴趨王氏寫印本
《漢武梁祠畫像題字補考》一卷 石印本
《山左漢魏六朝貞石目》四卷 癸亥二月濟南刻本
《邠州石室録》三卷 乙卯秋吴興劉氏嘉業堂校刊本
《崇雅堂碑録》五卷 《録補》四卷 潜江甘氏排印本
《補寰宇訪碑録刊誤》 一卷 《槐廬叢書》校刊本
《芒洛冢墓遺文》 四編十六卷 上虞羅氏刻本
《唐三家碑録》三卷 癸丑年上虞羅氏刻本
《漢晋石刻墨影》一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古石刻零拾》一卷 東莞容氏石印本
《寰宇訪碑録校勘記》十一卷 《直介堂叢刊》本
《夢碧簃石言》六卷 乙丑正月會稽顧氏排印本
《盂縣造像録》一卷 鈔本
《崑山石刻見存録》四卷 民國甲戌排印本
卷五
史部 金石類·玉
《奕載堂古玉圖録》一卷 瑞安陳氏湫漻齋刻本
《古玉圖考》四卷 古吴毛上珍摹刻古本
史部 金石類·璽
《古兵符考略殘稿》一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璽印姓氏徵》二卷 附《姓檢》一卷 東方學會排印本
《印譜考》四卷 癸酉季冬墨緣堂石印本
《古璽文字徵》十四卷 《附録》一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漢印文字徵》十四卷 《附録》一卷 上虞羅氏石印本
《漢印文字類纂》十二卷 西泠印社石印本
《泥封印古録》一卷 《湫漻齋叢書》本
《鐵雲藏封泥》一卷 光緒甲辰抱殘守缺齋石印本
《鄭厂所藏封泥》一卷 《陸 孴古録》之一 光緒癸卯石印本
史部 金石類·甲骨文
《殷契佚存》《考釋》各一卷 癸酉七月金陵大學石印本
附 《殷契佚存》《考釋》 商承祚著 定價拾四圓 二十二年十一月
金陵大學文化研究所出版
《殷契鈎沈》二卷 北平富晋書社影印本
《甲骨文編》十四卷 《附録》一卷 《檢字》一卷
哈佛燕京社石印本
附 《甲骨文編》 孫海波撰集 哈佛燕京社出版 定價十四元
《甲骨文字研究》二卷 民國二十年大東書局石印本
《甲骨卜辭》一卷 商務印書館影印摹本
附録
《卜辭通纂考釋》 郭沫若著 昭和七年五月日本文求堂出版
定價日金十二元
《殷栔卜辭》 附《釋文》及《文編》 容庚、瞿潤緡同著
廿二年六月哈佛燕京學社出版 定價每部十元
史部 金石類·陶
《晋保母塼跋尾》一卷 《知不足齋叢書》本
《吴康甫塼録》一卷 道光十四年刻本
《浙江塼録》四卷 鄞縣鄭氏刊本
《嚴氏古塼存》二卷 道光十九年刻本
《温州古甓記》一卷 瑞安孫氏排印本
《鐵雲藏陶》三卷 光緒甲辰抱殘守缺齋影印本
《瓦當圖考》一卷 燕京大學藏摹本
《漢安 廎塼録》一卷 民國庚午四月排印本
《瓦削文字譜》一卷 文氏思簡樓石印本
附 《瓦削文字譜》 文素松輯 上海文氏思簡樓印行
子部 藝術類·書畫
《拙存堂題跋》一卷 陳氏《房山山房叢書》本
子部 藝術類·舞樂
《疇齋二譜》一卷 附《外録》一卷 《武林往哲遺著》本
子部 藝術類·法帖
《稧帖緒餘》四卷 《薌嶼裘書七種》本
子部 譜録類·器物
《古禮器説略》一卷 《雪堂叢刊》本
《墨記》一卷 《學海類編》本
《墨評》一卷 明如韋館刊本
《墨志》一卷 《粵雅堂叢書》本
《墨海内輯》三卷 《外輯》七卷 《附録》一卷 《涉園墨萃》本
《墨表》四卷 《士禮居叢書》本
《藝粟齋墨品》一卷 燕京大學藏滎陽鄭道乾鈔本
《百十二家墨録題詞》五卷 乾隆戊子甬上邱氏刊本
《鑑古齋墨藪》四卷 《附録》一卷 《涉園墨萃》本
《内務府墨作則例》一卷 丁巳孟秋武進陶氏涉園重刊
《中舟藏墨録》三卷 《涉園墨萃》本
《南學製墨劄記》一卷 《涉園墨萃》本
《論墨絶句》一卷 光緒癸巳仲冬湘鄉謝氏揅經榭刊本
附録
札記序跋
章氏《文始》札記
藤花榭本《説文解字》校讀後記
跋《 羌鐘考釋》
《武英殿彝器圖録》序
《甲骨書録解題》序
《名原校證》序
緒言概論
中國金石學緒言言
考古學社之使命
《四庫》本之評價
研究中國語言文字的新路徑
後記
|
內容試閱:
|
乾隆以后,科学兴盛,科学方法的提倡,考古的新发现和新学科的产生,学术新星的不断升起,使中国学术界重臻一次新的辉煌。”前修未密”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远不能满足学术界急需,于是,借着续修《四库全书》的呼吁,纂撰一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成了当时许多硕学通儒的共识。
随着美国政府决定退还庚子赔款的部分款项,英、法、俄、日等国纷纷效仿。1923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议案,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文化教育支出,但每年的预算要由日本国会审核通过。
1928年1月,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正式工作,分四部搜采著录书目。到1931年,共著录2.7万多种古籍图书,成《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一稿。该提要目录在编写时,对撰写人选择相当严格,据当时编纂遗存的 ”书目记录”(即各撰稿人与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拟定之提要书目)所登记,从1931年至1938年,就有班书阁、陈壬孙(锹)、冯承钧、傅惜华、傅振伦、高观如、韩承铎、黄之六(寿祺)、瞿兑之(宣颖)、瞿汉、柯燕舲(昌泗)、刘启瑞、刘泽民、陆会因、鹿辉世、伦明、罗福颐、茅乃文、沈兆奎、孙光圻、孙海波、孙人和、孙曜、谭其骧、吴向之(廷燮)、吴燕绍、夏仁虎、夏孙桐、谢兴尧、许道龄、叶启勲、余宝龄、张伯英、张寿林、赵录绰、赵万里等36位撰稿人承担撰写了基本书目19000余种。 前后参与提要稿撰写的中国学者共有71人,至1945年2月,共收到交稿34000余种。
约在1934年缮成了一个油印本,所撰提要的书在二万册以上。
1935年后,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曾陆续将提要稿本打印后分送给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狩野直喜,在分送了一万零八十余种提要后便告中止,这部分提要稿仅及稿本的三分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因为时局不稳,战火蔓延,加上中国学者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反感,纷纷退出编纂小组,致使《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未完成,原始稿本和相关资料被封存在中国和日本,并有部分损毁或散落民间。
抗战胜利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由中方代表沈兼士接收,后与东方文化事业图书筹备处搜罗的1.5万多部古籍图书一起归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收藏。
《象形文釋》四卷
稷香館本
清徐灝撰。灝字子遠,番禺人。是書專就許書所載象形文字,爲之疏通證明。首《自序》謂:“皇古未有文字,先有物象,即有音聲,聲、形、誼三者交相爲用,而不可須臾離者也。夫確無可象, 而形有所擬,是故書契之作,托始於形。形也者,物之體也。段若膺氏注《説文》,號爲精博,獨象形一事,尚多穿鑿附會,不可以不辨也。”蓋即其全書大旨。然所收不盡爲象形,兼有會意、指 事之文字,亦羼於内。亞字,引鐘鼎彝器多作亜,“許君引賈説於後,説解必有捝誤”。田字,謂:“段氏曰:‘陳敬仲之後爲田氏,假 田爲陳。’案:今潮州音田、陳並讀如唐,古音之僅存者。”心字,謂:“《説文》於肺、脾、肝等字皆主博士之説,獨於心字,兼今古 文《尚書》,所以廣異義也。其説已詳於《五經異義》,故《説文》 略之。古人著書之體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