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科塔萨尔、鲍德温盛赞!20世纪百大经典to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适应性很广的大学教材。两位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科研为基础,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要求,撰写了这部本土化的批判性思维教材,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和写作论证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构建和评估论证的基本技能。
|
內容簡介: |
《批判性思维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批判性思维本身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是融理性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和逻辑的技巧为一体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教程(第二版)》融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为一体,作者借鉴了国外批判性思维课程的不同风格,结合教学实践,系统地介绍了一套具有逻辑风格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方案,内容涉及对论证的理解,评估各种论证的技术与方法,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写作与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既可以作为高校相关课程的教材,又可以成为应用逻辑学的普及读物。全书内容充实、结构严谨、举例生动、语言通俗。
此次修订作者以恩尼斯对批判性思维的人文性定义和苏格拉底方法为指导思想,重新设计批判性思维的总体训练框架,并使用了大量本土的案例,对批判性思维训练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构建和评估论证的基本技能。
|
關於作者: |
谷振诣
----------------------------
谷振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如何进行批判——孟子的愤怒与苏格拉底的忧伤》(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等。合译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刘壮虎
----------------------------
刘壮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逻辑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逻辑、数学哲学、语言哲学。著有《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素朴集合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逻辑演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等。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 1
第一节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2
二、苏格拉底与欧绪弗洛的对话 3
三、合作式批判方式 5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目标 10
一、思维标准 10
二、思维习性 21
三、思维技能 30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31
一、探究法 31
二、图尔明模型 32
三、正反正框架 33
四、3A分析模式 35
五、CCPAAI框架 36
练习题 37
第二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法 / 40
第一节 探究法的步骤和实质 40
一、探究法的简化框架 40
二、探究法的细化框架 42
三、探究法的实质和精神 46
第二节 探究法的实例分析 48
一、聚焦于一个问题 49
二、深入细致的考察 53
三、得出有充分根据的判断 54
第三节 运用探究法的思维技能 55
一、理解澄清的技能 55
二、构建论证的技能 56
三、评估论证的技能 57
练习题 59
第三章 问题、断言和主张 / 61
第一节 问题类型的区分 61
一、形式角度的区分 62
二、性质角度的区分 68
三、答案角度的区分 76
第二节 动态清零政策分析 78
一、定义政策的五要素 78
二、制定政策的逻辑 79
三、政策中的问题和主张 80
第三节 问卷设计和思维标准 82
一、清晰性标准 83
二、相关性标准 83
三、一致性标准 84
四、充分性标准 85
五、公正性标准 86
练习题 88
第四章 定义和划分方法 / 97
第一节 定义的种类 97
一、约定定义 98
二、词典定义 99
三、精确定义 100
四、理论定义 101
第二节 定义的方法 102
一、通名的内涵与外延 102
二、外延定义方法 104
三、内涵定义方法 105
四、属种定义的规则 110
第三节 划分的方法 112
一、划分的结构和方法 113
二、划分的规则 114
三、划分、分类与分解 114
四、限制与概括 115
练习题 116
第五章 最佳解释论证 / 119
第一节 识别论证 120
一、什么是论证 120
二、条件陈述与假言论证 122
三、举例说明与举例论证 124
四、因果解释与逻辑论证 125
第二节 生命和物质因果解释 127
一、提出竞争性假说 127
二、检验竞争性假说 129
三、经验检验与科学证明 129
第三节 最佳解释论证的步骤和结构 130
一、时间关联与统计关联 130
二、对关联性可能的解释 131
三、假说与工作假设 133
四、最佳解释论证的结构 134
五、分析因果结论 136
第四节 探究因果解释的方法和标准 138
一、密尔方法 138
二、假说与假设的区别 143
三、假说的妥适性标准 147
第五节 因果思维框架 150
一、诊断病因 151
二、处方治疗 151
三、科学论证的局限 153
练习题 153
第六章 归纳和类比论证 / 179
第一节 归纳强度的概念 179
第二节 枚举论证 181
一、举例论证 181
二、枚举概括 184
三、权威证言 187
第三节 统计论证 190
一、统计概括 190
二、统计三段论 195
三、平均数、离散度与百分比 197
第四节 类比论证 202
一、因果类比 203
二、先例类比 205
三、评估类比 209
练习题 210
第七章 演绎论证 / 233
第一节 演绎有效的概念 234
第二节 对当关系推理 236
一、直言陈述 237
二、质、量与周延 238
三、对当关系 239
四、换位与周延规则 242
五、直言陈述的标准化 244
第三节 直言三段论 247
一、直言三段论的格与式 247
二、直言三段论的规则 248
三、评估直言三段论 251
第四节 复合推理 255
一、联言推理 255
二、选言推理 257
三、假言推理 261
四、二难推理 267
五、归谬法与反证法 270
第五节 评估复合推理 272
一、复合推理的完整形式 272
二、推出复合推理的结论 275
三、揭示复合推理的假设 278
四、揭示隐含假设的准则 281
练习题 284
第八章 概称论证 / 303
第一节 图尔明模型 304
一、概称论证的六元素 305
二、领域依赖和反驳条件 307
三、D型推理:执法论证 311
第二节 正反正框架 312
一、W型推理:建议论证 313
二、B型推理:政策论证 317
三、公正原则 324
第三节 写作测试中的应用 325
一、题目和题型结构 325
二、表格关键词分析法 327
三、同类试题比较分析 329
四、图尔明模型的局限 330
练习题 331
第九章 论证的谬误 / 338
第一节 违反清晰原则的谬误 339
一、空洞和晦涩 340
二、歧义和混淆 343
三、暗示和含糊 349
第二节 违反相关原则的谬误 352
一、转移论题和稻草人 352
二、错失主旨和反唇相讥 355
三、诉诸众人和诉诸传统 357
四、诉诸起源和诉诸权威 360
五、诉诸同情和诉诸恐惧 363
第三节 违反一致原则的谬误 366
一、断章取义 366
二、自相矛盾的论证 368
三、绝对化的谬误 369
第四节 违反充分原则的谬误 374
一、循环论证和诉诸无知 374
二、轻率概括和不当类比 378
三、误用数据 384
四、假因果和滑坡谬误 390
第五节 违反公正原则的谬误 398
一、牵强附会和人身攻击 398
二、遮盖论据和轻视反证 403
三、双重标准和避重就轻 405
练习题 407
第十章 理解和评估论证 / 433
第一节 理解论证 433
一、抓住主张和关键词 434
二、辨别理由和推理 435
三、论证图解 436
四、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 439
第二节 评估论证 441
一、分析论证的谬误 441
二、分析论证的假设 444
三、分析关键性问题 448
四、分析选择性解释 451
第三节 批判性写作赏析 454
练习题 459
附录 阅读经典的CCPAAI框架 / 471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 4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