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書城自編碼: 41580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世界各国文化
作者: 程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116586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347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218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505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449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1367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398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454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704

編輯推薦:
本书不仅介绍了日本和欧洲一些重要文化景观,还对东西方文化的关联进行了深度解读,对现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来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內容簡介: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介绍了日本关西地区以奈良、京都、姬路等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知名网红景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剖析了日本与中国之间文化的关联;同时,介绍了欧洲地区以俄罗斯和法国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包括欧洲古典建筑、园林、博物收藏等内容,并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将东方文化与欧洲文明进行了千年比较。在这个气候变化、疫情肆虐的时代,“木”的可持续性与“石”的耐久性共同指向人类未来的生存智慧。当今文明的对话,也必将超越美学层面,成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实践哲学。
關於作者:
程伟,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进入旅游行业,长期从事旅行社业务、旅游教育培训、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作为“双师型”教师,深耕职业教育多年,注重产教融合,擅长将行业发展融入教学。
2010年起担任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评专家;2016年获评北京市职教名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研究方向:旅游资源、旅游职业教育、旅游服务技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等。
目錄
第一章日本文化走廊

日本奈良003
(一)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建筑//004
法隆寺//004
法起寺//009
(二)世界文化遗产——古奈良的历史遗迹//013
奈良东大寺//013
奈良唐招提寺//024
奈良平城宫迹//030
奈良春日大社与若草山//035

日本京都042
(一)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042
幕府的建筑:二条城//042
京都的神社:上贺茂神社//049
京都的神社:下鸭神社//051
京都的神社:宇治上神社//054
京都的佛寺:仁和寺//057
京都的佛寺:龙安寺//059
京都的佛寺:金阁寺(鹿苑寺)//062
京都的佛寺:延历寺//065
京都的佛寺:慈照寺(银阁寺)//067
京都的佛寺:清水寺//070
京都的佛寺:醍醐寺//073
京都的佛寺:平等院//076
京都的佛寺:东寺(教王护国寺)//079
京都的佛寺:西本愿寺//082
京都的佛寺:天龙寺//084
京都的佛寺:高山寺//087
京都的佛寺:西芳寺(苔寺)//089
(二)京都的其他景观//092
京都国立博物馆//092
京都三十三间堂//098
京都桂离宫//104
京都美秀美术馆//108
京都岚山周恩来诗碑//116

日本兵库县、大阪府和歌山县122
(一)兵库县的世界文化遗产//122
姬路城//122
大阪城天守阁//127
和歌山城//130
(二)兵库县的其他景观//132
神户孙文纪念馆(移情阁)//132

日本东京137
(一)东京的世界文化遗产//137
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137
(二)东京的其他景观//144
东京上野公园(上野恩赐公园)//144
东京浅草寺//149
东京松本楼//153
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旧址//158
第二章欧洲艺术走廊——俄罗斯

俄罗斯圣彼得堡165
(一)圣彼得堡的世界文化遗产//165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165
圣彼得堡斯莫尔尼教堂//170
(二)圣彼得堡的其他景观//175
圣彼得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博物馆//175

俄罗斯莫斯科181
(一)莫斯科的世界文化遗产//181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181
莫斯科红场//185
列宁墓//189
谢尔吉耶夫镇(金环小镇)//194
新圣女修道院及墓地//200
(二)莫斯科的其他景观//204
莫斯科列宁庄园//204
莫斯科高尔基故居//208
莫斯科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212
莫斯科国家普希金博物馆//216
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国家美术馆//221
莫斯科苏联卫国战争纪念馆//227
第三章欧洲艺术走廊——法国

法国巴黎235
(一)巴黎的世界文化遗产//235
巴黎凡尔赛宫//235
巴黎枫丹白露宫//245
巴黎圣母院//251
巴黎卢浮宫//259
巴黎奥赛博物馆//270
巴黎荣军院//274
(四)巴黎的其他景观//279
巴黎莫奈花园//279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283
马克思的巴黎足迹//288
巴黎周恩来故居//291
后记296
参考文献298
內容試閱
关于书的名字
可能您会问,书名“木石交响”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书名我自己也琢磨了许久,因为线路扯得比较长,从西欧到东欧再到日本关西,这里有大量跟我们国家有关的文物,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咱们都与这些国家有着连续不断的商贸往来,这个在下面序言中已作说明,就不再重复。
“木”象征奈良、京都的木构建筑遗产,如东大寺佛殿(现存最大木构建筑)、法隆寺(世界最古老木构群);“石”呼应文中提到的欧洲石质遗产,如法国哥特教堂、德国城堡、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等;“交响”体现东西方艺术交融,如唐风建筑对奈良的影响,丝绸之路连接欧亚文明。通过对比展现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共性与差异,融合了日本木构遗产特色与欧洲石砌建筑传统。
在历史的裂缝中寻找回声
从幼时翻阅《山海经》插图,到后来痴迷于中国及世界各国古代文化,我始终相信,文明如同一条暗河,地表的风云变幻或许淹埋了它的河道,但只要俯身倾听,仍能听见水流深处传来的古老的絮语,唐长安城的喧嚣,卢浮宫的古代文明,正仓院的饕餮盛宴……更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密信。他们用陶罐上的鱼纹诉说对大自然的敬畏,用建盏杯标注星辰的轨迹,用史诗中的英雄隐喻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自从做了旅游专业老师,一些儿时的理想逐一变成现实,这些年,无论工作原因还是朋友聚会、家庭出游,我走遍了国内的每一个省份,以及国外很多国家,所见所闻平时也都有记录和照片,由于这些因素,便萌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一是人生旅程的一种记录,二是可以为喜欢古代文明、解读古人智慧的朋友,奉上这本既有来自欧洲的古代文明发展史,也有樱花岛国与我们先唐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8年初,规划已久的行程终于排上日程,应西安师大老同学之邀,前往古都探寻古风,许是自小出身京城,对古代建筑、绘画、考古、瓷器等甚有雅兴,儿时家住雍和宫附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隔壁宫墙内的诵经声,打酱油的时代已经远去,只是心中那份对古代文明的好奇仍然会触动心扉。
傍晚的长安城宁静朴实,来一碗热腾腾的泡馍再加几片羊肉,这就是长安人从古至今的饮食传统。想来古人是否和我们有同样的雅兴,饭后走一走呢。在老同学的建议下,来到了久违的西安含光门的城墙上,透着月色,我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月光拉长,与唐长安城水渠遗址中的碎瓷片重叠。朋友递给我一枚灰陶残片,边缘沾着八世纪的黄土:“这可能是西市胡商的酒碗,你听……”
他真的将陶片贴在耳边,像在听一枚来自盛唐的海螺。我学他的样子,却听见风声卷着波斯语、突厥语和梵语呼啸而过。粟特人的驼铃、遣唐使的木屐、大秦商队的银币,都在这片残陶上交错了时空。
从长安到彼得堡,到卢浮宫,到正仓院,这本书不是答案,而是一把在博物馆库房生锈的钥匙。它可能打开西安含光门遗址的唐代水渠,也可能转动冬宫那道藏着敦煌文物的暗门。当你们抚摸书页间的文物照片时,请留意指尖的战栗,那可能是玄奘法师握过的毛笔在共振,也可能是莫高窟画工研磨青金石时的力道穿越时空的余震。
三年时间,走过京都17处世界文化遗产,我像一枚在文明经纬线上跳动的梭子。在醍醐寺抄写空海的《风信帖》时,老住持给我看了一卷被虫蛀了的《金刚经》,说这是“平安时代的遣唐使”,某位留学生从西安古董市场购回,经卷边缘还粘着大雁塔的槐花。
而当我站在彼得堡冬宫的穹顶下,那些用波斯青金石绘制的圣经故事,竟与敦煌壁画中的青绿山水共享同一种矿物基因。导游说:“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的瓷器,让这里的工匠学会了东方色谱。”他大概不知道,泉州港的灯塔,正是遣唐使乘船归国时最后望见的大陆光点。
我们都在进行一场庞大的记忆移植手术:正仓院的唐笙与卢浮宫的编钟,伏尔加河畔的圣像与长安西市的袄祠,本就是用不同语言讲述的同一则寓言。当塞纳河的晚风掠过书页,愿你能听见,那里面夹杂着遣唐使船上的古老潮声。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此书亦非某座城,而是一张被风揉皱又展开的世界地图。
程伟
2025年4月于北京

日本奈良
到达奈良已接近傍晚,选择了一个距离奈良公园最近的民宿,我对这个地区已经非常熟悉了,窗外就能看到悠闲的小鹿。此时的双眼已经打架,带着疲惫的身体伴着小鹿轻声的鸣叫,先美美睡上一晚。清晨,窗户外面湿润的青草香扑鼻而来。奈良公园里的小鹿起得比我还早,哈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彼时的我赶紧起床,洗漱完毕,踏着湿润的苔藓迈向心中的那份执念。草地上的小鹿们根本无视路人的脚步,这本就是奈良独有的特色,千年不变。
走在这座没有城墙的古都,踏在千年时光的青石板路上,任朱雀大道的清风从盛唐吹到今朝,在每一寸土地上留下温柔的痕迹。岁月的褶皱悉数藏进斑驳的廊柱与苔衣,在每一片瓦当上留下温柔的锈迹。
我常驻足于东大寺二月堂的回廊,看暮色将五重塔的剪影一寸寸揉进晚霞。风铎轻摇,铜音如丝,恍惚间仿佛遣唐使的衣袂掠过飞檐。那些载满经卷与诗文的船只劈开东海的巨浪,将长安的月光浇铸成奈良的佛塔。在唐招提寺的莲花础石上,鉴真大师亲手种植的扬州琼花开了又谢,根脉却早已深深扎进这片土地的灵魂。古都的精致,是日本国工匠凿刻的汗水混着本地陶土的气息,是梵钟声里浮动的汉字偏旁,更是千年不变的榫卯中未褪尽的长安韵脚。
垂樱的瓣雨伴着若草山的残雪化尽时,便簌簌落满春日大社的朱垣。穿白袜的少女踩着《兰陵王》的节拍起舞,神鹿衔走游人手心的仙贝,如同衔走圣武天皇时代供奉神灵的米粟。我曾在正仓院的玻璃柜前驻足一一螺钿琵琶的断弦仍绷紧着丝路的月光,破损的十二单衣上金线蜿蜒,好似当年女官们提灯夜游平城京的小径。这些伤痕累累的珍宝不曾被封入真空,而是裹着岁月的包浆,在春去秋来中与古都同频呼吸。
最难忘兴福寺的雨季。雨水顺着阿修罗像的鎏金剥落处流淌,潮湿的经卷气息从藏经阁漫出,与茶寮飘来的抹茶香交织成线,牵引我步入某个泛黄的时空:而三面六臂的神明在氤氲中越发悲悯。留学生伏案临摹《乐毅论》的笔锋,斑鸠町的匠人正用唐代传来的“木组”技艺修复斗拱,而林间小鹿忽然昂首,将鹿角尖的雨珠抖落成飞鸟时代的晨星。
奈良的美,不在恢宏的殿阁与精密的年表,而在朽木新芽的轮回间,在神佛与人鹿共饮的晨露里。它是半卷未写完的和歌,是被岁月洇染却依旧湿润的字迹;是曲未终了的雅乐,余音缠绕着现代列车的轰鸣,当夕照为猿泽池染上群青,我总会想起《枕草子》里“晚凉好”的喟叹。固执地等待着下一个千年的续章。
古都不语,只将斑驳的唐瓦交给时光修补,任永恒与须臾在鹿鸣声中,悄然和解。
(一)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建筑
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由圣德太子始建于607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名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寺现存40余座建筑,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保存着飞鸟时代至江户时代的文物2300余件,其中190件被指定为国宝或重要文化财产。
时光回流到1400多年前的592年的日本列岛,“物部氏”和“苏我氏”之间的血战刚刚落幕,崇峻天皇遭暗杀的阴云还未消散。34岁的推古女帝接过象征太阳女神后裔的三神器,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正式的女天皇。在这片被氏族纷争撕裂的土地上,她的登基如同暗夜中燃起的第一簇火把,照亮了飞鸟时代通往文明觉醒的道路,此时,难波津的潮水裹挟着血腥气刚刚退去。而在她身后,19岁的厩户皇子(即圣德太子)正用他洞悉未来的目光,凝视着大陆文明传来的星光。
推古天皇选择让侄儿圣德太子担任摄政的决策,打破了以男性为主宰权利的专属。史书中的“姑侄共治”并非简单的权力平衡,推古天皇即位时的斑鸠宫,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微妙的博弈气息,这种以女性特有的柔韧智慧与少年天才的政治远见,共同编织出一道变革之路。
在苏我马子侵权朝野的年代,圣德太子将中国九品官制与日本氏族特色相融合:十二种冠色如彩虹般划分等级,既为豪族保留晋升通道,又开创了以才取仕途的新风尚。604年,悄然推行了冠位十二阶制度。颁布的《十七条宪法》,首句“以和为贵”不仅取自中国的《论语》,更是将佛教提及的众生平等理念注入政治伦理。当贵族们震惊于国无二君、民无两主的条文时,太子早已命人在宫中种下从百济移植过来的莲花,以此象征佛性的植物,将成为瓦解氏族神权的重要武器。
607年,小野妹子率遣隋使团奔赴洛阳。国书中写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的豪言,借此意既是对隋朝华夷秩序的挑战,更暗含借助东方大国文明,实现自我革新的深意。使团带回的不仅有佛经与工匠,还有隋炀帝那句耐人寻味的千古评价:“东夷之人亦知礼乎?”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在法隆寺的飞檐斗拱中找到答案。
推古十一年(603)的一个清晨,天上的云雾还未散去,斑鸠宫东南方的松林间早已响起了开山凿石的叮当声。圣德太子面容庄重,手持从新罗求得的佛舍利,亲自为法隆寺这座即将诞生的伽蓝奠基,不仅是日本,也是当今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更是一场静默的信仰革命。
在物部氏将佛像投入难波川的年代,圣德太子选择在氏族势力薄弱的斑鸠之地建立道场。法隆寺西院伽蓝的布局暗藏玄机:金堂与五重塔的错落排列,打破了中轴对称的传统格局。这种非对称设计既保留了神道祭祀的空间记忆,又创造出新的宗教仪式场域。当阳光穿透金堂镂空的格窗,洒在释迦三尊像鎏金背光上时,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忍冬纹与南朝风格的飞天共同起舞,飞鸟工匠用凿刀将整个丝绸之路的文明光辉凝固于此。
圣德太子亲自注释的《三经义疏》在贵族中秘密流传,“世间虚妄,唯佛是真”的偈语,逐渐动摇着氏神信仰的根基。他在四天王寺立下的镇护国家的誓言,将佛教与王权紧密结合,五重塔象征须弥山,回廊比拟四大部洲,这种空间叙事让前来参拜的豪族们第一次感受到超越氏族界限的国家概念。
今天的法隆寺,整座建筑如同会呼吸的生命体,在千年地震中屹立如初。金堂檐角的云形斗拱仍保持着完美的45度斜角。这些看似轻盈的木质曲线,实则是飞鸟工匠破解东方建筑密码的智慧结晶,他们将北魏石窟的悬挑技术经过加工改良,并创造出适应日本多雨气候的飞檐。在立柱与横梁的咬合处加入弹性设计,奏乐使者的箜篌传自龟兹,而山水晕染的技法分明带着南朝水墨的神韵。这种跨越万里山河汇聚于此的艺术元素,在斑鸠宫工匠手中熔铸成独特的飞鸟样式。玉虫厨子台座上的须弥山图卷,堪称飞鸟美学的微缩的宇宙。天女飘带的联珠纹源自波斯,犹如圣德太子在《三经义疏》中所言:“万法缘起,皆具佛性”,法隆寺的一梁一柱都在诉说文明交融的奥义。
最令人惊叹的是梦殿观音像。这尊被秘藏千年的救世菩萨,面容既有印度笈多王朝的端庄法相,又透着日本特有的温润慈悲。推古三十六年(628),75岁的女天皇在斑鸠宫溘然长逝。她与圣德太子共同缔造的改革宏图虽未完全实现,却为大化改新埋下了火种。1979年通过X光扫描发现大殿观音像内封存的古代丝绸与经文,其中竟夹杂着高句丽的青铜镜残片,这些沉睡的时空胶囊,无声诉说着佛教东传的曲折历程。法隆寺五重塔在朝阳与晚霞中投下的影子,恰似飞鸟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刻度,它标记着日本从氏族部落迈向律令国家,从神道秘仪转向佛法普度,从文明边缘走向文化自觉的转折革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