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編輯推薦: |
1.以简明清晰的框架与翔实的数据图表,展现近年广东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完整图景。
2.梳理过去,扫描当下,前瞻趋势,剖析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痛点,提出可行政策性建议。
3.从广东样本中提炼经验,兼具政策价值、实践参考价值,适合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投资决策、经济学专业师生学术科研。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建设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丛书”中一册,聚焦现代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作用,系统梳理了广东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趋势,提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在融合创新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承载力与发展韧性。
|
關於作者: |
潘珊,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张红,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暨南双百英才计划”杰出青年学
者,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目錄:
|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现代化基础设施概述 / 2
第一节 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概念 / 2
第二节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 8
第三节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 / 21
第四节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 / 34
[总体篇]
第二章? 广东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42
第一节 广东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历程 / 42
第二节 广东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
第三章? 国内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 76
第一节 国外经验 / 76
第二节 国内经验 / 93
第四章? 广东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与对策建议 / 104
第一节 建设思路 / 104
第二节 重点领域 / 107
第三节 空间布局 / 111
第四节 对策建议 / 115
[专题篇]
第五章?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 124
第一节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124
第二节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 138
第三节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趋势 / 147
第四节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151
第五节 广东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154
第六章?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158
第一节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159
第二节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 179
第三节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趋势 / 186
第四节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191
第五节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194
第七章?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 198
第一节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199
第二节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 218
第三节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趋势 / 223
第四节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226
第五节 广东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233
第八章?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239
第一节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240
第二节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 253
第三节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趋势 / 266
第四节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270
第五节 广东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275
后? 记 / 281
|
內容試閱:
|
第三节?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
一、新科技全面融入基础设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基础设施将按照创新型、数字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超前布局,为未来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1.基础设施创新型转化
基础设施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和引领,在历史的每个关键时刻,都伴随着科技和产业的飞跃而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将推动基础设施向更具突破性、革命性、前瞻性的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将转变为科技与产业转型的关键平台和主要应用场域。因此,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趋势和方向。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的创新与发展,催生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促进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些变革主要聚焦于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如今,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如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中心等快速崛起。这些前沿大型基础设施不仅为科技和产业的持续进步提供有力支撑,还不断引领我们探索未知领域。
“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此外,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含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等类型,如表1-3所示。
(表略)
2.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科技与产业的快速变革正促使基础设施发展日益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投入,许多旧有设施亟须升级。如今,基础设施正步入一个转型加速和动能转换的新阶段。关键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将有力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引领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
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引起数据量激增和算力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承载着这些技术所需的强大算力,对于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在国家政策如“新基建”、“数字中国”战略以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在2021年迎来了第三个增长转折点,产业规模接近2000亿元。随着各地区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预计数据中心产业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按照标准机架2.5kW计算,2021年我国使用的数据中心机架总数达到520万架,其中大型规模以上机架的数量增长尤为显著,达420万架,占总数的80%以上。截至2023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过810万架,位居世界前列。
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保障下,我国已初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算力产业生态,相继落地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算力平台、新型数据中心以及产业基地。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中心行业将持续提供稳定的算力保障,为全社会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3.基础设施融合化发展
科技与产业的快速革新促进万物互联,这一趋势推动基础设施向更加网络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化及其与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将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这标志着我们步入了一个智能化、融合化的创新时代,全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正不断加速。除了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外,融合基础设施领域也不断涌现新形态,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建造等。
交通运输领域是融合基础设施领域的典型代表,5G、北斗导航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技术及设施,都与交通运输行业密切相关,因此,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逐渐成为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202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发布,指导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的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涉及将先进技术应用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传统基础设施,赋予其新功能和新形态,并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能源网、运输服务网和信息网的融合发展(见图1-11)。
(图略)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已是城市管理的大势所趋。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道路交通、静态交通以及智慧交通系统等领域,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达2133亿元。其中,城市智慧交通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约为284.64亿元,共计1745个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