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系统研究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及产业进化机制,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揭示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效果及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剖析产业跨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涵盖政策设计、人才培养举措与产业升级对策,旨在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本书适用于致力于旅游发展研究的学者、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
|
關於作者: |
张睿,管理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乡村旅游、知识管理、创新和创业管理等。主持9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围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CSSCI、SSCI和SCI等检索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级奖项2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获2024年广西普通本科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作为主讲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一等奖。
|
目錄:
|
前言第一部分 导 读第1章 绪论 / 2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21.1.1 研究背景 / 21.1.2 研究对象 / 4 1.2 主要研究内容 / 41.2.1 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研究 / 41.2.2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与产业跨越研究 / 61.2.3 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策略 / 6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71.3.1 研究方法 / 71.3.2 技术路线 / 10 1.4 研究取得的创新之处 / 111.4.1 在乡村人才培育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121.4.2 在乡村产业升级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13第二部分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研究第2章 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演进过程研究 / 18 2.1 引言 / 18 2.2 文献综述 / 192.2.1 旅游领域的知识转移研究 / 202.2.2 知识转移过程模型研究 / 212.2.3 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 222.2.4 研究评述 / 23 2.3 研究设计 / 232.3.1 分析框架 / 232.3.2 研究方法 / 242.3.3 案例选择 / 252.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26 2.4 研究内容 / 272.4.1 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演进过程阶段划分 / 272.4.2 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动态演进过程模型 / 48 2.5 研究结论 / 50第3章 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研究 / 53 3.1 引言 / 53 3.2 文献综述 / 543.2.1 知识转移概念与影响因素 / 553.2.2 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603.2.3 研究评述 / 61 3.3 研究设计 / 613.3.1 分析框架 / 613.3.2 研究方法 / 623.3.3 数据收集 / 68 3.4 研究内容 / 713.4.1 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界定 / 713.4.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 76 3.5 研究结论 / 81第4章 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效果研究 / 86 4.1 引言 / 86 4.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894.2.1 MOA框架 / 894.2.2 信任的调节作用 / 924.2.3 概念模型 / 93 4.3 研究设计 / 934.3.1 研究方法 / 934.3.2 问卷设计 / 944.3.3 数据收集 / 95 4.4 实证分析 / 964.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96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974.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974.4.4 调节效应检验 / 98 4.5 研究结论 / 99第三部分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第5章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模式与路径研究 / 104 5.1 引言 / 104 5.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1055.2.1 产业进化的起源与过程 / 1055.2.2 现代资源观理论下的乡村旅游产业进化 / 1075.2.3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 / 108 5.3 研究设计 / 1085.3.1 案例地选取 / 1085.3.2 定性比较分析法 / 1095.3.3 数据收集 / 109 5.4 研究内容 / 1105.4.1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影响因素模型 / 1105.4.2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组态路径 / 1155.4.3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路径综合分析 / 120 5.5 研究结论 / 121第6章 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动力与机制仿真研究 / 123 6.1 引言 / 123 6.2 文献综述 / 1256.2.1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1256.2.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1276.2.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 1286.2.4 研究评述 / 130 6.3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1316.3.1 理论基础 / 1326.3.2 模型构建 / 135 6.4 研究设计 / 1396.4.1 数据收集 / 1406.4.2 数据处理 / 141 6.5 研究内容 / 1416.5.1 乡村旅游产业跨越过程模型 / 1426.5.2 乡村旅游产业跨越驱动因素 / 1426.5.3 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动力机制 / 1476.5.4 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动力系统仿真分析 / 1536.5.5 仿真分析结论 / 174 6.6 研究结论 / 176第四部分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策略第7章 促进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的对策 / 180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1807.1.1 模型适用性分析 / 1807.1.2 因果关系模型与反馈回路 / 1807.1.3 模型假设与系统流图 / 1837.1.4 方程设计及说明 / 184 7.2 模型仿真与灵敏度分析 / 1857.2.1 模型检验 / 1857.2.2 系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189 7.3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策略 / 1977.3.1 农民应主动适应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职业转变 / 1977.3.2 政府应多措并举提高知识转移效果 / 1987.3.3 乡村旅游精英应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分享经验教训 / 1997.3.4 外来经营者应打破知识壁垒,做好知识转移榜样 / 2007.3.5 旅游企业应配合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 201 7.4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策略 / 2017.4.1 推动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多类型知识联盟 / 2017.4.2 促进乡村旅游企业合理配置资源 / 2027.4.3 优化政策环境对乡村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 / 2037.4.4 增强乡村旅游产业创新能力 / 2037.4.5 旅游产业跨越不同阶段的具体对策 / 204附 录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 / 210附录B 典型证据编码表 / 213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成为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书应运而生,致力于深入探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本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两方面。在人才培育上,我们深入探讨了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的演进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效果促进策略。通过对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分析,揭示了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的动态演进规律,为提高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产业升级上,我们研究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模式与路径、产业跨越动力与机制仿真,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策略。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提供科学指导。 本书的研究工作由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张睿教授及其研究生孙雨芹共同完成。本书的出版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L15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5JGA232)和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学院专项经费、旅游管理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本书得到了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悉心关怀,为研究工作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众多教师在学术交流、资料共享等方面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此,我们向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的领导与教师们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姬长旭对文本分析和数据计算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生于莹莹在文字校对和润色工作中的精心付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我们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学者的论文、著作、观点和成果(详见“参考文献”),在此,谨向所有相关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朱鹤楼编辑,他的建议和修改意见使本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衷心感谢他的付出。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内容的严谨性与实用性,但由于研究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张 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