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內容簡介: |
自然演替、技术进步、制度变革、文化创造四个要素耦合行进,共同造就了唐代的繁荣昌盛。
唐人完成了农业生产流程的优化,形成了以主粮、油料、副食和手工业原料为中心的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种植方案。新的种植方案和生产流程使得农村生活“农闲不闲”,社会运转由慢节奏向快节奏演进,经济运转的基频速度加快了。
算学、物理、药化构建了唐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基础,试验工序在生产过程中的确立是唐人在技术发明机制上的伟大历史贡献。各行各业都有程度不等的技术创新,新的技术环节产生出新的技术工种,与新工种相联系的新生活方式于此而生。样师起样、匠人打样的工序是唐人文化创意与技术实现高度耦合的关键环节,唐代既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氛围,也有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
關於作者: |
周尚兵,湖北公安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学与山东地方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齐州房氏家族文化研究》《山东农业史》等地方史研究著作;著有《敦煌写本斋文所见敦煌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唐五代敦煌的泥匠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解木人:敦煌文献所见唐五代木工行业的分工》等敦煌学论著;发表《郭子仪的福禄寿考与唐皇室的平乱图强》《唐代山南西道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等隋唐史论文。
|
目錄:
|
目录
导言第一生产力的脉动
——日常生活视野下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1
一、 选题缘起:大唐荣耀引发的思考1
二、 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指导3
三、 学术史的回顾4
(1) 唐史研究者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整体评估的问题4
(2) 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从科学的视点看唐代的社会12
(3) 人文科学研究者从社会的角度看唐代的科学技术19
四、 本书的创新点、研究思路25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波动与唐代农业的适应性变化27
第一节唐代自然资源波动与政治局面的变化28
一、 现代科学对唐代气候资源波动变化的复原研究28
二、 现代科学对唐代水体环境的复原研究30
三、 水热资源波动与唐代社会的技术应对32
四、 唐代地质因素引发的资源波动及其社会影响37
五、 唐代自然资源波动的历史学思考42
第二节人为因素所致资源波动及唐代社会变化47
一、 唐代森林资源的波动及其影响47
二、 人口增长引起的资源波动及农业生产的变化58
三、 资源波动的局地变化及其影响66
第三节从C4类到C3类作物:唐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方向性变化68
一、 唐代水土资源利用思想的变化与技术支持68
二、 作物品种、耕作制度与唐代水土资源匹配模式的
确立70
三、 唐代水土资源匹配模式的历史学思考79
本章结语80第二章技术创新视野下唐代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变化83
第一节唐代农业、工具制造业技术模式的确立83
一、 从农业技术群组看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的确立84
二、 技术创新与唐代工具制造业技术模式的确立95
第二节技术创新与唐代的行业繁荣100
一、 运输业的技术创新与唐代经济运转的新运能101
二、 水力机械与唐代社会的发展110
三、 技术创新与唐代的行业繁荣111
第三节唐代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个案考察120
一、 技术进步与唐代山南道区域性主导产业的确立120
二、 从技术构成看山南西道区域发展的运转结构及
人民繁荣133
本章结语141
第三章唐代的基础科学与社会生活144
第一节人间要切——算学与唐人的日常生活144
一、 计数与伎术之宗:唐人对算学的认识145
二、 算袋、算筹、算盘:唐代速算之术的技术支持148
三、 唐代的程功节费问题与实用数学的发展151
第二节通达物理与唐人的日常生活157
一、 细推物理须行乐——日用物件中的物理学158
二、 咿哑转井车——生产工具中的物理学165
第三节神仙药化——炼丹产生的物品177
一、 药金、药银177
二、 丹砂、铅丹、密陀僧、芒硝、消石、火药178
三、 秋石、灰霜180
本章结语182
第四章雅俗之间:唐代人生乐事中的技术变化184
第一节柴米油盐酱醋茶:唐人生活日用品中的技术变化184
一、 清油、照水油:食用油的提纯精炼184
二、 北海盐、河东盐:唐代盐品的适用范围185
三、 十日酱、豉汁:唐代制酱业的分工变化186
四、 麹末、糠醋:唐代制醋业的分工变化187
五、 茱萸茶、清茶:唐代的茶饮方式与茶道文化188
六、 味灰、砂糖、绿醑:石灰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189
第二节琴棋书画诗酒花:人生乐事背后的技术支持190
一、 雅艺之琴韵190
二、 雅艺之围棋191
三、 雅艺之书画192
四、 雅艺之诗歌195
五、 雅艺之酒道196
六、 雅艺之花道199
本章结语201
第五章器服之美:唐代的文化繁荣与技术进步205
第一节唐装服饰之美的技术实现205
一、 染家、染师:唐人的染料与染色技术205
二、 天上取样人间织:唐人的“新样”211
三、 裁缝、针女:唐人衣饰制作技法214
第二节高桌大椅:框锯与唐代制器、制板的分途217
一、 “锯匠”“解木人”背后的技术内涵217
二、 从“团锯博士”“剸匠”看锯匠职业的内部分工218
三、 从“木行”“方子”看唐五代的板材市场221
四、 敦煌文献中的“桶匠”“旋匠”“雕刻”222
五、 “良工立制”中的都料223
六、 框锯与小木作家具样式的创新226
第三节百日油、桐油与唐人的防雨器具227
一、 百日油、法油、桐油的生产227
二、 百日油薄白细纸、桃花纸、窗纸、纸扇、灯笼228
三、 法油、油幕、油衣、油帔、油囊、雨伞228
第四节紫金为墙珠作室:日用金属器具的制作工艺229
一、 紫金、黄铜、白铜、青铜:唐代的铜坊及其生产工艺229
二、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唐代金银器原料的生产232
三、 都料、都知与唐代金银器的生产管理233
第五节漆家:唐代的漆器业及其技术变化238
一、 生漆与漆疮:唐代漆家职业病的治疗238
二、 平脱与素髹:唐代漆器的生产工艺239
三、 犀甲、犀革、犀皮:唐代的犀皮漆髹饰工艺241
四、 漆隐起、雕镂、末金缕、没骨画:唐代漆器的
制作技法242
五、 襄样:天下取法背后的漆器生产243
第六节窑作:唐代的陶瓷业及其技术变化245
一、 唐三彩、邛三彩:唐代釉陶器生产工艺的变化245
二、 白素瓷、青花瓷:唐代瓷器的新产品249
三、 南青北白:唐代瓷器生产的地域特色250
四、 玻璃、琉璃:唐代的玻璃器生产253
本章结语255
第六章唐人的医学知识与日常生活258
第一节唐代医学知识的普及258
一、 启蒙教育中的医学知识258
二、 唐人的斗百草与医药知识普及261
三、 唐代医药知识普及的官方措施262
第二节唐人的生活习惯与健康264
一、 菊篱、槿篱:唐人的居处养生、疾病预防及日常保健264
二、 薰香、澡豆:唐人的浣洗和沐浴267
三、 牙刷、牙药:唐人的口腔卫生274
第三节法于阴阳、摄养无亏:唐人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276
一、 五味、调品:唐人的饮食摄养与保健276
二、 茶饮、饮子、药酒:唐人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饮料280
三、 顺适时候:唐人节序中的四时调摄286
本章结语289
第七章养素丘园:唐人构建私家园林的技术支持290
第一节灌园鬻蔬:唐代园圃业的变化291
一、 边地与域外传入的园圃新品种及其茬口安排291
二、 果实枝繁:私家园林中的林果生产295
第二节松膏乳水田肥良:唐代别业的农林经济部分299
一、 垦田植树:王方翼凤泉墅“为富家”的技术分析299
二、 递艺递熟:从冬季作物品种看别业经济的
技术支持306
第三节树深藤老竹回环:唐代别业的景观经济部分312
一、 私家园林的假山景观与居处环境312
二、 亭榭楼阁与茅堂柴扉:私家园林建筑的风格及其
技术支持314
三、 私家园林的凿池引水与唐人池塘养殖的技术底蕴315
四、 种花满西园:私家园林的花木种植与技术支持322
第四节私家园林主“养素丘园”的技术支持323
一、 卜居:唐人“养素丘园”的居所空间选择324
二、 私家园林的药圃产业325
本章结语326
第八章技术创新视野下唐代制度的变化328
第一节唐代技术进步的既有制度空间329
一、 不练行由,请给过所者——唐代劳动力流动的
制度空间329
二、 纳资代役——唐代劳动力时间支配的制度空间333
三、 与众共之——唐代发挥资源效益促进技术创新的
制度空间336
第二节促进技术良性发展的秩序系统与法律保障337
一、 行滥:产品质量与技术滥用的社会问题337
二、 求利:唐政府追求市场公正的努力340
三、 食禄之家不得与下民争利:唐政府避免“劣币驱逐
良币”的努力341
第三节唐代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344
一、 不仕则农:技术进步与土地制度变迁344
二、 开物成务:技术进步与行政制度变迁349
三、 便时利物:唐代技术、制度与社会的耦合356
本章结语359
结语“足为世法”——唐代的遗产361
主要参考书目3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