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編輯推薦: |
真题精解 答题技巧,会审题更会破题;从思维到素养搭框架,拒绝套路化;6 大领域素材包,答题有料不空洞
|
內容簡介: |
《公务员遴选面试精讲》是一部凝结考官经验、聚焦实战应试的公务员遴选面试指南,旨在破解考场迷雾,解决考生面试难题,助力考生脱颖而出。
全书以“实战为根基、素养提升为核心”,分为五大核心板块:第一章“攻略导航”剖析面试题型特点、考查内容、速成技巧与常犯错误,为备考划定方向;第二章“结构化面试”系统讲解综合分析题、组织管理题、人际关系题等七大类题型,配套真题精解与答题技巧,覆盖考场高频考点;第三章“无领导小组讨论”针对开放式、两难式、多项选择式等六类问题,提供讨论策略与角色定位方法;第四章“其他特殊形式”详解结构化小组面试、集体面谈的应对要点;第五章“实用素材”分类整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精神六大领域金句、诗词名句与事例素材,为答题提供丰富支撑。
书中没有空泛理论,而是以考官视角拆解评分逻辑,以系统思维搭建能力框架,以实战案例传递答题技巧,同时融入“阳光思维”与备考鼓励,既是应试指南,也是备考路上的“贴心引路者”。
|
關於作者: |
聂鑫,中共党员,微信公众号“新笔头”创办人,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畅销书《燃旺信仰的火焰》《笔杆子的好帮手》《党员干部的好帮手》《公务员遴选考试写作精讲》《公众讲话出彩50招》的作者,全国“三会一课”专业党刊《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其撰写的党课讲稿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点击量过千万,被赞为“最燃党课”,其本人也多次应邀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讲课。
|
目錄:
|
只想和您谈谈心 —致读者的一封信
第一章 攻略导航
第一节 题型特点 ···002
第二节 考察内容 ···005
第三节 速成技巧 ···012
第四节 常犯错误 ···019
第二章 结构化面试
第一节 综合分析题 ···026
第二节 组织管理题 ···050
第三节 人际管理题 ···071
第四节 应急应变题 ···086
第五节 自我认知题 ···101
第六节 情景模拟题 ···113
第七节 专业素养题 ···126
第三章 无领导小组讨论
第一节 开放式问题 ···136
第二节 两难式问题 ···142
第三节 多项选择式问题 ···146
第四节 资源争夺式问题 ···153
第五节 操作性问题 ···159
第六节 选项补充型问题 ···164
第四章 其他特殊形式
第一节 结构化小组面试 ···170
第二节 集体面谈 ···177
第五章 实用素材
第一节 政治类 ···188
第二节 经济类 ···190
第三节 文化类 ···193
第四节 社会类 ···195
第五节 生态类 ···198
第六节 精神类 ···201
后记 吃亏更容易点亮征途的明灯 ···204
|
內容試閱:
|
第四节?常犯错误
一、举止仪表
(一)错误表现
体态不佳
进入考场时弯腰驼背、走路拖拖沓沓,给考官留下不自信、不精神的第一印象。
比如有的考生平时习惯了低头走路、含胸,进入考场时也没有及时调整状态,让考官觉得其缺乏良好的精神风貌。
坐姿不端
入座后随意晃动身体、跷二郎腿、抖腿等。这些小动作不仅会分散考官的注意力,
还会让考官觉得我们不够稳重、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例如,部分考生在紧张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抖动双腿,这会让考官对其产生不好的印象。
表情僵硬
面部表情不自然,过于紧张或严肃,缺乏亲和力。比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一直板着脸,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会让考官感觉难以接近。
眼神交流不当
答题时眼神飘忽不定,不敢与考官进行眼神交流,或者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缺乏与考官的互动。这会让考官觉得我们缺乏自信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正确做法
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体态和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面试前可以进行一些模拟练习,让自己适应考场的环境和氛围。答题时要保持微笑,眼神自信地与考官进行交流,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语言表达
(一)错误表现
语言不“美”
缺乏感情色彩,语音语调不协调、节奏感不强。例如,在答题中,没有根据题目
情境调整语言风格,让考官难以产生共鸣。
语言不“简”
一是语言重复啰唆,说话没有重点,在表达中存在过多的“嗯”“那个”等口头语。比如我们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重复说“然后……”“就是说……”,影响表达的流畅性和清晰度。二是逻辑不清,对所说内容准备不充分,思维混乱,导致答题没有明确的逻辑顺序。比如在论述观点时,没有清晰的层次,让考官难
以理解。
语言不“畅”
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长时间卡顿或频繁卡顿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我们日常语言积累不足,对题目理解不透彻,或者过于紧张导致的。比如我们在回答问题时,突然忘记了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出现长时间的沉默,场面十分尴尬。
语言不“深”
语言表达过于浅显,缺乏专业性和深度。由于我们备考时间短、缺乏公职经历等原因,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比如在回答关于政策理解的问题时,只是简单地复述政策内容,而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正确做法
平时多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演讲、讲故事等方式,增强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现力。在答题时,要注意使用逻辑词,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使答题内容更有条理。同时,要多积累一些数据、案例等素材,以便在答题时能够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答题内容
(一)错误表现
模板化严重
过度依赖模板,回答的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比如在回答综合分析类题目时,不管是什么问题,都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套路来回答,没有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