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編輯推薦: |
1.壹心理投资人、知名心理学导师 黄启团 写给你的人性说明书,探索人性如何驱动我们的决策、关系与命运
2.精选爆款短视频内容,重新深度讲解,从3大维度【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众生】,分享84个拆解人性的心法,帮你走出心理困局
3.作者是心理学畅销书作家,28年心理从业经验,个人咨询累计近万小时。在书中讲述自己和学员的真实案例,分享实用的心理方法和模型,指导性强,如情感账户、思想层次、时间线、自我价值感、情绪模式、冰山原理、NLP萨提亚沟通等
4.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在乎确定感和掌控感?为什么别人提出无理要求,你却要一次次忍下来?最危险的爱,竟是用愧疚感控制对方?越是对别人的认可上瘾,越容易被操控?你可能一次次在心里问“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但你却不敢反抗。
5.警惕洗脑式操控,远离那些“有毒”的关系。
6.所谓操控,不只是态度傲慢、大嗓门,有时更要警惕卖惨、装可怜的人。那些“隐形有毒”的人际关系会摧残你的内心,虚耗人生。
7.当你感到自我价值感低、职场PUA、被父母操控、遭遇情绪勒索、恋爱脑等时刻,你可能正在被操控,翻开这本书,识别并摆脱操控你的“那只手”。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关于人际关系、人性的心理自助读物。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世界好像有个巨大的“服从性测试”,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你的一切:
小到几点钟起床,早餐吃什么,出门穿什么衣服,冷不冷热不热,打车还是搭地铁……大到上哪所大学,找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谈恋爱结婚生小孩,职场晋升要不要跟别人竞争……
明明很想做一些事情,却迟迟不做?明明不想做的事情,却偏偏经常做戒都戒不了?
两个相爱的人总是争吵,最后却和不那么爱的人在一起?
交代同事的事,你不问他,永远不会主动汇报结果,是逃避还是大吵一架?
亲子教育中,上一秒还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下一秒就变成“母吼子哮”?
你永远不会知道,生活中看似跟你关系亲近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敌意。
怕你太好的,是亲戚;想你倒霉的,是同事;劝你和气大度的人,多数没安好心。
……
你搞不懂世界运行的那条规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而大多数人只能平庸而平凡?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知名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在书中,结合自我成长、人际交往、婚姻关系、亲子家教、职场等方面,分享自己和学员的真实故事案例。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人性如何驱动我们的决策、关系与命运,教你识别和摆脱隐形的操控,分享如思想层次、时间线、冰山原理、NLP萨提亚沟通模式等内容。
所谓操控,不只是态度傲慢、大嗓门,有时更要警惕卖惨、装可怜的人。警惕洗脑式操控,远离那些“有毒”的关系,它们会摧残你的内心,虚耗人生。这个世界最可怕的是人心,经不起考验但要敢于直视,否则人生的困局就会反复重来。当你感到自我价值感低、职场PUA、被父母操控、遭遇情绪勒索、恋爱脑等时刻,你可能正在被操控,翻开这本书,识别并摆脱操控你的“那只手”。
|
關於作者: |
黄启团
知名心理学导师,应用心理学实践者,心理学作家。
28年来专注于应用心理学的传播,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心理学理论融合,并成功运用于家庭教育、企业经营管理、婚姻等领域。
擅长用有趣、有爱、实用的表达方式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心理服务。
已出版作品:《圈层突破》《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改变人生的谈话》《亲密关系》等。
|
目錄:
|
【目录】
PART 1 看见自己,与自己和解
第一章 什么是人性?
003 一张图让你了解人性
011 远离多巴胺的快乐,追求内啡肽的快乐
014 其实拖延并不是懒
017 人人都有“精神病”
020 远离身边的“烂人”
023 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
025 没有人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第二章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029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032 别被不配得感毁了你的生活
035 冒充者综合征
038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如何自我拯救?
041 活得累,是因为你“太要脸”了
第三章 不够好也没关系
044 你可以不自信,但不能没自尊
046 为什么有些人自信满满,却又不堪一击?
048 犯了错该怎么办?
050 你的缺点,其实是你的优点
052 允许自己脆弱
054 你在证明你自己吗?
056 懦弱是另一种成功
第四章 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
059 信念的力量
061 人生的很多痛苦,是念头的痛苦
064 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
070 烦恼只因心太小
074 思想的层次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081 你反复练习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第五章 情绪是毒也是药
085 最好的养生,就是养好你的情绪
088 所有情绪都是在保护你
090 凡是你想控制的,最终都控制了你
092 要表达愤怒,而不是带着愤怒去表达
095 很多人都误解了情绪稳定
099 停止内耗,摆脱坏情绪
101 废话越多的人越快乐
103 缓解焦虑的方法
PART 2 看见他人,从关系中解脱
第六章 那些简单又复杂的关系
109 情商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113 什么样的人是你的贵人?
115 你不是在沟通,你只是在操控
118 那些“为你好”的人真的是为你好吗?
121 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人
123 你还在坚持“对事不对人”吗?
126 你所讨厌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128 如何避免被他人恶意伤害?
133 化敌为友的说话艺术
第七章 亲密关系:幸福的密码
136 如何才能一次就爱对?
138 伴侣之间闹矛盾,谁更需要改变?
140 一个人婚姻能否幸福,就看这两点
142 你压抑的情绪,会在伴侣身上爆发
146 婚姻中牺牲太多换不来幸福
148 夫妻之间没有输赢,要么双输,要么双赢
151 别错把需求当成爱
154 你要求伴侣做到的,自己做到了吗?
159 为什么越渴望爱,反而越得不到爱?
162 离婚的原因:夫妻之间没做到彼此顾念
第八章 教育孩子就像种一棵树
166 教育孩子就像种一棵树
169 斯坦福大学实验告诉你:“玩”有多重要
171 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
173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176 最可怕的教育方式
178 孩子有问题,可能是父母需要他有问题
180 吼孩子会让孩子变笨
182 亲子教育中的 73855 定律
184 “二孩家庭”能否一碗水端平?
186 别再对孩子说“你真棒”
188 孩子为什么总说“随便”?
191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长大后的择偶水平
第九章 与父母的关系
194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197 不要企图拯救你的父母
199 父母的婚姻不幸会影响我吗?
201 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第十章 聊聊职场和赚钱
204 我从不为钱而工作
208 用“离职心态”来工作
210 职场沟通不要总想着搞定别人
212 赚不到钱,是因为你不想赚钱
215 钱是省出来的吗?
217 勤劳可以致富吗?
220 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PART 3 看见众生,与世界和解
第十一章 生命的思考
225 世间真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28 人生低谷时,向树学习
230 人生走上坡路的三个迹象
233 生存还是生活?这是个问题
236 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238 世上本没有抑郁症,不开心是人生常态
241 如何才能活得更长寿?
243 死亡教育
245 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
內容試閱:
|
自序
也许你认为自己现在就是自由的,但我想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你现在以为的自由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不信?我们来分析一下。
你喜爱的美食,本质上不过是基因为了实现繁衍而内置的程序;你对异性的爱意,归根结底是动物传宗接代的本能需求;你对衣物的钟情,实际上是受商家广告操控的结果;甚至你对孩子的疼爱,也仅仅是身体里一种名为“催产素”的激素在发挥作用……
我们的行为与选择,通常会被以下四类“程序”所影响甚至控制。
一是基因程序。我们来到地球,就像一台电脑出厂一样,自带一套先天内置的“基础程序”,这便是与生俱来的基因程序。它会在诸多方面为我们“预设参数”,比如饮食偏好、肤色、身高与体重的大致范围等……
二是教育程序。这好比商家为你的电脑预装的应用程序,往往由不得你自主选择。在你来到这个世界后,你的父母、老师, 以及其他重要他人,便不断向你灌输各类观念——何为好、何为坏,何为正确、何为错误。这些观念你往往会照单全收,最终他们会像“人生剧本”一样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三是环境程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这就像我国西南地区的熏肉,因长期悬挂在烟、火的上方,不知不觉间便浸透了独特的烟香。
四是社会程序。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每一代人都带着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烙印。过去,人们普遍“以商为耻”;而如今,财富已成为大部分人的成功标准之一。这种观念的变迁背后,是时代趋势的推动。因此,你选择向哪个方向前行,背后其实有一股时代的暗流在悄然作用、默默推动……
这样的程序还有很多,因为篇幅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人生的命运,本质上是过去一次次选择累积的结果,而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受到你内心储存的资料及各种早已内置于你身上的程序的控制。
那为什么有人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而大多数人只能困于平凡、归于平庸呢?那些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团长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拥有相对优质的遗传基因与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二是洞察人性运作规律后,主动挣脱固有“程序”的束缚,做出自主选择,也就是成为命运的主人,践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前者可遇不可求,后者每个人都可以把握。
本书讲述的正是人性方面的一些常识。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曾指出,心理学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懂的常识。可惜的是,这些常识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知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内容精选自我发布的一系列短视频作品,有的文章在我已经出版的六本书中出现过。不过,在本书中,相同的主题,有的用更简洁的表达方式呈现,有的则讲得更为深入。简言之,“尝试用短小的篇幅,讨论更深刻的主题”, 如此更契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群的阅读需求。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将热门短视频的内容重新集结出一本书呢?
这也是我内心犹豫的地方。出版社三年前就向我约稿,希望把短视频中那些受欢迎的内容结集成书出版。我拖了三年没交稿,我不确定短小简洁的短视频内容是否值得精选成册出版。直到最近我接受自媒体“凉子访谈录”的采访,录了一辑视频,全网居然获得了过亿播放量,其中有一条视频的单条播放量更是超过7000万次!加上团长自有账号在各大平台的原有播放量,截至目前我的短视频作品播放量已经超过3亿。而我此前出版的六本书,总销量也不过50多万册,跟短视频的播放量相比,简直九牛一毛。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用出版社编辑的话说,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人们很少有耐心和时间去看那些动辄二三十万字的心理专著。所以,短小精悍的短视频作品,因其主题明确、直击痛点,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传播量。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自2019年开始做短视频以来,不知不觉已经五年多,按每天一更计算,至今发布了一千多条原创内容。本书精选了那些播放量高、评论区讨论热烈的短视频内容。我想,它们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一定是因为它们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书把这些有价值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如果你是首次阅读我作品的读者,我向你特别推荐这本小书。它通俗易懂,讲述了不少有意思的心理学原理,而且你不需要有心理学背景就可以读懂。
对于关注我的忠实读者,本来我觉得,读过我其他六本书的读者就不用买这本书了,但向他们征求意见时,他们说,原来那些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专业性还很强,现在有一本“精选集”放在枕边反复阅读,也很有价值。
好吧,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诞生的前因后果已向大家说明,剩下的就交给你们决定了。
别被不配得感毁了你的生活
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吗?
我想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你真的这么认为吗?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情况说的是不是你。
在感情上,遇到条件好的异性会自动保持距离,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对方,只敢找一个跟自己条件差不多的,或者条件不如自己的。
在工作中,不敢跟老板提要求,也不奢求更高的职位和收入,觉得自己没那野心也没那能力,告诉自己平平凡凡才是真。
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赞美时总会第一时间否定,“哪里哪里”“没有没有”,觉得自己并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
遇到机会和挑战时,大脑中总是出现否定的声音:“我不行”“我能力不够”。
设立目标时,总是缩手缩脚,没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上面这些描述,如果你中了两条或以上,你就是一个不值得拥有更好生活的人,因为你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你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东西。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不配得感”。
如果你的大脑中了这种叫作“不配得感”的病毒,你会逃避上天赠予你的所有好东西:金钱、好伴侣、好工作、好机会、好生活……
因为你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些好东西,你的潜意识会不自觉地把它们推开,即便你有能力,也有机缘可以得到它们。
如果你不提升配得感,你就不可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如何提升配得感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自己对自身价值的主观评价。这里的关键词是“主观”,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越高,他的配得感就越高。反之,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越低,他的配得感就越低。
一个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通常来自成长早期与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互动。在童年时期,如果能得到身边重要他人的好评,长大后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通常就较高。如果在童年时期总是被打压、否定或者批评,这些消极反馈就会内化为对自己较低的主观评价。
所以有人说:“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疗愈。”当然,这句话对没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愿意学习心理学,就不一样了。因为心理学提供了大量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方法。
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既然是主观的,那就意味着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愿意把焦点放在自己的优点上,每天临睡前写下自己当天做得比较好的三件事,自己做自己的父母,给内心深处那个“内在小孩”真诚的欣赏和肯定,长此以往,你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就会慢慢提高,你的配得感自然也会跟着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