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408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內容簡介: |
《动物医用化学》(第二版) 包括无机及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生物分子及物质代谢理论基础、实验实训四部分,前三部分为理论内容,共12章,第四部分为实验实训,共24个实验项目。无机及分析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溶液和胶体、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物质的结构及变化、定量分析技术,在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一章中,融入了体液平衡和体内酸碱平衡的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部分打破了常规体系,分为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同时融入了生物体内的重要反应、生物氧化的基本知识。生物分子及物质代谢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生物分子、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各章有学习目标、拓展阅读、习题,并配有动画、微课、PPT、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参考。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相关专业,也可供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参考。
|
目錄:
|
绪论 001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001
二、化学的研究范围 001
三、化学与动物医学的关系 001
四、动物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002
第一部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003
第一节 分散系 003
一、分子或离子分散系 003
二、胶体分散系 004
三、粗分散系 004
第二节 溶液浓度 004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004
二、溶液浓度的换算 006
三、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计算 006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008
一、渗透和反渗透 008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009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009
第四节 胶体溶液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010
一、胶体溶液 011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011
习题 012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014
第一节 化学平衡 015
一、化学反应速率 015
二、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016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017
四、标准平衡常数 017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018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018
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019
三、水的解离平衡 020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021
一、溶液的酸碱性 021
二、溶液的pH 021
三、酸碱指示剂 023
第四节 缓冲溶液和酸碱平衡 024
一、酸碱质子理论 024
二、缓冲溶液 025
三、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 027
第五节 离子反应和盐类的水解 028
一、离子反应 028
二、盐类的水解 028
第六节 沉淀溶解平衡 030
一、沉淀溶解平衡 030
二、溶度积规则 030
习题 031
第三章 物质的结构及变化 034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 034
一、原子的组成 034
二、同位素 035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035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036
一、元素周期律 036
二、元素周期表 036
第三节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038
一、化学键 038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 039
第四节 配位化合物 040
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041
二、配合物的组成 041
三、配合物的命名 042
四、配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042
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 042
*一、氧化数 042
二、氧化还原反应 043
三、与医药学有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043
习题 044
第四章 定量分析技术 046
第一节 误差及数据处理 046
一、误差 046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047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049
第二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051
一、滴定分析法基本概念 051
二、标准溶液 051
三、滴定分析方法 052
四、滴定分析法应用实例 052
第三节 吸光光度法 053
一、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054
二、光吸收曲线 055
三、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055
四、分光光度计 057
五、吸光光度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实例 058
习题 059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类型 062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概述 063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063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063
三、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064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065
第二节 烃 065
一、饱和链烃 065
二、不饱和链烃 066
三、芳香烃 067
第三节 烃的衍生物 067
一、醇、酚、醚 068
二、醛、酮 068
三、羧酸、酯 068
四、胺和酰胺 069
五、杂环化合物 070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070
一、构造异构 070
二、构型异构 071
习题 073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076
第一节 烷烃的命名 076
一、烷烃的普通命名法 076
二、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077
第二节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079
一、简单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079
*二、复杂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079
第三节 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079
一、主体官能团和取代基官能团 079
二、只含取代基官能团的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080
三、含单个主体官能团的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080
*四、含多个主体官能团的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081
第四节 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 082
一、只含取代基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 082
二、含主体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 082
习题 084
第七章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086
第一节 有机反应概述 086
*一、按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分 086
二、按反应形式分 086
第二节 重要的有机反应 088
一、取代反应 088
二、加成反应 089
三、氧化还原和生物氧化 091
四、脱羧反应、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094
五、分子内脱水(消除反应) 095
六、分子间脱水缩合 095
七、酸碱性(酸碱反应) 096
八、水解反应 097
*九、重氮化反应 098
十、显色反应 098
第三节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098
一、重要的烃 098
二、重要的醇、酚、醚 098
三、重要的醛、酮 100
四、重要的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101
五、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102
*六、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103
习题 104
第三部分 生物分子及物质代谢理论基础
第八章 生物分子 107
第一节 糖类 107
一、单糖 108
二、二糖 109
三、多糖 110
第二节 脂类 111
一、油脂 112
二、类脂 114
第三节 蛋白质 115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15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16
三、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118
第四节 酶 120
一、概述 120
二、酶的几种常见形式 121
三、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23
第五节 核酸 125
一、核酸的分子组成 125
二、核酸的分子结构 127
三、核酸的重要性质 128
习题 130
第九章 糖代谢 132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132
一、糖的无氧分解 132
二、糖的有氧分解 136
三、磷酸戊糖途径 139
第二节 糖异生作用 140
一、糖异生作用的过程 140
二、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141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41
一、糖原的合成 141
二、糖原的分解 142
第四节 血糖 142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42
二、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142
习题 143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45
第一节 血脂和血浆脂蛋白 145
一、血脂 145
二、血浆脂蛋白 145
第二节 脂肪代谢 146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146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 150
第三节 类脂代谢 152
一、磷脂代谢 152
二、胆固醇代谢 152
习题 154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56
第一节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156
一、蛋白质的消化 156
二、氨基酸的吸收 157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57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57
一、氨基酸代谢的概况 157
二、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157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160
第三节 某些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162
一、一碳单位的代谢 162
*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163
*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164
*第四节 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164
一、相互关系 164
二、相互影响 165
习题 165
第十二章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8
第一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 168
一、DNA指导下的DNA生物合成——复制 168
*二、RNA指导下的DNA生物合成——逆转录 171
三、DNA指导下的RNA生物合成——转录 172
*四、RNA指导下的RNA合成——RNA的自我复制 175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75
一、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75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178
三、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179
习题 179
第四部分实验实训
实验室规则 182
实验一 一般溶液的配制 182
实验二 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184
实验三 电解质和缓冲溶液 187
实验四 粗食盐的提纯 189
实验五 分析天平的使用 191
实验六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193
实验七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197
实验八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1
*实验九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2
实验十 食醋总酸量测定 204
实验十一 高锰酸钾吸收峰的测定 205
*实验十二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207
实验十三 萃取操作技术 208
实验十四 蒸馏操作技术 210
实验十五 旋光度的测定技术 212
实验十六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14
实验十七 糖类、蛋白质的性质 216
实验十八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18
实验十九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19
实验二十 血液生化样品的制备 221
实验二十一 血糖含量的测定 224
实验二十二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226
*实验二十三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227
实验二十四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229
参考文献 232
元素周期表
习题参考答案
|
內容試閱:
|
《动物医用化学》于2009年8月出版至今,十多年来在各农牧职业院校广泛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观、课程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加明确;同时,随着化学自身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化学在各学科的应用不断拓展;再加上,不少读者对教材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和希望。为此,我们对此教材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第二版编写时,我们力求简明扼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基本技能项目,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的协调发展。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本版教材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1.进一步简化、优化理论内容,降低教材难度,同时增减了部分实验内容,提高实用性。
2.更新了元素周期表及相关知识。
3.更好地丰富了习题,并以二维码形式附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学。
4.各章学习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增加了素质目标,使目标更清晰。
5.增加了动画、微课等数字资源,同时增加了拓展阅读,融入了课程思政。
6.完善了配套教学PPT,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教材中标注“*”的理论知识和实验项目为选修内容,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增减相关知识和技能,建议开设60~90学时。
本书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李蓉、朱丽霞任主编,邢晓玲和王帅兵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聂紫玉、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方圆。全书由李蓉、朱丽霞统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张龙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