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科塔萨尔、鲍德温盛赞!20世纪百大经典to
》
售價:HK$
214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风险预警-科学认知-精准干预”为主线,系统梳理五大核心健康主题,聚焦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节与肿瘤、衰老的疾病风险与常见的健康体检误区,并从运动、睡眠、心理、营养四大“健康支柱”出发,提出可操作的健康行为指导,帮助读者延缓疾病进展与降低衰老风险。
本书编写团队由17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20余名健康管理专家组成,力求内容基于相关指南与循证医学证据,以确保科学性;通过“为什么”“怎么办”的可读性问答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行动建议;引入“血管年龄”“认知储备”等关键词汇,凸显早期健康干预的“复利效应”,降低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认知衰退的风险,从而帮助读者建立“健康储蓄”优于“疾病透支”的终身自我健康管理理念。
|
內容簡介: |
随着慢性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体检应引起重视。针对中青年人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危险因素等选择不同的体检项目,解读体检报告,解答体检中发现的常见健康问题,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结节、癌前病变等,并给出膳食、运动、心理、睡眠和就医等方面的指导建议。
全书共五个部分:
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险:肥胖风险评估、“四高”风险评估、多高共管的秘籍、甲状腺的
“形”与“能”
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冠心病风险评估、脑卒中风险评估、周围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心脑血管风险管理秘籍
三、结节与肿瘤风险:
四、衰老风险:更年期风险评估、骨关节相关风险评估
五、健康干预秘籍
|
關於作者: |
牵头开展多个全国多中心研究、以及**、省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涉及胃肠癌及癌前病变、消化系统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评估、干预和管理,肥胖的干预,糖尿病风险筛查等,发表20余篇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机制、评估和干预的国内外文章。
近3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或课题有:①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城乡同质化普惠医疗智能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②主持浙江省“领雁
|
目錄:
|
第一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一肥胖的风险/2
1为什么肥胖症是一种疾病/3
2为什么肥胖者容易患糖尿病/5
3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发生痴呆/7
4为什么肥胖者容易发生关节炎/9
5为什么肥胖会影响生育功能/11
6为什么肥胖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13
7为什么肥胖者需要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5
8如何合理选择自己的减重目标与减重方法/18
9如何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进行减重/20
10可以自行购买减肥药进行减重吗/22
二“四高”的风险/25
11什么是“四高”,你真的了解它们吗/26
12为什么中青年人也会患“四高”/29
13为什么血压升高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31
14为什么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33
15为什么严重高血糖会导致昏迷/35
16为什么血糖升高会影响肾功能,引起眼底病变/37
17为什么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对健康的危害不同/39
18为什么血脂升高会堵塞血管/42
19为什么有些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急性发作/44
20为什么有些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结石和肾脏损害/46
三多高共管的秘籍/48
21为什么都是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却不同/49
22为什么都是高脂血症,血脂控制目标却不同/51
23如何判断自己的血糖是否异常/53
24为什么都是血糖升高,血糖控制目标却不同/55
25为什么有的“四高”需要服药,有的不用/57
26如何管理“四高”最合适/59
27为什么体检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61
28为什么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体重/63
29为什么体检发现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却没有症状/65
30为什么备孕及怀孕期间要十分关注甲状腺功能/67
22中青年体检:关注风险防患未然
第二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一冠心病风险评估/72
1为什么年轻人容易忽视冠心病的筛查/73
2为什么说冠心病会遗传/74
3为什么常规体检不一定能发现冠心病/76
4哪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冠心病/78
5冠心病可能有哪些症状/81
6为什么需要早期预防冠心病/82
二脑卒中风险评估/85
7为什么中青年人也需要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86
8为什么说脑卒中可能会“遗传”/87
9为什么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89
10为什么最需要关注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91
11为什么有些人血脂在正常范围内还需要吃他汀类药物/93
12为什么有些人没有“三高”也出现了脑卒中/95
13为什么脑卒中会“偷走”记忆力/98
14为什么颈部按摩也可能导致脑卒中/100
三周围血管疾病风险评估/102
15为什么吸烟人群要进行周围血管疾病风险筛查/103
16为什么这么年轻也会长血管斑块/104
17为什么久坐不动会引发下肢静脉曲张/106
18为什么普通人40岁以上就要进行周围血管疾病风险评估/108
19为什么说血管也有“年龄”/110
20为什么有些动脉斑块需要药物治疗/112
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秘籍/115
21为什么环境污染是心脑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116
22如何通过控制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18
23为什么调节情绪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方法/120
24如何通过管理体内炎症反应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22
25如何才能改变久坐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危害/124
26如何通过管理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26
27如何通过管理体重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28
28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要一起管理/130
24中青年体检:关注风险防患未然
第三章结节与肿瘤风险
一常见结节的肿瘤风险评估/134
1为什么有些肺结节建议短期复查/135
2为什么不能通过盲目吃抗炎药来治疗肺结节/137
3为什么肺结节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139
4为什么会患甲状腺结节/141
5为什么有些甲状腺结节建议做穿刺活检/143
6为什么有些甲状腺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144
7为什么要定期复查乳腺结节/146
8为什么乳腺结节的大小和形态很重要/148
9为什么体检时发现前列腺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150
10为什么淋巴结肿大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52
11当结节遇上癌症家族史为何让人忧心忡忡/153
12为什么多发性结节不一定比单发性结节更危险/155
13为什么结节的穿刺活检是诊断的关键步骤/157
二女性肿瘤风险评估/159
14有家族遗传史,会患妇科肿瘤吗/160
15乳房大小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关系吗/162
16为什么早期乳腺癌没有症状/165
17为什么会患宫颈癌,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吗/167
18为什么要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宫颈癌/169
19为什么卵巢癌的发生风险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而上升/171
20为什么卵巢癌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173
21为什么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与肥胖相关/175
22为什么绝经后的女性容易患子宫内膜癌/177
23为什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妇科肿瘤的发生风险/179
三消化系统癌前病变/182
24为什么把萎缩性胃炎称为“癌前病变”/183
25为什么有些中青年人体检时也要做胃肠镜检查/185
26为什么中青年人的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治疗/187
27为什么有些结肠息肉会变癌/188
28吸烟饮酒为什么容易患消化系统肿瘤/190
29为什么有些胆囊息肉会癌变/192
30为什么超声发现肝结节要进行随访监测/194
31为什么甲胎蛋白阳性需要筛查肝癌/196
32为什么吃烫的食物容易患食管癌/197
26中青年体检:关注风险防患未然
第四章衰老风险
一更年期风险评估/202
1为什么女性会经历更年期/203
2为什么更年期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205
3为什么更年期女性会出现潮热多汗/207
4为什么更年期女性要当心焦虑、抑郁问题/208
5为什么更年期女性要当心尿路感染或阴道感染/210
6为什么更年期女性要注意预防阿尔茨海默病/212
7为什么更年期女性要注意筛查心血管疾病/214
8为什么要预防卵巢早衰/216
9为什么健康饮食可以预防和减缓将来的更年期症状/218
10为什么规律运动可以预防和减缓将来的更年期症状/220
11为什么建议部分女性使用激素减轻更年期症状/222
12为什么男人也有“更年期”/224
二骨关节功能衰退风险/227
13为什么晒太阳补钙要适度/228
14为什么膝关节病越来越年轻化/229
15为什么腰椎间盘会突出/231
16为什么中青年人需要进行颈椎X线筛查/233
17为什么不同仪器检查的骨密度结果不一样/236
18为什么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237
19为什么膝关节会有积液/239
20为什么中青年人应该进行25-羟维生素D检测/241
21为什么中青年人更要关注踝关节/243
22为什么中青年人应该进行骨密度检测/245
三记忆和认知减退风险/248
23为什么说生理性健忘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不是一回事/249
24为什么合理膳食与提高大脑认知功能有关/251
25为什么运动对提升中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有效/253
26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影响认知功能/255
27为什么手机使用过度会导致记忆力下降/257
28为什么中年人也要筛查认知功能/259
29为什么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记忆力/261
28中青年体检:关注风险防患未然
第五章健康干预秘籍
一运动能力测评与运动秘籍/266
1为什么在健康体检中需要做运动测评/267
2如何测评与提高运动能力/269
3如何对自我运动能力进行初步评估/271
4如何测评和增强肌肉力量素质/274
5如何测评与增强柔韧性/276
6如何测评和提升个人的运动平衡性/278
7如何测评和提高心肺功能/280
8为什么最大摄氧量决定了耐力运动成绩的好坏/282
9为什么要注意运动适量原则/283
10为什么运动后肌酸激酶会增高/285
二心理测评与自我调适秘籍/288
11如何判断心理是否健康/289
12为什么中青年人体检时需要心理测评/291
13什么情况可能是焦虑/293
14抑郁症是什么样的/295
15为什么有些心理问题可以自愈,有些却需要寻求专业帮助/297
16如何保持心理健康/298
17如何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300
18如何将压力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302
三睡眠质量测评与安睡秘籍/304
19为什么不同的人需要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305
20如何借助量表评估自己的睡眠质量/307
21为什么要进行睡眠多导监测/309
22如何科学“补觉”/311
23为什么午休时间不宜过长/313
24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315
四膳食与营养秘籍/318
25为什么甲状腺疾病切忌盲目“限碘”或“高碘”饮食/319
26铁蛋白异常的饮食秘籍是什么/321
27为什么子宫肌瘤要慎用保健品/323
28为什么说骨量减少不仅仅是缺钙/325
29为什么高血压人群需要减少盐的摄入量/327
30为什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329
|
內容試閱:
|
中青年人群在家庭与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面临各种压力与挑战,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青年人群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疾病”) 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群体,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全癌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35~39 岁年龄组及40~44 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
一项针对职场中青年人群的调查显示,超过60% 的人害怕看体检报告,近半数的人甚至抗拒体检。同时,在体检人群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基础项目,轻深度筛查;重即时指标,轻动态追踪,忽视历年体检数据对比分析;重异常指标,轻系统干预,对体检异常结果缺乏科学应对。这种“检而不管、管而不准”的现状,使中青年人群成为慢性疾病防控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为此,《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健康体检系列”特别编写《相约健康百科丛书——中青年体检:关注风险 防患未然》这一分册,旨在围绕中青年人群健康体检中常见和关注的问题,为大家提供权威、实用、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
本书以“风险预警- 科学认知- 精准干预”为主线,系统梳理五大核心健康主题,聚焦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节与肿瘤、衰老的疾病风险与常见的健康体检误区,并从运动、睡眠、心理、营养四大“健康支柱”出发,提出可操作的健康行为指导,帮助读者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衰老风险。
本书编写团队由17 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20 余名健康管理专家组成,力求内容基于相关指南与循证医学证据,以确保科学性;通过“为什么”“怎么办”的可读性问答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行动建议;引入“血管年龄”“认知储备”等关键词汇,凸显早期健康干预的“复利效应”,降低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认知衰退的风险,从而帮助读者建立“健康储蓄”优于“疾病透支”的终身自我健康管理理念。
本书主要面向30~60 岁中青年人群,尤其适合职场人士、慢性疾病高风险群体及健康管理从业者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参考用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编写单位诸多医护人员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科学的健康认知是守护这份财富的第一道屏障。愿本书能成为您抵御疾病风险、拥抱健康生活的智慧伙伴。
宋震亚 郭智萍
2025 年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