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纯真年代(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書城自編碼: 415968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201906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頁數/字數: /

售價:NT$ 3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修剪情绪藤蔓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214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編輯推薦:
★ 普利策奖首位女性作家经典之作
★ 入选兰登书屋“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 改编电影荣获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
★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作序推荐!

当纽约的晨雾漫过第五大道的尖顶,一场被礼教封印的禁忌之恋,正在悄然燃烧。
当爱情成为身份的祭品,当自由需要以堕落为代价,在炽热的爱慕与沉重的责任之间,是撕碎优雅的面具拥抱禁忌,还是将心跳埋葬于众人的掌声之下?
在纯真的枷锁下,爱与自由的灵魂从未停止挣扎。
內容簡介:
《纯真年代》以 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聚焦律师纽兰德?阿切尔的情感困境与时代枷锁。故事开篇,阿切尔已与梅?韦兰订婚,却在此时遇见梅的表姐——刚从欧洲回国、因追求自由婚姻而离婚的埃伦?奥兰斯卡。
埃伦的独立与反叛打破了纽约贵族圈的虚伪秩序,也唤醒了阿切尔压抑的自我。他被埃伦的真实与勇气吸引,陷入对包办婚姻的怀疑和对禁忌情感的渴望。然而,上流社会的礼教规则如无形的网,梅的 “纯真” 实则是对体制的顺从,埃伦也因不愿破坏表弟妹的婚姻选择退让。
最终,阿切尔放弃了与埃伦私奔的机会,遵守社会规范与梅共度一生。多年后梅去世,阿切尔在巴黎偶遇埃伦,却在她的公寓楼下驻足良久后转身离去——他终究被 “纯真年代” 的道德枷锁困住,留下一生的遗憾与对时代虚伪性的无声批判。
關於作者:
伊迪丝·华顿(1862—1937)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出生于纽约显赫家族,她以心理现实主义见长,擅长揭露19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女性困境。代表作品《纯真年代》获1921年普利策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此外还创作了《欢乐之家》《伊坦·弗洛美》等作品。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七十年代初,一月的一个晚上,纽约音乐学院,克莉丝汀·尼尔森正在深情演唱《浮士德》。
虽然有传言说较远主城区的“临海区域”要新建一座歌剧院,其建造花销和奢华程度可与欧洲各大首都的歌剧院相媲美,但这里的时尚人士依然满足于每年冬天相聚在这个古老学院陈旧的金红两色包厢。学院小巧玲珑,位置偏僻难寻,颇受保守人士垂青,这样便可将让纽约人既害怕又趋之若鹜的“新贵”拒之门外。重情的人舍不得离开它是因为学院的种种历史典故,看重演出质量的人对它的音响效果流连忘返——音响效果对歌剧院的建造而言可是个高难度问题。
今晚是尼尔森夫人今年冬天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当天的报纸说晚上的观众“不同寻常”,将乘坐自家篷车或是更宽敞的厢车或是稍微逊色但更便利的棕色马车踏雪而来。无论是乘自家马车还是坐棕色马车来,都很体面;而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也意义巨大——你可以冲进车队的第一辆棕色马车离去(戏指民主原则),而不用在学院的门廊等瑟瑟发抖的自家马车夫的出现。马车夫最高超的直觉,便是发现美国人离开娱乐地时的急切,比他们前往的时候强出太多。
纽兰德·阿切尔拉开后门走进包厢,舞台幕布刚好拉开,“花园”一幕鸣弦开演。他完全可以提早到达的,因为七点钟他就和母亲及妹妹一起用了晚餐,然后在哥特式的书房里吞云吐雾抽了一支雪茄。书房里黑色胡桃木书柜森然成列,椅背的雕花栩栩如生,这里是阿切尔太太唯一允许抽烟的地方。但是,首先,纽约是大都市,大都市的人都清楚,看歌剧到早了“不合适”。“合适”原则是纽兰德·阿切尔在纽约生活遵循的金科玉律,如同他的祖先千百年前遵循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戒律一样。
他迟迟不肯出门的第二个原因是个人原因。他之所以磨磨蹭蹭抽雪茄,是因为他对歌剧其实是一知半解,而对即将到来的快乐的期待往往比享受这种快乐更能带给他一种微妙的满足感,尤其是当那种快乐是一种幽雅的快乐时,情形更是如此,而他享受的快乐大多是幽雅的快乐。这次的演出罕有且雅致,如果他到场的时间能跟舞台主管的安排不谋而合,能在主唱开唱的刹那进场,那该是怎样的美事一桩!“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女主角扯落雏菊一瓣瓣,伴奏音符声声入耳。
当然,她唱的是意大利语而不是英语,为了让讲英语的听众听得更明白,哪怕演唱者是瑞典人,也要将法国故事的德语剧本翻译成意大利语,这是歌剧圈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的规矩。在纽兰德·阿切尔看来也理应如此,这跟他生活中遵循的其他传统一样,就好比他要用两把饰有蓝色珐琅姓名首字母图案的银背梳子来分头发一样,又好比他出门时总要在扣眼别一朵花(他喜欢插栀子花)一样。
“他爱我……他不爱我……”女主角唱着,透出赢得爱情的喜悦,迸发出最后一句:“他爱我!”随后,她将蓬乱的雏菊凑到唇前,大大的眼睛看向棕色皮肤的小个子浮士德·卡普尔。卡普尔老练深邃,身穿紫色丝绒紧身上衣,头戴饰有羽毛的帽子,极力装出一副纯真模样。
纽兰德·阿切尔靠在剧院包厢的后墙上,目光从舞台扫向歌剧院的另一端。他的正对面是曼森·明戈特老夫人的包厢。因为身材高大体态肥胖,老夫人已经很久没在歌剧院出现,但在社交聚会之夜,她总会让年轻的家族成员代为出席。今晚,在包厢前排就座的是她的儿媳洛弗尔·明戈特夫人和女儿韦兰夫人。两位太太身穿织锦礼服,她们身后坐着一位一身白衣的年轻女孩。她稍显沉默,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台上的那对恋人。当尼尔森女士的“他爱我!”响彻安静的歌剧院上空时(每次演唱《雏菊之歌》,包厢中的人都会停止谈话),女孩的脸颊泛起的红晕爬上眉梢,蔓延到了金色发辫的根际,晕染了她微微耸起的胸脯,直至消失在系着一朵栀子花的素净薄纱胸衣下。她低垂眼睑,看着膝上的一大束铃兰。纽兰德·阿切尔看见她戴着白色手套的指尖轻抚花朵。他深吸了一口气,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将目光重新移回舞台。
舞台的布景不惜工本,和他一样见识过巴黎和维也纳的歌剧院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布景十分精美。舞台从前景到脚灯都以翠绿色的织布覆盖,中部是对称摆放的布满绿苔的小丘,小丘底部围着一圈槌球兰,小丘顶上是灌木丛。灌木状如橘树,却镶满了大朵的粉玫瑰和红玫瑰。比玫瑰花大得多的巨大三色堇在玫瑰树下的青苔的映衬下格外夺目,模样很像女教徒为上流社会的牧师所做的花形擦笔布。玫瑰枝头上零星嫁接的雏菊盛情绽放,预示着卢瑟·伯班克先生多年以后的园艺奇景。
尼尔森女士站在这个迷人的花园中央,穿着缀有浅蓝色缎带的白色羊绒礼服,手提袋系在蓝色腰带上,金黄色大发辫精心搭在棉纱胸衣的两侧。她低垂着眼眸,倾听卡普尔先生热烈地表达爱意,每当他以言语或眼神强烈暗示她去舞台右侧隐约露出的简朴砖房的底层窗旁时,她都一脸天真,似乎不明白他的意图。
“真是位可人儿啊!”纽兰德·阿切尔心说,目光一下子回到捧着铃兰的女孩身上。“她也就看个表面吧。”他端详着她聚精会神的年轻脸庞,心中不由涌出一阵拥有者的激动,其中有对自己萌动的丈夫气概的自豪,也有对她那深不可测的纯洁的真挚欢喜 。“我们会一起读《浮士德》……在意大利的湖边……”他想着,继而把自己设计的蜜月场景与文学名著情节交织在一起,向新婚妻子介绍这些名著是他作为丈夫的特权。直至当天下午,梅·韦兰才让他猜出她“在意”(纽约人推崇的未婚少女表达认可的用语),而他的思绪早已跳过了订婚戒指、订婚之吻和婚礼进行曲,开始勾画起某个令人心醉的她偎依在他身旁的古老欧式场景了。
他决不希望未来的纽兰德·阿切尔夫人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他希望她(得益于他的相濡以沫和循循善诱)培养出社交技能和敏捷才思,能与“年轻一代”中最受欢迎的已婚女子不相上下。这个圈子里的风气是要既能吸引男士们的殷勤讨好,又能俏皮地拒绝不失礼貌。如果他拷问自己的虚荣心(有几次他差点做了这样的事),他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渴望妻子能像那位曾让他心神不宁了两年的已婚女子一样,既圆滑世故,又善于逢迎。当然,还不能有丝毫脆弱,正是这个弱点差点毁了那个可怜人的生活,还打乱了他整个冬天的计划。
这种冰与火的奇迹是如何形成的,他又为何能在这个艰难的世界中支撑下来,他从来没有费心去想。他只是不加分析地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他知道这是所有精心梳理头发、穿白色马甲、在扣眼里别鲜花的绅士们的观点。他们相继出现在剧院的包厢,与他友好地相互问候,然后将望远镜对准那一圈女士评头论足,她们是这个体制的产物。与这些精心推选出来的代表老纽约绅士风范的典型代表相比,纽兰德·阿切尔自认在智力和艺术上的造诣都更胜一筹——他可能比他们看的书更多,思考更深入,见识更广阔。单打独斗,他们不是对手,但作为整体,他们却成了“纽约”的代表,男性须团结一致的惯例让他在所有称为“道德”的问题上接受了他们的教条。直觉告诉他在这方面特立独行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很不成体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