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算法
》
售價:HK$
449

《
我一直在想:丹尼尔·丹尼特自传
》
售價:HK$
714

《
投资反脆弱修炼手册
》
售價:HK$
296

《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售價:HK$
281

《
三九全景脉法
》
售價:HK$
301

《
我们建构的世界--社会理论与国际关系中的规则与统治(东方编译所译丛)
》
售價:HK$
449

《
工资的真相
》
售價:HK$
398

《
以色列小史 小历史·大世界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古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的论文集,全书包括两部分,神学论文三篇,及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作者出生于罗马古城谷中的安尼修斯家族,著作颇丰,学识渊博,勤奋工作,学无止境,向罗马人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还把他们之间一些明显歧异的观点加以调和,成就斐然。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包括《神学论文集》及《哲学的慰藉》。《神学论文集》在奥古斯丁学说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的发展。他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为基督教神学服务,将基督教信仰提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提出了“神学”研究的使命与内容。《哲学的慰藉》是一篇交替着散文和诗句、在生病的囚犯与他的“护士”之间展开的哲学对话。“护士”关于命运与幸福、善与恶、命运与自由意志的本质的教导,使他恢复了健康,并使他开悟。这种“安慰”在整个中世纪欧洲非常流行,对乔叟和但丁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
| 關於作者: |
波爱修斯(480—524)是欧洲中世纪开始时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在逻辑学、哲学、神学、数学、文学和音乐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经院哲学第一人”、“奥古斯丁之后最伟大的拉丁教父”之称。
译者简介:
荣震华,著名翻译家,在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多部译著,包括《基督教的本质》《神学论文集 哲学的慰藉》《埃克哈特大师文集》等。
|
| 目錄:
|
英译者导言 神学论文集 论三位一体是一个上帝而非三个上帝 谈圣父、圣子和圣灵是否实质上都可以指称上帝 从同一到同一 论天主教信仰 反对优迪克和聂斯脱利 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第一卷 《哲学的慰藉》第二卷 《哲学的慰藉》第三卷 《哲学的慰藉》第四卷 《哲学的慰藉》第五卷 索引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那么,既然天主教信仰承认这两个本性都继续存在于基督之中,它们都完整地保留着,并没有发生互相转化,因此,天主教信仰有充分的理由说,基督既存在于这二者之中,同时又包含这二者。说存在于二者之中,是因为这二者都还继续存在着;说包含这二者,是因为基督的单一的位格乃由这两个继续存在着的本性结合而成。 不过,天主教信仰对于基督由两个本性所形成这一点所持的态度,并非优迪克加在这上面的那种意思。因为他对这两个本性的结合所做的解释,使他不可能承认基督存在于这两个本性之中,也不可能承认这两个本性继续存在着;而天主教信仰对基督包含这两个本性所做的解释,虽然跟优迪克所做的解释有些相近,然而,天主教信仰所做的解释,同时又承认基督存在于这两个本性之中。 所以,“由两个本性组成”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或者,毋宁说是一种语义双关的说法,其描述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根据其中一种解释,被认为已经组成为一体的那两个实质,不再继续存在。而根据另一种解释,由两个本性所产生的结合体让那两个本性继续存在下去。 一旦这个产生怀疑或模糊的结给解开,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天主教信仰的纯真而坚实的内容了,即同一位基督既是完善的人,又是完善的上帝,而那位既是完善的人又是完善的上帝的基督,是单一的上帝和人子;并不会因为将属人的本性加给完善的神性而形成什么四位一体,而是同一个位格成全了三位一体的数目,从而,虽然受难的是人性,不过,可以说是上帝受难,并非由于变成神性的人性,而是由于那正在被神性所采纳的人性。并且,作为人的基督,他之所以被称为上帝的儿子,所依据的并非属神的实质,而是属人的实质,而后者依旧是在两个本性的合一之中才与神性相结合的。虽然在人的想象之中能够让人性与神性分开来和合起来,然而,那完善的人与完善的上帝是合而为一的:说他是上帝,因为他是受孕于天父的实质;而说他是人,因为他是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养。再进一步说,之所以说作为人的他是上帝,就在于人性是被上帝所采纳了的;而之所以说作为上帝的他是人,就在于上帝是以人性为外衣的。虽然在这同一个位格之中,受纳了人性的神性,不同于神性所受纳的人性,但上帝与人是同一的。因为如果你想到的是人,那么,人与上帝是同一的,就本性而言,那是人,而就受纳而言,那就是上帝。在基督那里,本性是双重的,而实质也是双重的,因为基督是“神人”,而他又是单一的位格,因为人与上帝是同一的。这样的说法处于两个异端之间,就如同各样的德行也都保持着中间的位置一样。因为任何德行,都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着道义上的不偏不倚。而如果高于或低于它现在所处的位置,就不成其为德行了。所以说,德行保持着一个中间的位置。 有下列四种说法:像聂斯脱利所说的,认为基督里面有两个本性或者两个位格;像优迪克所说的,认为有一个位格和一个本性;或者,像天主教信仰所信的那样认为有两个本性,但只有一个位格;或者,认为有一个本性和两个位格。我们在反驳聂斯脱利时,已经驳斥了那种认为有两个本性和两个位格的学说,而且还附带指出,优迪克所主张的一个位格和一个本性的说法,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绝不会有人癫狂到会相信,基督的本性是单一的,而他的位格却是双重的。综上所述,如果上述四种说法都表述正确的话,那么,必定只有天主教的信仰所信奉的那个信条才是真实的,即本性是双重的,而位格是单一的。不过,正像我刚刚指明的那样,优迪克承认,在合一之前,基督是有两个本性,但在合一之后,就只有一个本性了,而我已经证明,在这个错误下面,潜伏着两个正好相反的观点,其一认为,虽然那属人的形体当然并非是从马利亚那里获得的,但这样的合一,还是在受孕之中完成的;其二则认为,从马利亚那里获得的形体,通过“复活”而成为这种合一的一部分。而我自己认为,我已经充分全面地论述清楚了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在我们要来研究的是,这两个本性是如何合成为一个实质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