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质引领谋发展 稳进并举启新程 北大经院论丛

書城自編碼: 416085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36721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字數: /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售價:HK$ 755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售價:HK$ 347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售價:HK$ 1428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250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售價:HK$ 306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403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2540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1010

編輯推薦:
本书为北京大学经济学员专家学者解读“两会”的精彩论述。
內容簡介:
自2014年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每年“两会”期间都组织本院专家学者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经济热点问题开展解读评述,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两会笔谈”品牌,成为研究“两会”经济热点、分析国民经济现状、提供相关政策意见的重要思想阵地。本书延续了往年笔谈专辑的编写体例,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56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阐述,既有对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核的深刻阐释,也有对制度变革实践路径的务实探讨。学者们秉持“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在数字经济规则、地方债务化解、碳市场建设等诸多领域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以客观冷静的独立思考、理性精准的经济研判、独到睿智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關於作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北大在改革开放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学院,现为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现有7个系, 5个本科专业,9个学术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有国内最早设立的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学院现有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0余人,学者们丰硕的研究成果见诸国内国际ding级期刊。学院拥有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等21个校级科研机构,承担着大量的重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目錄
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赋能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辉唐琦 /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中国民营经济的4.0升级
张亚光 /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
王曙光 /
保持深化改革与制度型开放的定力
王曙光 /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王耀璟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杜丽群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冯科 /
双循环畅达:内通华夏,外联瀛寰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董志勇李成明 /
警惕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言论陷阱
董志勇 王祖依 /
把握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开放
王跃生 /
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创造新机遇
王跃生 马相东 /
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
王曙光 /
应对全球通货膨胀分化的中国对策
李连发 /
中国外贸的新动能与新机制
李权 /
唱衰中国,莫如与中国机遇同行
刘冲 /
出口信用保险护航“迎风出海”
锁凌燕 /
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与举措
冯科 /
产业升级:继往开来,万象更新
以普惠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宋芳秀 /
大规模以旧换新将助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袁诚 /
关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建立金融风险实时监测系统
王法 /
多向发力推进养老金融
锁凌燕 /
保险资金加码不动产要注重能力建设
锁凌燕 /
积极探索“保险+健康管理服务”
锁凌燕 /
挖掘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锁凌燕 /
拓展空间提升保险业竞争力
锁凌燕 /
以市场化法治化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
李连发 /
动能培育:开拓出新,如日方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的新支柱、新赛道
张辉 /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董志勇 /
加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
刘冲 /
人工智能数据市场的建设
刘冲 /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底座
许云霄 /
应对保险业数智化新挑战
锁凌燕 /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助力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
秦雪征 /
数智教育时代的青年就业支持体系
王熙 /
政府有为:施政有方,发展有序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性
张辉 /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董志勇 /
踔厉奋发推动高质量发展
董志勇 /
税式支出与税收分享制度改革
刘怡 /
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王曙光 /
分类考核制度与县域综合发展
吴泽南 /
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政策思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运营困境
许云霄 /
实行强势人民币政策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施建淮 /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陈凯 /
多策并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韩晗 /
推进中国绿色发展,中小企业不容忽视
季曦 /
民生为本:增进福祉,民康物阜以发展保障“老有所养”
锁凌燕 /
协力做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锁凌燕 /
从《政府工作报告》感受民生温度
郑伟 /
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面
郑伟 /
转变保险经营理念、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朱南军 /
加强灾害防控,应对气候变化
刘新立 /
关于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
石菊 /
深化医改,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袁野 /
持续帮扶弱势人群,加强健康、行为与外部性视角
庄晨 /
全方位施策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王熙 /
內容試閱
序言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破题之年。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科技革命浪潮的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持续深化。全国“两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质生产力”战略命题,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聚14亿人民智慧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擘画新蓝图。
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重塑产业格局,地缘博弈重构国际秩序,气候危机拷问文明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格局重构与国内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命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者紧扣《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丰富学术成果。本文集汇编了56篇笔谈文章,立足经济学理论框架,系统探讨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构建、要素市场改革、金融风险防控、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问题,既展现学者对中国经济的深刻洞察,也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新质生产力作为时代命题,是技术范式革新与制度系统重构的协同共振。这场生产力革命突破传统要素线性叠加逻辑,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交互作用,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跃升。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到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学始终强调知识资本对长期增长的驱动作用。当前我国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转型,亟待构建“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扩散”的创新生态链。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要素配置扭曲等瓶颈亟待突破,亟须通过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机制,完善数据确权、职务发明激励等制度供给。
制度创新层面,新质生产力培育需要要素市场改革的系统支撑。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例如,土地流转效率有待提升,资本配置存在结构失衡,数据要素确权体系尚未健全。建立“揭榜挂帅”研发机制、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数据确权、交易与收益分配制度,可能成为释放制度红利的重要突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深化改革”主线,既需刀刃向内的魄力破解行政壁垒,更需精微操作的智慧平衡改革节奏。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的全球排名大幅提升,印证了“放管服”改革的显著成效,但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仍存在地方保护、隐性准入限制等制度性梗阻。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供需双侧改革的协同发力。需求侧,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潜藏巨大势能,但最终消费率较发达国家低10%—15%。提升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可释放边际消费倾向的巨大增长潜能。供给侧,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指数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低30%左右,反映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通过“两业融合”试点推动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型,培育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可大幅提升服务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同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旨在突破基础零部件、核心工艺等“卡脖子”环节,提升产业链安全系数。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制度型开放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制度型开放本质是通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供给,降低要素跨境流动的交易成本。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实质是建立更完备的契约执行框架,倒逼国内市场监管体系向“竞争中性”原则靠拢。制度型开放方面,当前需着力解决三组矛盾:其一,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问题,需通过税收分享制度改革消除行政性市场壁垒;其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与隐性准入限制并存,亟待建立基于非歧视原则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体系;其三,数字贸易规则滞后于实践发展,要求构建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服务税等领域的制度规范。这些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制度红利。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落脚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单列成章,彰显发展哲学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民生保障正从“生存型兜底”向“发展型赋能”转型,民生改善仍面临深层次的矛盾。例如,社保基金可持续性面临老龄化挑战,数字鸿沟制约技术普惠。这要求政策设计更注重多元协同,既需通过充实社保基金、延迟退休等举措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也要建立“数字反哺”机制,构建技术适配服务体系。未来需在财政可持续性、技术包容性、服务精准性等维度持续创新,使民生改善既成为社会稳定器,更化作内需增长源。
2024年的“两会笔谈”汇编凝聚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者的集体智慧,既有对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核的深刻阐释,也有对制度变革实践路径的务实探讨。专家学者秉持“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在数字经济规则、地方债务化解、碳市场建设等诸多领域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学者肩负双重使命:既要立足本土实践提炼经济发展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又要着眼全球变革参与国际学术对话、贡献中国智慧。期待2024年的“两会笔谈”能够激发更多理论思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张辉
2024年5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