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争日记 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HK$
403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347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602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3050

《
站在自己这边
》
售價:HK$
281

《
micro:bit 硬件编程快速入门与综合实战
》
售價:HK$
347

《
南宋新出碑志文献辑补
》
售價:HK$
1010

《
故宫博物院百年百事
》
售價:HK$
653
|
| 編輯推薦: |
一本书速通团队管理,随用随查,双色印刷
【好学】随手翻阅,系统全面
【好记】图形记忆,生动形象
【好用】实战演练,配套工具
【配套】全书模型的应用工具均可下载
|
| 內容簡介: |
企业管理者在学习团队管理知识和技能时,往往会遇到以下典型的学习烦恼:
·请教主管上级或资深管理者,存在诸多不便,实在不好学!
·研读经典管理书籍和理论,较长的篇幅和纯文字呈现,实在不好记!
·参加外部管理培训课程,很多内容不符合企业实际场景,实在不好用!
那要如何帮助企业管理者“好学、好记、好用”地掌握团队管理的知识和底层逻辑呢?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很容易过时,但人类内在的思维框架和认知系统是经久不衰,是思考和创新的本质。“会管理”的前提是“会思考”,管理者需要学会系统思考,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看待问题。模型(model)就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用一种直观、易懂的思考方法,来解构内在管理思维,应对外在复杂性挑战。
本书去掉长篇大论,一图千字,直击底层逻辑,展现团队管理的核心结构和原则。一方面,采用通俗易懂的图解形式,严选93个好学又好记的经典管理模型,解决“知”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出68个好记又好用的配套实战工具,辅助日常的管理应用,解决“行”层面的问题。力求帮助每一个管理者构建自己的多元思维方法,更有效地进行管理思考和决策,提升团队管理效能,成为知行合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 關於作者: |
|
傅雄雄,现任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HR,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华社《培训》杂志融媒体特约作者,PPTSTORE人气设计师。木先生iPPT创始人,微信公众号文章《一张图区分Normal员工和员工 》、《一张图区分普通和 》、《81个HR管理模型超全大合集:OD/TD/LD实用知识图谱 》、《66张PPT读懂〈底层逻辑〉》等文章广受传播和转载。曾就职于某半导体显示行业龙头企业HRBP科长,十三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验,涉及HRBP、学习发展和招聘管理领域。通过AACTP讲师认证培训,著有《TTT课程设计》、《TTT授课演绎》、《团队引导技术》、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PPT》等20+培训课程,曾为美团、百度、格灵深瞳、万达信息、BOE、SMG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布会PPT设计服务,授课时数400+H,受训人次累计1600+,广受学员和客户一致好评。
|
| 目錄:
|
第1 章管理认知与角色转变
1.1 关键跨越:成为管理者的障碍 / 004
1.2 认识管理:什么是管理 / 008
1.3 管理职能:管理者必要的工作活动 / 012
1.4 管理角色:管理者正确的职责和行为 / 016
1.5 管理技能:管理者所需的关键技能 / 020
1.6 管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胜任要求 / 024
第2 章组织设计与岗位分工
2.1 组织能力:团队竞争力的DNA / 032
2.2 组织诊断:先诊断再开方 / 036,040
2.3 组织设计:分工与合作的问题 / 044
2.4 组织架构:组织的系统之美 / 048
2.5 岗位设定:因事设岗,以岗定人 / 052,056
2.6 组织发展:团队发展和人效提升 / 060,062,066
第3 章选才·人才标准与招聘选拔
3.1 招聘体系:招聘的底层逻辑 / 074
3.2 胜任标准:区分优才与庸才 / 078,080
3.3 人才寻访:招聘渠道才是生产力 / 084
3.4 测评甄选:找到明日之星 / 088,090
3.5 录用决策:定级定薪有章法 / 094
3.6 吸引策略:独特的价值主张 / 098
第4 章用才·人才任用与绩效提升
4.1 效能:执行力本质是力 / 106,108,110
4.2 人才盘点:排兵——用人之长先识人 / 114
4.3 有效授权:布阵——放好风筝抓好线 / 118,120,122
4.4 赢在执行:作战——有结果的行动 / 126,128,138,142
4.5 项目管理:大战——团队的重点工程 / 146,148,150,152,154,158
4.6 绩效管理:战果——团队安身立命之本 / 162,164,166,168,172,176
第5 章育才·人才培养与学习成长
5.1 学习成长:人才培养的本质 / 184,186,188,190
5.2 培养方法:求真务实的方法 / 194,196,198,200
5.3 知识管理:构建团队的知识资产 / 202,204,206
5.4 培训开发:训——知者行之始 / 210,212,214,218,222,226
5.5 工作历练:战——行者知之成 / 230
5.6 教练辅导:成为教练型管理者 / 234,236,240,244,248
第6 章留才·人才激励与团队凝聚
6.1 团队协作:点燃团队凝聚之火 / 256,258,260
6.2 文化建设:精神型团队动力 / 264,266,270
6.3 价值分配:物质型团队动力 / 274,276
6.4 员工激励:激励的科学研究 / 280,282,284,286,288,290,292,294,296
6.5 合理汰换:合情、合理、合规、合法 / 300
6.6 职业发展: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 / 304,306,308,312,314
后记 / 318
参考文献 / 319
|
| 內容試閱:
|
团队管理思考和决策的利器——模型
享誉世界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博雅技艺(liberal art)。管理之所以是
一种 “技艺”,是因为管理需要实行和应用。想要提高管理的效能和成果,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者,需要
不断地从各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和伦理学中,从自然科学中,汲取
知识与见解,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新任管理者刚到管理岗位,往往不缺乏学习的动力,也明白站在巨
人肩膀上的道理。只是在企业中学习管理,会遇到以下典型的学习问题和烦恼:
成人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不一样,成人因为固有的经验和思维,并不容易被影响,且学习带有很强的
目的性,需要能和实际工作场景相联系。所以,成人往往喜欢更快更轻松地学习,希望快速获取解决问题的
方法和工具,进而直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那新任管理者如何“好学、好记、好用”,更高效地掌握团队管
理知识,并直击团队管理的底层逻辑呢?
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任管理者往往不是缺知识,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甄选和提炼有用的管
理知识。信息是碎片化的,知识很容易过时,但人类内在的思维框架和认知系统是经久不衰的,是思考和创
新的本质。“会管理”的前提是“会思考”,管理者需要学会系统思考,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看待问题。
模型(model)就是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通常是用一种直观、易懂的思考方法,来解构
内在管理思维,以应对外在复杂的挑战。模型更是可视化呈现决策因素的一种利器,能帮助管理者看清管理
背后的底层逻辑。
模型是一种多元的思维方法。在人生和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不犯重大错误的大师查理·芒格,屡屡提
到一个影响他生活、学习和决策的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方法建立在他称为“多元思维模型”的基础之上,被
他当作一种基本的智慧。查理·芒格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解释为:“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
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
型的复式框架。然后将你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框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
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
100种)为他的管理和决策
提供了一个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芒格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我们
也可以帮助新任管理者在自己的认知框架里,系统增加相关的思维模型,进而像芒格一样将这些思维模型
组成复式框架,来辅助团队管理思考和决策。
模型是一种简单易用的管理工具。正如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所说:“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
不是起点。”思考过程是复杂的,解决方案却应该是简单的。德鲁克也指出,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实物”,
他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知识工作者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换句话
说,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自己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本书不希望把知识学问
变成故弄玄虚的手段,深奥不是初衷,真正的初心是希望通过模型的分析结构,把纷繁复杂的管理问题简
化为更加清楚的基本要素,变成人人都看得懂、用得上的管理工具。
本书坚持“求真”的理念,内容主要依据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和科学理论,又遵循“务实”的原则,聚
焦企业场景下团队管理的六大类高频动作,严选了
93个好学、好记又好用的模型,设计了可以直接下载使
用的
68个管理应用工具(100页
PPT),系统解析团队管理的认知框架,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深度思考和决策
推演,提升管理效能。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团队管理的底层逻辑,扩宽团队问题的解决思路,成为一个更的管理者,那么
绝不能错过这本书!
本书的使用指南
本书第
1章从管理者自身出发,阐述相关管理知识。管理者要做好管理角色转变和管理认知提升,并根
据不同管理阶段的胜任要求,不断发展新能力。我们通常认为管理即“管人理事”,“管人”是指团队管理,
“理事”则为业务管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是先通过业务管理确定组织战略和目标,梳理关键任务与流程
体系,进而通过有效的组织和人才去承接业务,以实现战略目标。因此,第
2章聚焦组织管理。组织是团队
的顶层设计和骨架,却是很多新任管理者最容易忽略的因素。管团队首先要学会管组织,管理者不能再沿用
个体工作的惯性,要做好组织设计和岗位分工,通过组织,上接业务战略,下接人才管理。
想打造可以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能团队,不管采用什么管理方法和体系,管理活动的最小做功
单元肯定是“人才”,第
3章到第
6章内容就主要围绕人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短期内做好选才和用才就能
保障团队的基本运行,中长期发展需要关注育才和留才,形成管理效能和人才发展的正循环,不断地提升
团队的组织能力。
全书从企业实际管理场景出发,阐述团队管理的“三十六计”,严选
93个经典理论和企业实践浓缩
而成的管理模型。书中会逐一解说各个模型的实证研究结论和使用技巧,并配套设计
PPT版本的应用模板。
不过模型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单一死板的,管理有模式无定式,应根据问题背景和实际状况,配合本书和附
赠的电子文件进行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第1章 管理认知与角色转变
第2章 组织设计与岗位分工
第3章 选才·人才标准与招聘选拔
第4章 用才·人才任用与绩效提升
第5章 育才·人才培养与学习成长
第6章 留才·人才激励与团队凝聚
建立管理概念和对管理角色的正确认知,明确管理目标和发展方向。
将个人视角转向团队视角,诊断团队的组织效能,优化组织设计和岗位分工。
制定人才标准,搭建招聘体系,保障团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盘点人才状况,调整风格和用人策略,提升团队执行力和绩效产出。
了解学习成长的科学原理和规律,通过四大关键路径,加速团队人才培养。
打造高效协作的团队,激励人才、凝聚人心,实现团队与个人的可持
续发展。
应用
工具
本书所有管理模型的应用工具都提供PPT模板,采用16∶9通
用比例,方便下载后直接使用。也可以采用大白板,邀请你的团队一
起研讨共创。请扫一扫右侧二维码下载。
大循环:形成管理效能和人才发展的正循环,持续不断地提升团队的组织能力
小循环1:
短期人才管理
01 管理障碍模型(005)
02 管理智慧树模型(009)
03 管理职能模型(013)
17 招聘漏斗模型(075)
18 人才素质冰山模型(079)
19 胜任力模型(081)
20 招聘渠道模型(085)
21 人才测评模型(089)
22 STAR行为面试模型(091)
23 职级与薪酬管理模型(095)
24 价值主张画布模型(099)
25 管理与模型(107)
26 力框架模型(109)
27 情境模型(111)
28 人才盘点九宫格模型(115)
29 授权的因果模型(119)
30 因事授权四宫格模型(121)
31 视能授权四分图模型(123)
32 执行力的概念模型(127)
33 高效执行四原则模型(129)
34 时间管理矩阵模型(139)
35 PDCA循环模型(143)
36 项目管理过程模型(147)
37 项目管理知识模型(149)
38 WBS工作分解结构模型(151)
39 PDM紧前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