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本教材在教学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充分挖掘,建设了实用性、数字化资源,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
| 內容簡介: |
|
本教材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工科学校机械类、材料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结合编者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编写而成。本教材共9章,包括材料学基础、钢的热处理、铸造成形、金属塑性成形、焊接成形、增材制造、切削基础知识、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等。贯穿课程内容的主线是金属零件制造的全过程,针对各章重要知识点和学习难点,书中还提供了部分电子学习资源(视频)。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工艺结合、传承与发展结合,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追求的工匠精神,以及致力于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
| 關於作者: |
|
王会霞,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混合式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1),第五届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5),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思政组省级一等奖(1/4),获校级教学名师、十佳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先进连接技术及过程控制,主持和参研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4件,参编教材5部。
|
| 目錄:
|
目录
绪论
0.1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0.2机械制造的发展史
0.3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第1章材料学基础
1.1金属材料的性能
1.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1.2铁碳合金
1.2.1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2.2纯金属的结晶
1.2.3铁碳合金相图
1.2.4常用的金属材料
习题
第2章钢的热处理
2.1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2.1.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2.1.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2整体热处理工艺
2.2.1退火与正火
2.2.2淬火与回火
2.3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
习题
第3章铸造成形
3.1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3.1.1合金的充型能力
3.1.2合金的收缩
3.1.3缩孔和缩松
3.1.4铸造应力、变形与裂纹
3.2砂型铸造
3.2.1造型材料
3.2.2铸型结构
3.2.3造型方法
3.2.4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3.3特种铸造
3.3.1熔模铸造
3.3.2金属型铸造
3.3.3压力铸造
3.3.4低压铸造
3.3.5离心铸造
3.3.6消失模铸造
3.4砂型铸件的结构设计
3.4.1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3.4.2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3.5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3.5.1铸铁件的生产
3.5.2铸钢件的生产
3.5.3有色金属件的生产
习题
第4章金属塑性成形
4.1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基础
4.1.1金属的塑性变形实质
4.1.2金属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4.1.3金属的可锻性
4.2锻造工艺
4.2.1自由锻
4.2.2模锻
4.2.3胎模锻
4.2.4锻件的结构设计
4.3板料冲压
4.3.1板料冲压的特点及设备
4.3.2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
4.3.3冲压模具
4.3.4冲压件的结构设计
习题
第5章焊接成形
5.1焊接成形理论基础
5.1.1焊接电弧
5.1.2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5.1.3焊接应力与变形
5.1.4焊接冶金与焊接缺陷
5.2焊接成形工艺
5.2.1熔化焊
5.2.2压力焊
5.2.3钎焊
5.3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5.3.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5.3.2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5.4焊接件的结构设计
5.4.1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
5.4.2焊接方法的选择
5.4.3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
5.4.4焊缝的布置
5.4.5焊接结构工艺图
习题
第6章金属增材制造
6.1增材制造基本原理
6.2金属增材制造工艺
6.2.1选区激光烧结工艺
6.2.2选区激光熔化工艺
6.2.3激光近净成形工艺
6.2.4电弧增材制造工艺
6.2.5电子束选区熔化工艺
6.3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7章金属切削基础知识
7.1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7.1.1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7.1.2切削要素
7.2刀具
7.2.1刀具材料
7.2.2刀具几何角度
7.3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7.3.1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7.3.2积屑瘤
7.3.3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7.3.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7.3.5刀具的磨损
7.4切削加工技术经济分析
7.4.1切削加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4.2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7.4.3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7.5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
7.5.1机床的分类
7.5.2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7.5.3机床的传动
习题
第8章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8.1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8.1.1车削加工
8.1.2刨削加工
8.1.3铣削加工
8.1.4磨削加工
8.1.5钻孔、扩孔和铰孔加工
8.1.6镗削加工
8.1.7拉削加工
8.2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
8.2.1精整加工和光整加工
8.2.2特种加工
8.3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8.3.1外圆面的加工
8.3.2内圆面的加工
8.3.3平面的加工
8.3.4其他表面的加工
习题
第9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9.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9.2工件的安装与基准
9.2.1工件的定位
9.2.2工件的安装与夹具
9.2.3工件的基准
9.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9.3.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
9.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
9.3.3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9.3.4盘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9.4切削加工件的结构工艺性
9.4.1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9.4.2切削加工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习题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于编者团队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在借鉴国内外同行的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材料类“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贯穿教材内容的主线是金属零件制造的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构建起工程材料—毛坯成形—切削加工的有关零件制造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内容精练,结构合理。教材力求符合高等工科学校对课程的实际需求,有机整合了工程材料导论(第1~2章)、材料成形工艺(第3~6章)、切削加工工艺(第7~9章)三部分相关知识。内容准确精练,结构科学合理,服务于教学和生产,适合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选用。
(2) 对标新工科,传承与发展结合。在内容上,重视基础性知识,精选保留了目前仍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的传统常规工艺,同时重视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体现了常规制造技术与材料科学、现代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密切交叉和融合,也体现了制造技术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知识获取及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标准等均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便于学生更好地贯彻新标准。
(3) 注重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教材既注重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前后续课程的关联性,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工匠精神、投身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4) 配有丰富图表,模块化设计每章内容。教材配有丰富的图片和表格,将教材内容系统、直观地呈现,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每一章的内容包括本章知识要点、案例导入、知识链接、延伸视界等小模块,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教材由河北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团队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王会霞(绪论、第5章、第9章),陈森(第1章),陈森、王勇(第2章),魏胜辉(第3章),张双杰(第4章),焦力实(第6章),李军霞(第7章、第8章)。全书由王会霞统稿,由张双杰主审。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教材、专著及论文,在此一并向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教材得到河北科技大学教材出版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教材编写力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编者学识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2月于河北科技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