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色列小史 小历史·大世界
》
售價:HK$
500

《
空间与秩序: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治理路劲研究
》
售價:HK$
398

《
水声学
》
售價:HK$
510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函套精装版)
》
售價:HK$
2035

《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售價:HK$
653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010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500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301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材,并可供物理学类专业师生、高等教育实验工作者及一般实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使用多年的实验教材和现有的实验条件而编写的。本书在第4版基础上,结合双校区运行及新实验设备,更新实验项目,全方位修订内容。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及应用性实验层次,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支持因材施教。实验内容、技术及设备选用充分考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各专业的实际需求,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
| 關於作者: |
|
孙培育,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就职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理学院。以优质作者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
|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绪论
1.1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
1.2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
1.3物理实验课的学习特点
1.4怎样写实验报告
1.5实验规则
第2章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
2.1测量与误差
2.1.1测量
2.1.2误差
2.1.3正确度、精密度和准确度
2.1.4非常误差、相对误差和百分差
2.2随机误差的高斯分布与标准误差
2.2.1高斯分布的特征和数学表述
2.2.2标准误差的物理意义
2.2.3极限误差
2.3近真值——算术平均值
2.4标准误差的估算——标准偏差
2.4.1任意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2.4.2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5误差传递公式
2.5.1误差的一般传递公式
2.5.2标准误差的传递公式
2.6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表述
2.6.1不确定度的概念
2.6.2实验物理中测量量不确定度的处理
2.7有效数字
2.8数字取舍规则和简算方法
2.8.1数字取舍规则
2.8.2不足进位规则
2.8.3简算方法
2.9数据处理方法
2.9.1列表法
2.9.2图解法
2.9.3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
2.10习题
第3章基础性实验
实验3.1基本测量
实验3.2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实验3.3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实验3.4惠斯通电桥
实验3.5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及冲击电流法测量磁场
实验3.6牛顿环与劈尖干涉
实验3.7光栅衍射
实验3.8光的偏振
实验3.9迈克耳孙干涉实验
第4章综合性与应用性实验
实验4.1用拉伸法测金属的杨氏模量
实验4.2音视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
实验4.3密立根油滴实验
实验4.4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4.5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
实验4.6光导纤维中光速测定
实验4.7热敏电阻的应用
实验4.8压力传感器原理及数字式称重衡器设计
实验4.9超声探伤及特性综合实验
实验4.10反射式多普勒超声综合实验
实验4.11频闪法玻尔共振实验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第5版前言
大学实验物理是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推荐的6门主要基础课之一,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本书是根据教指委《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并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使用多年的实验教材和现有的实验条件而编写的物理实验教材。
由于我校目前已经实行双校区运行,新校区新增了不少实验设备,原有教材无法覆盖双校区所有实验项目。教材编写团队在第4版的基础上,根据新增的实验项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校正和补充,使其可以适配双校区教学需要。本教材的主要特色如下。
(1) 教材主体部分设置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及应用性实验两个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因材施教,适应个体化教育。
(2) 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表述上,强调了不确定度概念,测量结果的最终表示形式用总不确定度或相对不确定度表达,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2012)规定。
(3) 在实验内容、实验技能、技术的选择及其设备匹配上,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办学定位,较好地处理了我校各专业对实验要求的不一致性。
根据教学实际,参加第5版(2025年)编写工作的有孙培育(第1章、第2章、实验3.1~实验3.9、实验4.1~实验4.11)、毛欣(实验3.2、实验4.8、实验4.9)、史晨辉(实验3.7、实验4.10)、王霞(实验3.9、实验4.8)、王璐(实验3.8、实验4.11)、梁振宇(实验4.1)、江琴(实验4.4)、李鹏程(实验4.2)、吴小娟(实验4.6)、李志欣(实验2.6)、许罗鹏(实验3.5)、杨繁荣(实验3.4)、安康(实验4.7)、李尚俊(实验4.5)。其中实验3.9、实验4.9~实验4.11为2025年新增实验项目。
第5版由孙培育主编和统稿,由毛欣、史晨辉、王霞、王璐、梁振宇、江琴、李鹏程、吴小娟任副主编,毛欣、史晨辉负责审核校对。
实验教材的编写是全体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历年来实验教学工作的总结。同时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参阅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有关教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者
2025年7月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第4版前言
实验物理课程是大学物理教指委确定的六门主要基础课之一,是高等学校工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本书是根据工科物理课程指导组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使用多年的实验教材和现有的实验条件而编写的。
自2016年第3版教材出版发行以来,至今已有6年时间,其间部分实验设备完成了项目更新,原有教材无法适应现行实验项目教学工作。教材编写团队在第3版的基础上,更新了部分实验项目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校正,增加了科技综合实验内容。
本教材的主要特色有:
① 教材主体部分设置为基础性实验、综合及应用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不同的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适应个体化教育。
② 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表述上,强调了“不确定度”概念,测量结果的最终表示形式用总不确定度或相对不确定度表达,符合国家颁布的计量技术规范《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试行)》(JJG 1027—91)的规定。
③ 在实验内容、实验技能、技术的选择及其设备匹配上,充分考虑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实际,较好地处理了我校各专业对实验要求的不一致性。
本书第1版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郝邦元主编。2004年参加编写的有郝邦元(第1章、第2章,实验8、29、31、32,统稿、审稿)、吴晓轩(实验4、5、20、21、30、33)、杨繁荣(实验22、28、34、35、36、37、38)、但有全(实验7、9、13、14、15)、赵忠芹(实验1、2、11)、程敏(实验3、10、18)、安康(实验6、12、16、17、23、24、25、26、27)、吴小娟(实验19)。
根据教学实际,参加本书第2版(2010年)修订工作的有郝邦元(第1章,实验8、29、31、32,统稿、审稿)、吴晓轩(实验30、33)、杨繁荣(第2章,实验6、13、21、22、28、34、35、36、37、38)、但有全(实验7、9、14、15)、赵忠芹(实验2)、程敏(实验1、3、4、10、18)、安康(实验12、16、17、23、24、25、26、27)、吴小娟(实验11、19、20)、吴华(实验5)。其中实验12、18、19、22为2010年新增实验项目。
根据教学实际,参加本书第3版(2015年)编写工作的有郝邦元(第1章,实验8、29、31、32)、杨繁荣(第2章,实验13、17、21、22、34、35、36、37、38)、安康(实验12、23、24、25、26、27)、程敏(实验1、3、4、10、16、18)、吴小娟(实验6、11、19、20、28)、但有全(实验7、9、14、15)、吴晓轩(实验30、33)、赵忠芹(实验2)、吴华(实验5)。其中实验16、17、27为2015年新增实验项目。
根据教材编写实际情况,参与本书第4版(2022年)编写工作的有许罗鹏(第1章,第2章,实验2、4、6、10、11、12、13、16、17、18、19、20、21、22、24、27,科技综合)、杨繁荣(第1章,第2章,实验2、4、6、13、17、20、22、24,科技综合)、安康(实验12、24、27)、程敏(实验4、16、18)、吴小娟(第1章,第2章,实验6、11、16、19、20、22)、李尚俊(实验20)、梁振宇(实验10、17、22)、史悦(实验10、13、16)、史晨辉(实验10、17、18、21)、文军(第1章,第2章,实验2、11、19、24,科技综合)、毛欣(实验10、16,科技综合)、李志欣(实验12,科技综合)、江琴(第1章,第2章,实验18、20、21,科技综合)、刘祥(实验11、13、24)、王璐(实验11、17、22、19)。文军、江琴、吴小娟完成了课后习题答案的编写和校订工作,江琴在实验项目内容汇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书第4版由许罗鹏和杨繁荣任主编,由安康、程敏、吴小娟、李尚俊、梁振宇、史悦、史晨辉、文军、毛欣、李志欣、江琴、刘祥、王璐任副主编。
本书的编写是全体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历年来实验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在编写本书时,参阅了大量兄弟院校的相关教材,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者
2022年5月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第3版前言
实验物理课程是大学物理教指委确定的六门主要基础课之一,是高等学校工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本书是根据工科物理课程指导组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使用多年的实验教材和现有的实验条件而编写的物理实验教材。
教材编写团队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该教材进行了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