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500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HK$
653

《
历史的谜局
》
售價:HK$
398

《
广府祠堂装饰艺术之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
售價:HK$
653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HK$
179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HK$
2142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对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进行全面解读的通释性著作,其以《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现状为切入点,围绕该文本的文本结构、核心要义、核心概念、重要论断以及基本原理等主要内容展开详细阐述,进而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这一经典文本在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世界历史进程以及对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 關於作者: |
|
张敏,1970年生,女,吉林长春人,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环境伦理学研究。陆续在《红旗文稿》《社会科学研究》《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战线》《南京社会科学》《经济纵横》《理论探讨》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编著一部,主编课程思政教材一部,参编教辅一部,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类项目八项,参与多类项目二十余项。
|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的中外学术史通释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的中外研究成果介绍
一 著作类
二 论文类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中学术争论代表性观点介绍
一 《大纲》是否蕴含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
二 《大纲》是否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三 《大纲》是否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萌芽
四 《大纲》是否影响了青年马克思的学术思想进程
第三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中学术争论的理论困境
一 恩格斯早期思想的转变过程与内在逻辑
二 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的考察
第二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文本结构通释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文本的历史逻辑
一 对工人贫困的反思
二 对物质利益的审视
三 对社会革命的分析
四 对科学技术的赞誉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文本的现实逻辑
一 工厂制度催生大量过剩人口
二 英国宪章运动进入高潮
三 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发生新的变革
四 社会陷入普遍竞争
第三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文本的理论逻辑
一 对国民经济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二 对国民经济学诸范畴的分析
三 对私有财产制度的尖锐批判
第三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核心要义通释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创作背景
一 欧洲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二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阶级矛盾的形成
三 恩格斯早期的个人经历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思想史线索依据
一 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理论起点
二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
第三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核心思想
一 无产阶级贫困思想
二 经济危机思想
三 社会革命思想
四 科学技术思想
五 社会竞争思想
第四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一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局限
二 竞争导致的后果以及发展趋势
三 如何看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四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
第五节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地位
一 对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开辟理论视野
二 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深入分析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批判对象
三 对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初步运用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方法
第四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核心概念通释
第一节 私有制
一 词源学考证
二 用法说明
三 内涵辨析
第二节 价值
一 词源学考证
二 用法说明
三 内涵辨析
第三节 资本
一 词源学考证
二 用法说明
三 内涵辨析
第四节 国民经济学
一 词源学考证
二 用法说明
三 内涵辨析
第五节 经济危机
一 词源学考证
二 用法说明
三 内涵辨析
第五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重要论断通释
第一节 私有制滋生了竞争
一 论断的提出语境
二 论断的批判向度
三 论断的学理内涵
第二节 商业是合法的欺诈
一 论断的提出语境
二 论断的批判向度
三 论断的学理内涵
第三节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卑鄙的理论
一 论断的提出语境
二 论断的批判向度
三 论断的学理内涵
第四节 地租是土地的收获量和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论断的提出语境
二 论断的批判向度
三 论断的学理内涵
第五节 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
一 论断的提出语境
二 论断的批判向度
三 论断的学理内涵
第六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基本原理通释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呈现
一 原理的提出目的
二 原理的思想史关联
三 原理的逻辑演绎
四 原理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私有制是社会经济一切基本范畴以及逻辑关系形成的现实前提
一 原理的提出目的
二 原理的思想史关联
三 原理的逻辑演进
四 原理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 原理的提出目的
二 原理的思想史关联
三 原理的逻辑演绎
四 原理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意义
一 有助于洞察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实质
二 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
第二节 世界历史意义
一 有助于完善无产阶级理论学说
二 有助于推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
第三节 对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
一 有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二 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构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