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恶性肿瘤类器官标准化建设与应用

書城自編碼: 41612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临床医学理论
作者: 马飞 刘芝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70120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售價:HK$ 403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售價:HK$ 408
公私同圣的秩序建构:王权视角下皇帝祭祀与祠神敕封的隔绝和整合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 公私同圣的秩序建构:王权视角下皇帝祭祀与祠神敕封的隔绝和整合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

售價:HK$ 439
共生共创:建设师生共同课堂丛书——“三师课堂”案例集萃(第一辑)
《 共生共创:建设师生共同课堂丛书——“三师课堂”案例集萃(第一辑) 》

售價:HK$ 347
大秦丞相李斯:谋国又谋身的大秦帝国“操盘手”
《 大秦丞相李斯:谋国又谋身的大秦帝国“操盘手” 》

售價:HK$ 301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售價:HK$ 245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售價:HK$ 296
刹海
《 刹海 》

售價:HK$ 347

編輯推薦:
构建肿瘤类器官技术全流程规范,融合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为精准医学提供技术指南与标准化操作范本。
內容簡介:
本专著致力于建立中国肿瘤类器官技术标准,以标准化肿瘤类器官实验室及样本库建设为基础,提供理论及技术方面指导,促进肿瘤类器官样本库质控体系建设,建立行业标准及共识,同时根据临床实践整理总结循证医学证据,覆盖了中国五大常规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类器官临床及科研应用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类器官技术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推动肿瘤类器官在临床及科研方面的应用转化。恶性肿瘤类器官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可以为肿瘤患者的发病机理分析、药物筛查、个体化精确等提供快捷、优异的技术平台,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该书对从事类器官领域的科研人员具有很好的技术指导意义,为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關於作者:
马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中心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致力于肿瘤临床、转化与组学大数据研究。支持编撰指南13部(英文2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组秘书长,组织落实监测网工作,对1400余家医院肿瘤诊疗情况定期监测分析,已覆盖983万例患者;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秘书长,主持制定14项国家质控指标,启动首批200家质控试点医院,建设国家质控数据平台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肿瘤诊疗同质化发展。国际上率先提出分子肿瘤负荷概念与数学模型,推动评价从宏观影像向分子水平发展;首次利用前瞻性研究证实液基标志物精准指导抗HER2价值优于组织学;创建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新方案,通过研究确立为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新标准,促使吡咯替尼提前三年上市,打破该领域进口药18年的垄断;创建肿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新模式,发布肿瘤生育学指南,编译肿瘤心脏病学专著,开展肿瘤神经病学临床研究,推动肿瘤共病管理与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目錄
目 录
优质篇 肿瘤类器官概述
优质章 概 述 2
优质节 类器官、肿瘤类器官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2
第二节 肿瘤类器官临床、科研应用价值概述 4
第二章 肿瘤类器官培养所需组织样本提取及处理 6
优质节 肿瘤组织样本提取原则 6
第二节 肺癌类器官组织取样 6
第三节 胃癌类器官组织取样 8
第四节 乳腺癌类器官组织取样 9
第五节 胰腺癌类器官组织取样 10
第六节 卵巢癌类器官组织取样 11
第七节 组织样本处理 12
第三章 肿瘤类器官标准化实验室及样本库建设方案 14
优质节 类器官应用困境及指南规范 14
第二节 类器官标准化实验室及样本库建设 16
第二篇 肿瘤类器官培养流程操作规范
第四章 概 述 22
优质节 PDX与PDO 22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 23
第五章 类器官伦理、知情同意、保密 25
优质节 类器官伦理思考 25
第二节 患者隐私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25
第三节 知情同意的复杂性与多元化解决方案 27
第四节 伦理审查流程 32
第六章 人源肿瘤类器官的构建、传代、冻存及药敏检测操作规范 34
优质节 人源肺癌类器官构建、培养、传代及药敏 34
第二节 人源胃癌类器官构建、培养、传代及药敏 38
第三节 人源胰腺癌类器官构建、培养、传代及药敏 43
第四节 人源乳腺癌类器官构建、培养、传代及药敏 47
第五节 人源卵巢癌类器官构建、培养、传代及药敏 52
第七章 分析流程质量 57
优质节 分析前质量 57
第二节 分析中质量 59
第三节 分析后质量 67
第八章 类器官药物库及AUC数据库建立 69
优质节 类器官药物库的建立 69
第二节 AUC数据库的建立 72
第九章 废弃物处理 77
第三篇 肿瘤类器官科研应用
第十章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 80
优质节 概述 80
第二节 肿瘤微环境 81
第三节 肿瘤免疫疗法 83
第四节 肿瘤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 85
第五节 肿瘤类器官芯片与微流控技术 92
第六节 免疫共培养图像评价体系与方法 93
第七节 结语 94
第十一章 肿瘤机制研究模型 95
优质节 概述 95
第二节 肿瘤的转移模型 96
第三节 肿瘤的耐药模型 97
第四节 肿瘤放射模型 98
第五节 肿瘤的遗传机制研究 99
第六节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100
第七节 肿瘤发生与癌变机制模型 101
第十二章 类器官与抗肿瘤新药研发 103
优质节 概述 103
第二节 肿瘤类器官培养技术 104
第三节 类器官培养与抗肿瘤新药筛选 105
第四节 类器官培养与药物毒理检测 107
第五节 类器官培养与个体化筛选 108
第六节 类器官培养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109
第七节 类器官培养在抗肿瘤新药研发中的挑战与展望 110
第十三章 肿瘤类器官与前沿技术的结合 111
优质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单细胞测序 111
第三节 肿瘤类器官与空间转录组测序 112
第四节 肿瘤类器官与基因敲除/敲低 114
第五节 基因编辑和标记 115
第六节 异种移植 116
第七节 人工智能 117
第十四章 肿瘤类器官与病原菌共培养 119
优质节 概述 119
第二节 类器官-病原菌共培养方法 120
第三节 胃癌类器官与幽门螺杆菌 121
第四节 肝癌类器官与肝炎病毒 123
第五节 宫颈癌类器官与人乳头瘤病毒 124
第六节 胆囊癌类器官和沙门菌 125
第七节 鼻咽癌类器官与EB病毒 126
第八节 肠道类器官和大肠杆菌 127
第四篇 肿瘤类器官临床应用
第十五章 肿瘤类器官在肺癌精准中的应用 130
优质节 肺癌和类器官 130
第二节 类器官与传统细胞模型和PDX模型的比较 131
第三节 肺癌PDO共培养模型 134
第四节 类器官应用 136
第五节 肺癌类器官技术的局限性和挑战 143
第六节 肺癌类器官和前沿技术的结合 144
第七节 总结和展望 146
第十六章 肿瘤类器官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148
优质节 概述 148
第二节 乳腺癌类器官体系构建与发展 149
第三节 肿瘤类器官在早期乳腺癌临床中的应用 149
第四节 肿瘤类器官在乳腺癌晚期中的应用 151
第五节 类器官指导乳腺癌新辅助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案例 152
第十七章 肿瘤类器官在胃癌中的应用 156
优质节 概述 156
第二节 胃癌类器官的构建 157
第三节 胃癌类器官的应用 160
第四节 胃癌类器官的展望 163
第十八章 肿瘤类器官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164
优质节 肿瘤类器官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164
第二节 未来展望与总结 166
第十九章 肿瘤类器官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169
优质节 概述 169
第二节 肿瘤类器官在卵巢癌早期中的应用 171
第三节 肿瘤类器官在卵巢癌晚期中的应用 172
第二十章 肿瘤类器官在儿童肿瘤中的应用 176
优质节 肿瘤类器官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应用 176
第二节 肿瘤类器官在横纹肌肉瘤中的应用 180
第三节 肿瘤类器官在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 182
附 录 185
附录A 设备与试剂 185
附录B 肿瘤类器官质量控制方法 186
附录C 类器官主要试剂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资料性) 190
附录D 类器官生长图鉴 199
参考文献 202
后 记 235
內容試閱
前 言
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研究始终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类器官技术应运而生,为肿瘤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模型工具。恶性肿瘤类器官能够在体外高度模拟源肿瘤的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及分子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肿瘤的异质性和微环境特性,为肿瘤发展机制探索、药物筛选与评价、个体化策略制定以及耐药性研究等提供了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的实验平台。然而,该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模型构建、培养标准化、质量控制和数据解读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共识,这极大地限制了技术的推广、数据的可比性以及临床转化的效率。
在此背景下,我们深感亟需一部系统阐述恶性肿瘤类器官从基础构建到临床应用的专著,以推动该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本专著《恶性肿瘤类器官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广泛汲取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旨在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生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工作者提供一部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专业参考书。
全书系统涵盖了恶性肿瘤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历程、各类实体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培养体系的标准化方案、质量评估与控制体系、类器官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管理,以及在肿瘤机制研究、药物开发、药敏检测指导临床精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我们不仅详细梳理了关键技术环节的操作规范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力求做到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益于众多、学者和同仁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们要向所有为本书作出贡献的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感谢参与编写和审稿的各位学者,他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编写及评审,提出了许多宝贵而中肯的修改意见,显著提升了本书的学术质量和内容准确性。同时,我们尤其要感谢分子肿瘤学重点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在技术研发、数据支持及学术指导方面的重要贡献,为本书核心内容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支撑,也让书中呈现的技术规范与应用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
最后,我们期望本书能够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桥梁,为推动我国恶性肿瘤类器官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并最终助力于提升肿瘤防治水平,造福广大患者。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完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