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售價:HK$
408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战胜拖延症
》
售價:HK$
194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 內容簡介: |
|
金元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关键阶段,而山西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成为南北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域。这一时期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金代中期形成的政治、文化格局已经彻底崩坏,而元朝的统治策略和文化政策也仍然在摸索之中。山西地区凭借着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地势高耸的独特地理优势,在蒙元与金朝的对峙中成为争夺的焦点,金亡后,山西地区临近蒙元政权腹心要地,同时是南下灭宋的后方和跳板,同样是关乎时局的要地。在这种情形下,以成长于金代中后期的杨云翼、刘从益等前辈文人滥觞,以之后的元好问为中流砥柱,河汾诸老为羽翼,以郝经、白朴等人为下游,形成了一个贯穿金元易代之际的文人群体,这一文人群体的形成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科举制度的持续影响、北方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战乱带来的士人流动共同塑造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随着蒙元政权的建立,这些文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困境与文化抉择挑战。在文学活动方面,本书重点研究了以元好问、刘祁等为代表的山西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散文、史学著述等方式回应时代变局。他们的创作既延续了金代文学“由宋返唐”的复古倾向,又融入了北方文化的刚健气质;同时作为南北文风融合的桥梁,他们的实践深刻影响了元代文学的格局。在具体研究中,本书特别关注以元好问、刘祁为代表的山西文人在异族统治下的生存策略与文化实践,通过细致解读文集、碑传等第一手材料发现:他们在诗文中既寄托着深沉的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又展现出对新秩序的理性认知;既保持着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操守又积极寻求在新的政治环境中的发展空间。这种复杂心态生动反映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总之,本书聚焦金末元初的山西文人群体,以民族融合与文化变迁为视角,深入考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思想抉择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揭示了中国文化在政权更迭中的延续性与创造性。
|
| 關於作者: |
|
郭明男,1990年生,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师从莫砺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辽金文学。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山西大同大学校级课题1项,在《中州学刊》《新疆大学学报》《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金末山西文人群体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金末山西文人群体”概念界说
第二节山西地区在金代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贞祐南渡前后的社会背景与山西士风
第四节金代科举与山西文人群体
第二章元初山西文人群体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元初山西文人群体”概念申说
第二节山西地区在元初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元初山西政策和文士生存环境
第四节金末元初山西文人士风观念分析
第三章金末元初山西文人群体的活动
第一节群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第二节金末元初山西文人群体的创作
第三节其他学术活动
第四章金末元初山西文人群体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拓展纵深,回归主流
第二节代表北方文学参与南北文风融合
结语
附录一北宋士风观的形成与演变
——以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为中心
附录二国家图书馆藏《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价值考述
附录三《中州集》山西诗人小传辑录(60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