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应对特朗普“五指联动”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也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局势。特别是美国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入主白宫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以来,进一步采取其第一任期内的“美国优先”“遏制中国”“利益外交”等政策,对世界秩序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一轮中美越来越激烈的贸易战,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由美方挑起的。这一轮贸易战从知识产权争端开始,逐渐转入贸易、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从知识产权要素竞争的视角,可以称为“泛知识产权竞争”。在特朗普2020年连任失败后,继任者民主党人乔·拜登(Joe Biden)担任美国第46任总统,虽与特朗普执政风格迥异,但美国遏制中国的立场未变,只不过拜登采取的是“同盟制华”策略。先从意识形态入手拉帮结伙(“同盟制华”10版),再转入各领域的具体策略,如科技领域的“小院高强”、安全领域的“AUKUS”(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英文缩写)同盟等。至拜登总统任期结束之际,其“同盟制华20版”已经形成。从特朗普第二次任期开始的对华政策来看,其采取的是关税、金融、科技、军事和制度“五指联动”策略。我国则可以通过制造业、国际事务和文化三个领域的拓展,实现“三线突围”。长期以来,美国实行的对华政策无外乎“遏制”或“接触”两种。最差的时候就是“全面遏制”,如1989年后的一段时间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可能性之局面;而最好的时候则是“全面接触”,如20世纪90年代末。从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来看,20世纪90年代非常有意思,经历了三次冲突,最终从“全面遏制”走向“全面接触”,美国还助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轮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是美国对华又一次“全面遏制”,因为其采取的“五指联动”策略事实上已经导致和平时期的“战争局面”。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政策中,已经包括了其金融控制、科技战略、国际防务(包括俄乌战争中贸易对象国与俄罗斯经贸关系因素)、制度竞争等综合衡量。客观上,美国“五指联动”策略是因为其制造业空心化、美元债务危机、国际防务负担过重及整体国力相对衰弱等因素,所以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金融等手段推动制造业回流,避免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过于严重,化解美债危机并维持美元霸主地位,从而挽回其所面临的颓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竞选总统时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能够唤起美国民粹主义的主要原因。“让美国再次伟大”如今演变为其支持者如火如荼的“MAGA运动”,对中国来说并非完全是件坏事情;其好处在于,美国国策更多地关注其国内发展,不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对外军事扩张,特别是发动战争。特朗普商人出身,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利益外交”,而相对忽视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这一点,其实是我们的强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博弈中,我们总是以利益对冲来缓解外部压力,化解中美冲突,最终也为未来换来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需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轮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中美之间对于世界经贸中心、科技高地和全球治理主导权的竞争。在知识产权博弈中,中国已全面参与,且具备一定实力。我们的举国科技创新体制、国家实验室体系、战略科技力量(如中国科学院)以及大型科技企业,构成了应对美西方挑战的基础。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也融入了这一生态系统。不过,除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还需要实现“三线突围”:第一,确立“制造业立国、知识产权强国”基本方针;第二,统筹国内和国际,建立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双头政治”;第三,进一步推进文化及其产业发展。在“三线突围”的过程中,要借鉴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并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稳固自身的基本盘,尽可能地团结那些被美国针对的国家,在全球化视角下进一步拓展我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