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世界名人的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成长的家庭系统动力

書城自編碼: 416153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沈家宏
國際書號(ISBN): 9787551171045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历史的谜局
《 历史的谜局 》

售價:HK$ 398
广府祠堂装饰艺术之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 广府祠堂装饰艺术之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

售價:HK$ 653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HK$ 179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HK$ 2142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售價:HK$ 403
钱经 商圣范蠡的财富智慧 跨越千年的“正财阳谋”,普通人逆袭、高净值人群守成的底层逻辑
《 钱经 商圣范蠡的财富智慧 跨越千年的“正财阳谋”,普通人逆袭、高净值人群守成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305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售價:HK$ 347

編輯推薦:
1.家庭动力开荒之作,批阅6载,增删8次,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答案。紧扣青少年热议“断亲”疑问,助力每个人都能找到原生家庭困局背后答案。通俗心理学读物,全面解析10位世界名人原生家庭困局及背后成因,助力读者参考并达成“与自己原生家庭和解”目标。心理学垂类避坑指南,帮助读者找到影响人生成长因素,如:出生动力、父母婚姻、家庭文化、性别动力等,力求通过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人生的不幸。心理学家曾奇峰、知名心理学者陈艺新、婚姻与家庭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 倾情推荐。随书赠送定价89.9元“原生家庭影响”心理评估1次(共99题)。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通俗心理学读物,全面解析了10位世界名人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及其背后的成因,能帮助读者学到更多“与自己和解”的智慧。本书通过对10位世界名人原生家庭内部的心理动力的研究和探索,找到影响人生成长的因素,如出生动力、父母婚姻的动力、家庭文化动力、性别动力等,使读者尽可能地避免人生的不幸,从而挖掘生命潜能、突破人生限制,并以此获得更多的成就、快乐与幸福,对育儿、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關於作者:
沈家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广州“沈家宏心理”创始人。
长期从事家庭治疗与原生家庭系统动力的研究。著有《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根本停不下来》《好想爱这个世界》等书。
目錄
第一章 总论:家庭系统动力
第二章 秦始皇:仇恨与不信任催生了举世伟业
一、原生家庭
二、秦始皇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秦始皇的再生家庭
四、秦始皇的家庭动力分析
五、秦始皇的家庭动力启示
六、秦始皇的家庭动力干预
七、命运转折点
第三章 孔子:对父亲的至爱推动他成为万世师表
一、原生家庭
二、孔子的再生家庭
三、孔子一生的主要经历
四、孔子的家庭动力分析
五、孔子的家庭动力干预
六、命运转折点
第四章 史蒂夫·乔布斯:被送养的身世使他成为科技领域里的奇才
一、原生家庭
二、乔布斯的再生家庭
三、乔布斯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乔布斯的家庭动力启示
五、乔布斯家庭动力的干预
六、命运转折点
第五章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复杂的家庭关系帮助他开启了心理学的新时代
一、原生家庭
二、弗洛伊德的再生家庭
三、弗洛伊德一生的主要经历
四、弗洛伊德的家庭动力分析
六、弗洛伊德的家庭动力干预
七、命运转折点
第六章 让-雅克·卢梭:父母的人生不幸和苦难使他成为启蒙时代的巨人
一、原生家庭
二、卢梭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卢梭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卢梭的家庭动力干预
五、命运转折点
第七章 文森特·威廉·凡·高:母亲的拒绝让他一生都在寻求认可
一、原生家庭
二、凡·高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凡·高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凡·高的家庭动力启示
五、凡·高的家庭动力干预
六、命运转折点
第八章 列奥纳多·达·芬奇:对庇护者的追寻使他成为旷世天才
一、原生家庭
二、达·芬奇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达·芬奇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达·芬奇的家庭动力启示
五、达·芬奇的家庭动力干预
六、命运转折点
第九章 比尔·盖茨:名字和父母的控制让他渴望成功与自由
一、原生家庭
二、比尔·盖茨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比尔·盖茨的再生家庭
四、比尔·盖茨的家庭动力分析
五、比尔·盖茨的家庭动力启示
六、比尔·盖茨的家庭动力干预
七、命运转折点
第十章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用一生的辉煌疗愈受伤的童年
一、原生家庭
二、迈克尔·杰克逊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迈克尔·杰克逊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迈克尔·杰克逊的家庭动力启示
五、迈克尔·杰克逊的家庭动力干预
六、迈克尔·杰克逊年表
第十一章 特蕾莎修女:用一生对穷苦人的爱,实现与父亲的联结
一、原生家庭
二、特蕾莎一生的主要经历
三、特蕾莎的家庭动力分析
四、特蕾莎的家庭动力干预
五、命运转折点
第十二章 与原生家庭和解:一生成长的必修课
內容試閱
第十二章 与原生家庭和解,一生成长的必修课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呈现在我们的成就中,也体现在我们的人生苦难与不幸中。
从对错或好坏的观点来看,有好的家庭动力,如父母或祖先有显赫的地位、伟大的成就、富足的家境、美满的婚姻、健康长寿等;也有不好的家庭动力,如贫穷、犯罪、疾病、意外、离婚、早逝等。
从家庭系统动力的角度看,家庭是一个代际系统,不同代际里的动力会一代一代地往下面传递,好的动力会传递,不好的动力也会传递。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家族中好的动力能够最大化地传递下去,不好的动力最好不要往下传递。
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就要与家庭系统动力和解,不对抗或拒绝不好的动力。因为从系统动力上看,越是拒绝某种动力,它就越会进行传递。因此,要想自己家族中不好的动力停止传递,就需要与自己的家族动力进行和解,尤其是与原生家庭的动力进行和解。
在原生家庭动力中,最为重要的动力就是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动力。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同样也没办法选择我们。
在事实层面,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双重的不可选择性。无论我们同不同意、认不认可,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他们则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拒绝承认这一点,甚至拒绝我们身体里存在来自父母的基因时,我们也会拒绝自己,乃至伤害自己。人生中的很多不幸、痛苦、失败、挫折、疾病等通常都源于我们对原生家庭动力的拒绝,尤其是对
父母的拒绝。
为什么对父母的拒绝会带来自我伤害呢?
当遭到来自父母的创伤时,我们心中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从而把父母放在加害者的位置上,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此时,我们的内在就会产生报复的决定。可能会直接向父母进行报复,也可能会向他们的孩子进行报复,而父母的孩子正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非常弱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去报复自己的父母,因此,我们只能向父母的孩子进行报复,也就是报复我们自己。
我们可能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报复,比如自伤、自残甚至自杀,也可能是患病、拒绝上学、施暴于他人、破坏关系、拒绝进职场、违法犯罪、抽烟、酗酒、吸毒、熬夜、过度劳累、早逝等。这些报复通常会使我们失去幸福、快乐、成功和美好的人生。
那么,如何与父母带给我们的创伤和解呢?
第一步是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
了解父母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哪些创伤,这些创伤给他们造成了哪些影响和限制。也就是说,我们要去了解父母三代以上的家庭成员,要去了解父母从出生后的人生经历,要去了解他们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被谁带大、早年和谁在一起生活,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他们在父母那里有没有受过创伤,他们的学业情况、情感经历、职场经历等。
第二步是理解父母的局限性
我们的父母可能会在他们的父母那里遭受过创伤,而这些创伤可能被他们理解成父母对他们的爱,使得他们会把这种创伤式的爱带给他们的后代。因此,这些创伤就以爱的名义保留了下来。
我们都想要 100 分的父母,可如果父母是 100 分,那么,我们父母的父母也要是 100 分。然而,我们父母的父母不可能是 100 分,他们只能小于 100 分,因此,我们父母的能力就会受限于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说,我们父母的分数是受限的,他们不可能是满分,他们可能是 80 分,或 70 分、60 分,甚至可能是不及格或是负数。
第三步是看到父母的尽责性
假设我们的爷爷是 70 分,奶奶是 80 分,那么,父亲的分数就可能是他们的平均分,也就是 75 分。所以,父亲就被扣除了 25 分。假设这被扣除的 25 分是体贴、温暖、理解、认可与欣赏,那么就意味着,父亲也没有从我们的爷爷、奶奶那里得到这些部分,他也没有享受到这些部分,因此,他也没有办法给出这些。我们无法得到的这些部分,不是父母有却不给我们,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因此,也就没有能力给我们。而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有限的能力内,在他们所拥有的75 分之内,已尽最大的努力来爱我们了。
所以,我们要看到父母的局限性,看到他们能力的有限性,看到他们在能力范围之内已经倾其全力来爱着我们了。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可以学习,他们可以努力进步。这样说,就是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学习、进步和成长,同样需要能力,他们也没有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不太可能做到。
第四步是清楚父母的受害者身份
如果我们的父母遇到了足够好的父母,他们就可能拥有我们想要的品质,成为足够好的父母,我们也就能够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孩子,而我们的父母也能够拥有一个满意的后代。因此,当父母成为不好的父母时,也是父母的不幸,他们也是不好的父母的受害者。能看到这一层,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地与父母和解了。
第五步是换位思考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已是父母,而我们也拥有与父母一样的原生家庭,有同他们一样的童年,有同样的人生经历,我们能不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做得那么好?
第六步是现身说法
如果我们现在也做了父母,我们是否能做到孩子想要什么就能给什么?我们是否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到最大的力量来爱孩子?
第七步是承认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需要在生物学的事实层面上承认我们与父母的血缘关系,即承认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是我们的父母。
第八步是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进行完了上述步骤,我们可能就会慢慢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看到他们在我们身上所投入的情感、时间、精力、心血、关注,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感恩与感谢。这时,我们与父母的和解就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不是所有人与父母的和解都如此顺利,有些人因为对父母的怨恨太深,从内心就不想与父母和解。
从家庭系统动力的角度讲,如果我们不与父母和解,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对父母的怨恨,并且会导致对父母的拒绝,同时我们就会报复父母,自然就会带来自我伤害。而当我们进行自我伤害时,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人生陷入麻烦与困境。
通常而言,一个人在 18 岁之前成长得如何,取决于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父母;而在 18 岁之后我们成长得如何,则取决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比较和谐,我们就会成长得很好;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中充满怨恨,就很难成长得好。如果我们对父母有怨恨,我们就需要与父母和解。因为与父母和解,有利于我们的
成长。因此,我们与父母和解,不是为父母,而是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成长,为了我们人生的幸福、快乐和成功。
有时还会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想与父母和解,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伤害太深了,没有办法一下子在情感上接纳他们,内心对他们的抵触或怨恨仍然很重,没有办法从内心深处与他们和解。这时,可以从接纳与父母的不和解开始。当我们能够接受与父母不和解时,就是与父母和解的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也就是说,我们接受与父母不和解,是自我和解的开始。当我们能够与自我和解后,就有能力与父母和解了。
当和父母的关系中出现困难,尤其是在情感上和解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先从事实层面进行和解。在事实层面上,我们是父母的孩子,而他们则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在与父母的和解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个部分能够完成,再从与父母和解的八个步骤开始,就能够慢慢完成与父母的和解。
与父母和解的程度,有不同的层次。最高的层次是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他们保持有界限的和谐关系;稍低的一个层次是能理解、尊重父母,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的关系;再低一层是能理解、接纳父母,尊重他们的人生状态,但是内心中并不想再和他们有瓜葛;最后一个层次是能理解父母,接纳他们曾经对我们的所作所为甚至伤
害,但是,内心仍然对他们存有不满甚至怨恨,但是已经不再单纯地把他们放在加害者的位置,也能意识到他们也是受害者,因此,不想再和他们有任何关系,与他们是一种中断的状态。
我们看到,要与父母和解,重要的是了解他们。只有了解他们之后,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做到不再报复,不再进行自我伤害,不再与他们继续对抗、攻击与伤害彼此,而是与他们和平相处,且一直和平相处。
与父母和解之后,我们就不会再重复父母的悲剧命运。如果不与父母和解,我们就会用重复父母不幸命运的方式在意识层面来报复父母,在潜意识层面忠诚于父母。如父母的命运很悲惨,我们也会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像他们一样不幸与悲惨;他们疾病缠身,我们也会把自己弄得浑身有病;他们学业不佳、婚姻不幸、职场失败、陷入贫穷,
我们也会把自己弄成如此状态。因此,我们看到,当我们不与父母和解时,我们就会强迫性地重复父母不好的命运,我们就很难避开来自父母不幸命运的影响。
当我们与父母和解之后,强迫性地重复父母命运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但是,出于内在潜意识对父母的忠诚,我们可能仍然会保留一些父母人生里不良命运的状态。当我们能够对重复父母的不幸命运说“同意”的时候,那些强迫性重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小,甚至会中断。这就是和解的力量。
当我们与父母和解或与父母的不幸命运和解时,父母那些不好的部分就会在我们这里中断,那些好的部分就会在我们这里延续。
与父母和解,与父母不好的命运和解,能够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得到人生中的幸福、快乐和成功,因此,这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与父母和解,可能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永无止境。
最后,我想再说一说与父母和解的一些注意事项。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提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真的那么重要吗?一个人与他的原生家庭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长大了,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与原生家庭有什么关系?因此,讨论原生家庭根本没有必要。
乍一看,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细想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人活在三种时态里: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人有语言、有表象、有回忆,尤其是知对错,会对过去遭遇的错的或不好的事情产生悔恨或怨恨,所以,我们很难放下过去,要么活在过去的悔恨里,要么活在对未来的担心里。
因此,讨论原生家庭、研究原生家庭,尤其是研究原生家庭中的动力、原生家庭中的创伤,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也有一些人会问,为什么要和父母和解?不和解可以吗?
不和解当然可以。就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和解与不和解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和解,就可能会带来对父母的拒绝,然后就会带来一些自我伤害,就会导致我们的人生出现不顺利与困难。
我们之所以强调与父母和解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和解能够带来我们想要的满意人生,能够带来幸福与快乐,能够带来学业、事业和婚姻的成功,能够带来健康的体魄,能够避免在我们身上发生父来自母的那些苦难与不幸,能够让父母或原生家庭里具有正面能量的部分继续传递到我们这里,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有能量、更有完满度。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关键是能够与父母分化,也就是说,我们一开始被父母养育,然后与他们渐渐分离,并且在分离的过程中还能和他们保持爱的关系。我们把一个人能与父母保持分离又能保持爱的联系的状态叫作分化。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人与父母或原生家庭保持着分化的状态,是他能健康成长的前提与保证。一个人
在成长过程中,若没有办法处理并愈合在原生家庭中遭遇的创伤,就没有办法完成与父母的分离,他就可能会不断地用报复来处理对父母的怨恨。
和父母和解,是我们与父母分化的前提,而处理来自父母的创伤又是与父母和解的前提。因此,处理创伤、和解和分化彼此的关联,只有三者都完成了,我们的成长才能有保障。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与父母和解和分化,是我们为自己的成长所做的事,与父母亲无关,无须他们配合,也不管他们是否在世,我们都可以与他们进行和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